目前分類:未分類資料夾 (5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奧運舉重》台灣隊首面獎牌進帳 陳葦綾舉出銅牌


麗台 更新日期:2008/08/09 12:13 麗台運動報



中華隊在北京奧運第一天就有獎牌進帳,隱藏實力的陳葦綾在不被看好下,於女子舉重48公斤級表現出色,特別是挺舉112公斤成功,以總和196公斤摘銅,意外搶下台灣第一面獎牌。



陳葦綾成績是抓舉84公斤,挺舉112公斤,總和196公斤,成績雖和南韓隊林瓊花選手相同,但陳葦綾體重47.11公斤,輕於南韓的47.62公斤,搶下第3名摘銅。



陳葦綾首次抓舉84公斤順利完成,接下來兩次挑戰87公斤都失敗,不過在挺舉表現出色,不僅首次試舉108公斤成功,第二次試舉挑戰112公斤,也是完美演出,3名裁判一致認定試舉成功,也使她舉出了奪牌希望。



第三次挺舉挑戰115公斤,陳葦綾上挺動作順利完美,兩臂伸直也成功將槓鈴上舉,教練一度在場邊舉手歡呼,但陳葦綾無法維持上舉動作穩定,終於將槓鈴摔落地上,人也略顯受傷,但仍順利搶下獎牌。



.......................


.


 


 


 


....


 


............................................


不必來中華+中國.安捏是列創三小


 



奧運舉重》中華隊首面獎牌進帳 陳葦綾舉出銅牌


麗台 更新日期:2008/08/09 12:13 麗台運動報



中華隊在北京奧運第一天就有獎牌進帳,隱藏實力的陳葦綾在不被看好下,於女子舉重48公斤級表現出色,特別是挺舉112公斤成功,以總和196公斤摘銅,意外搶下中華隊第一面獎牌。中國隊陳燮霞展現實力,挺舉與總和成績都寫下奧運紀錄,拿下中國首面金牌。



陳葦綾成績是抓舉84公斤,挺舉112公斤,總和196公斤,成績雖和南韓隊林瓊花選手相同,但陳葦綾體重47.11公斤,輕於南韓的47.62公斤,搶下第3名摘銅。



陳葦綾首次抓舉84公斤順利完成,接下來兩次挑戰87公斤都失敗,不過在挺舉表現出色,不僅首次試舉108公斤成功,第二次試舉挑戰112公斤,也是完美演出,3名裁判一致認定試舉成功,也使她舉出了奪牌希望。



第三次挺舉挑戰115公斤,陳葦綾上挺動作順利完美,兩臂伸直也成功將槓鈴上舉,教練一度在場邊舉手歡呼,但陳葦綾無法維持上舉動作穩定,終於將槓鈴摔落地上,人也略顯受傷,但仍順利搶下獎牌。



中國陳燮霞展現超強實力,抓舉3次都成功,成績95公斤,挺舉3次也相當順利,成績117公斤,總和212公斤遙遙領先其他對手,搶下中國首金。




 


 


 


............


......................


幹....上面是那一國˙的記者[妓者]才能寫出來的報導


毋知是列創三小.......


....................中國好是人家在好.就好了.不要以為這樣的連結有創意---根本是大便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期重劃區 挖出牛罵頭文化聚落遺跡


自由 更新日期:2008/08/08 04:09







〔記者張協昇、蘇孟娟/台中報導〕科博館考古人員近日在七期重劃區的考古探勘工作又有新發現;考古人員在市警六分局旁的立體停車場預定地,挖出距今約3、4000年前的牛罵頭文化房舍遺址證據,考古人員強調,國內目前尚未發現牛罵頭文化時期的聚落,首度發掘出的房舍牆腳,讓考古人員振奮。



疑似房舍牆腳石堆



科博館考古人員日前接受市府委託,在六分局旁的立體停車場用地中進行考古探勘工作,才開挖3天,就在一處2公尺乘以2公尺的探坑中挖到好消息,除發現有大量繩紋陶碎片外,最令考古人員振奮的就是發現有6、7塊明顯像是房舍牆腳的石堆。



科博館人類學組研究員屈慧麗指出,根據出土文化層及繩紋陶片研判,該區的考古文物應屬於距今3、4000年前的牛罵頭文化時期,包括在衣蝶百貨現址及台中公園都曾發現過,但這兩處地點因已完成開發,根本來不及搶救文物,所以該時期出土的文物有限。



盼續挖出房舍建築



此外,屈慧麗表示,牛罵頭文化目前在國內也尚未出土過聚落,目前初步探勘挖掘雖只挖出一處牆腳,但應有5成把握可挖出曾有房舍建築位於其中的證據,若能據以在附近再找 到相同牆腳,就可能找到考古聚落存在的證據,這也將是國內考古上的重要發現。



但因之前立體停車場預定地已整地作停車場,曾大量回填土石,因此屈慧麗確定原有文物已受破壞,所以究竟還能搶救或挖掘到多少文物及考古證據,則有待未來1個月的挖掘證明。



屈慧麗表示,這處發現的牛罵頭文化遺址屬於「泛惠來遺址區」,距離發現考古人骸的七期重劃區144號抵費地的惠來遺址區約200公尺,但惠來遺址出土的文物屬於距今1300年的番仔園文化時期,兩處文化不同。


 


 


 


 


..............


....................


.................................


哭喪臉說台灣人實在太善良的


胡大市長請高抬貴手[放台灣文化ㄧ馬---]讓台灣展現與中國不ㄧ樣的器度.質量


 


.......................................................................


 


 


............


.


 


 


 


.................



考古新發現 劉益昌:十三行文化人到太魯閣淘金


NOWnews 更新日期:2008/07/25 00:31 記者許永傳台北報導



考古新發現,花蓮崇德發現史前墓葬遺跡,證實千餘年前十三行文化人來過太魯閣採金,以徒手方式攀過大雪山及中央等山脈,到達立霧溪中游及支流,至於他們東遷到立霧溪流域的目的為何?太管處研究發現,他們不只是為了生活而已,追尋黃金也是目的之一。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央研究院考古人類學家劉益昌研究員進行為期2年的「立霧溪流域人文發展之研究」,第二年的研究進行到期中階段就有重大的發現。研究人員分別在崇德、布洛灣、陶塞(今竹村)、山里(今梅園)等地挖掘探坑,均有豐碩收穫,其中在崇德發現的墓葬遺跡中,有兩具完整的側身軀肢葬遺骸及陶器等陪葬品。



劉益昌研究指出,推估距今約1000多年前生活在這裡的族群,若加上2007年在崇德發現的鐵渣、黃金研判,他們應是遠從台灣北部東遷而來的十三行文化人,他們東遷至此的目的之一便是「尋找砂金」。劉益昌研究員指出,這項發現可以訴說一部1000多年以來的立霧溪人類活動史。



太管處指出,立霧溪是一條黃金之河,從文獻得知16、17世紀以來西方諸如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蘭等海權國家,都曾到這裡尋找砂金,曾聚居在Takilis溪(立霧溪)北岸的原住民哆囉滿人,也曾經在此地採取沙金。2007年第一年的研究中,研究團隊在崇德考古發掘詳細過篩,更進一步在地層中發現當時人群煉鐵、煉金的遺跡,這些出土的文物與北台灣的十三行文化相符,經過碳十四年代測定與比對,確知十三行文化人在1200多年前就已經來到Takilis溪北岸建立聚落。



劉益昌表示,除了崇德之外,考古學家也在布洛灣、山里(梅園)、陶塞(竹村)等遺址考古發掘,都發現了這群人居住的蹤跡,顯見他們的足跡已擴及立霧溪中游及支流。至於他們東遷到立霧溪流域的目的為何?劉益昌研究員認為不只是為了生活而已,追尋黃金也是目的之一。



劉益昌表示,這是一個可以期待的立霧溪流域千年史詩,也可說是一部追尋黃金的傳奇,雖然沒有文字紀錄,但是考古家已經將這個故事的開端發掘出來,從崇德遺址的雙人葬和他們的陪葬陶罐,已經說明這群人縱橫台灣東部海域。太管處指出,這項考古發現填補史前人類在太魯閣活動的歷史,描繪出一千多年前的輪廓,但仍有許多疑問,有待考古學家透過他手中的鏟子與詳細篩洗一一去解答。



這項研究預計今年年底將有更進一步的成果展現在大家的眼前,請大家拭目以待。




 


 


 


 


..............


.........................................


 


 


................


..................


 


 


 


 


 


 


 


 


 



五指劍待鑑定 下營鄉掀考古熱


時報 更新日期:2008/07/10 09:46 【中國時報 洪佳莉下營報導】



 台南縣近年來興起考古熱,繼南科與麻豆東西向快速道路工程處挖出古文物後,東西向快速道路附近的下營鄉中營聚落,在民國五十八年,武安宮附近溝渠也挖出5件史前時期的石器,廟方近日擬邀中研院考古專家深入研究,希望還能挖出另一批史前文物。



 民國五十八年,下營鄉民戴秀雄在今19甲線與南58縣道交叉口,往南50公尺的19甲線西側路旁中排捕魚,為了抓一隻鯽魚,無意間觸摸到水底一塊突起物,他原以為是埋在水底的鐵器,於是返庄偕同一位朋友前來挖掘。



 未料,兩人竟在2點5公尺深處挖出5支扁平形的石器,於是戴秀雄帶走3支,朋友帶走2支,各自回家存放。



 戴秀雄表示,由於石器狀似刀劍,他即拿給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把玩,3年後,武安宮指示這5支石器需拿來宮中供奉,於是戴秀雄等人即將石器全數捐出,並經神明的加持下成為鎮宮神器。



 他說,由於這5支石器兩支較短,3支較長,狀似人的5根手指頭,又像石劍,因此被當地人稱為「五指劍」。當時經國立史前博物館館長李坤修鑑定後,確定為迄今3千多年的新石器時代產物,並被台南縣政府文化處列為重要文化遺產。由於最近掀起考古熱,主任委員王正良及委員們有意請中研院考古專家劉益昌前來考據,希望還能找到另一批更豐富的史前文物。


 


 


 


 


...........


 


........................


.....


 


 


..........


 



奇美捐億元 南科首設考古中心


時報 更新日期:2008/07/04 09:44 【中國時報 汪慧星南縣報導】



 南科蘊藏豐富文化遺址,考古學家已花費十二年,動用上千人力進駐搶救珍貴文物,確認南瀛係台灣文化重要發源地。奇美集團三日宣布捐資逾億元,在南科成立全國第一個民間考古中心。



 南科經考古學家鑽探搶救證實,是國內史上考古遺址分布密度最高、文化層序最為完整、挖掘面積最大的地區。



 奇美集團昨日宣布捐助七千八百萬元成立南科考古中心,另外再捐出五千萬元由文建會輔導設置公益信託基金及成立諮詢委員會,目的為確保考古文化資產得以永續維護,並贊助其他考古文化資產維護計畫的執行,邀南科搶救文化遺址的考古隊組長朱正宜,擔任考古中心主任。



 主導該項計畫的奇美電子副總經理兼樹谷基金會董事林榮俊表示,大家有幸在這塊孕育先民文化的土地上生活,並能實地見證先民的文化精髓,不僅值得慶幸與珍惜,更是後代子孫珍貴的文化資產。


 


 


 


.


 


 


 


 


 


...........................


........


..



南科出土千年人骨 暫住鐵皮屋?


時報 更新日期:2008/08/05 09:25 【中國時報 周曉婷/南縣報導】



 南科考古遺址橫跨大坌坑、牛稠子、大湖、蔦松、西拉雅及漢人等六個文化層。自南科開發至今十餘年,陸續挖掘出人骨、獸骨、陶器及碳化稻穀等物件,其中還有距今三五○年至四八○○年前的人骨多達一千九百多具,因缺乏恆溫恆濕保存場所,目前暫存於南科九路旁的鐵皮屋內。研究人員擔心,已開封整理的人骨若因保存條件不佳而毀壞,殊為可惜。



 從南科考古遺址出土的這些人骨,自民國九十三年底即棲身於鐵皮屋裡,保存條件並不理想。研究人員指出,南科考古遺址未被挖掘前,幾乎都深埋在地下水層以下,並未接觸空氣,因此保存情況遠比國內其他遺址好,沒想到卻在出土後缺乏理想保存環境。



 南科考古計畫主持人李匡悌博士及研究助理戴志家指出,出土人骨為爭取時效都先封存,日後再由研究人員開封整理記錄。未開封的人骨因採玻璃纖維隔絕空氣與溼氣,較無毀壞之虞。



 反倒是其中約有五分之一,已開封整理完畢,或正在整理中的人骨,因曝露在空氣中,儘管未直接曝曬於露天環境,但仍因暫存場所條件不佳,狀況令人憂心。



 對於南科考古遺址,台南縣府文化處爭取設置史前博物館南科分館,達到遺址出土文物在地保存目標。



 但南科分館計畫由教育部主導,政黨輪替前原訂明年編列預算由教育部向國科會價購土地設置,政黨輪替後史前博物館館長易人,計畫是否照舊還是未知。縣府文化處副處長姜博智表示,將向中央持續追蹤設置進度。


 


 


 


 


.............


...


 


 


.............


 


...


 


 


 


卡玫基釀災/水淹考古文物 化石成石粉


自由 更新日期:2008/08/07 04:09







雅石文史工作室受創



〔記者鄭旭凱/斗六報導〕卡玫基颱風造成雲林縣嚴重水患,收藏上千件化石標本及梅林、蕃仔溝、坪頂、貓兒干等遺址文物的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也遭到洪水入侵,收藏這些考古文物的陳南榮老師清理收藏,更發現許多泡水的化石竟化成一堆堆的石粉,損害情形相當嚴重。



陳南榮辛苦清理文物



陳南榮是斗六高中退休老師,收藏雲林在地考古文物已有30年,更是斗六市蕃仔溝遺址的發現者,他的文史工作室位於斗六市虎溪里,在卡玫基颱風來襲時,社區淹水約一人高,工作室也遭到洪水入侵。



擺放在台灣雅石文史工作室一樓,多數從雲林草嶺、樟湖、華山等地收集而來的千萬年貝類及植物化石,以及梅林、蕃仔溝、坪頂、貓兒干等遺址的石器及陶片,在卡玫基颱風時都被泡在水中,陳南榮說,這是工作室創設30年來第1次淹水。



陳南榮10多天來辛苦的清理泡水的考古文物,他說,泡水的陶片、石器等只要經過清洗大致可恢復原狀,最令他心疼的是,不少雲林本地出土的貝類及植物化石,在泡水後竟化成一堆堆的石粉,根本無法復原。



所幸資料多已電腦建檔



陳南榮表示,他一直認為「收藏是一種負擔也是享受」,工作室成立以來從未出賣一個標本,但是看到標本和檔案泡湯覺得相當心疼,所幸他已把大部份的文件資料存在電腦建檔,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


 


 


................


 


 


..............


 


 


....


 






《小檔案》十三行遺址


自由 更新日期:2008/07/25 04:09



「十三行遺址」是台灣北部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位於台北縣八里鄉淡水河海口交界處的南岸,挖掘出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



「十三行遺址」的主人生於距今1800至500年前,在文化上屬於台灣史前時期的鐵器時代,是目前台灣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台灣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遺址已被內政部訂為國家二級古蹟,目前保留遺址面積約一公頃,並在遺址旁設立十三行博物館,是台灣第一座縣立考古博物館。



1955年秋天,空軍飛行員潘克永少校駕機飛越八里鄉觀音山上空時,突然發現羅盤出現了磁力異常反應,以為是鐵礦影響到羅盤的運作。1957年潘克永找上了在台灣大學任教的地質學家林朝棨等人,前往八里鄉頂罟村現地勘查,發現地面上到處可見鐵塊與鐵渣,並證實是土法煉鐵所遺留的殘渣。



因當地並無漢人或日本人煉鐵的紀錄,推定這些殘渣為史前人類的煉鐵遺址,由於頂罟村有個別名叫「十三行村」,於是將這個考古遺址命名為「十三行遺址」。 (記者游太郎整理)







 

 

 

 

..

 

 

 

 

 

 

 

 

 

 

...

 

 

 

...

 

 



紅樹林發現三千年圓山遺址


時報 更新日期:2008/07/26 10:31 【中國時報 劉英純北縣報導】



 捷運淡水線紅樹林到竹圍站與河岸高灘地發現疑似考古遺址!中研院研究員劉益昌廿五日到場會勘,發現不少陶甕碎片,證實當地有疑似考古遺址,但須依文資法評估並確定範圍。



 縣府為解決淡水交通壅塞,決定興建淡水河北側沿平面道路,引起部分地方人士反彈。淡水文化基金會副董事長許慧明認為河口可能有文化遺址,請考古員劉鵠雄調查,結果意外發現淺層即可撿到疑似三千到兩千五百年前的圓山文化的繩紋陶片。



 昨天上午,縣文化局邀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到捷運站到河畔間的兩處地點會勘,發現更多的陶片與堆積層。



 劉益昌說,捷運紅樹林站後方暫名為「外北勢橋」的農田,可見原堆積層,形成時間大約近一到兩千年,淺層即有碎陶片,而此處對面正好是八里大坌坑與十三行遺址,先民在河邊開墾很符合當時狀況。



 劉鵠雄也說,根據荷蘭人的「大台北古地圖考釋」的標位,這邊有可能是「大八里社」所在,他撿到的夾砂網格印紋陶碎片,將送中研院鑑定。



 一行人往竹圍捷運站方向步行,在暫名為「高厝坑溪橋」的竹林與菜園裡,發現更多破碎口緣陶片。劉益昌認為這裡的地層有些紊亂,屬於三千到兩千五百年前的圓山文化繩紋陶片。



 縣文化局專委唐連成表示,文資法規定,發現出土古物要依法規評估重要性,將遺址範圍確定。由於發現疑似遺址,原訂年底動工的沿河道路工程,恐怕會受到影響。


 


 


 


 


 


.....


 


 


....


 


....


 


 


 



南縣/南科遺址出土文物豐 研究生組考古隊埋首探究


NOWnews 更新日期:2008/07/31 01:09 記者陳炎生/南縣報導



「學習如何從無數的碎片重組完整的頭蓋骨,對學考古的我既興奮又具有挑戰性!」一群來自台大、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及南藝大博館所、藝術史學系研究生,利用暑假在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共同成立的南科考古隊實習,他們每天埋首在南科文化遺址豐富的出土文物,悠游於豐富又多樣的台灣史前文化收穫一籮筐,更和遠從夏威夷大學來南科遺址進行研究的體質人類學美籍教授郫措思基‧麥克博士師生對談和學習。



在南科園區的西北隅,一座偌大的鐵皮屋裡,台大人類所研究生劉亭攸、葉惠媛忙著清洗破碎的頭蓋骨,清大人類所的詹以屏和曾于宣,則忙著將已清洗的頭蓋骨碎片加以組合粘補,南藝大博館所陳炎生及就讀該校藝術史學系的柳智淵,則埋首於出土的史前人骨標本前,在燈光照射下手拿小竹刀,正小心翼翼剔除泥沙唯恐傷及人骨,這些工作相當繁雜瑣碎又必須兼具耐心和細心,因為這些都是數千年前埋在地底的史前人骨,稍一不慎即「受傷」。



「體質人類學」學術領域上, 在國際上相當知名的郫措思基‧麥克博士,從六月底迄今即忙著埋首於這座鐵皮屋進行研究,對於南科文化遺址挖出大量又完整的史前人骨,他表示這對台灣史前文化的研究很有幫助,也因此郫措思基‧麥克博士所指導的學生,目前正攻讀夏威夷大學體質人類學博士的亞當,亦隨同老師前來進行學術研究,這對美籍師生指導實習生進行史前人骨分類和研究工作,劉亭攸表示,實習一個月的收穫,比在學校上一學期還多!



「學校只有幾個人頭模型,但這裡卻是個無窮無盡的大寶藏!」劉亭攸表示,攻讀人類學及考古學領域每天與泥土為伍,全身弄得髒兮兮的且經常上山下海不輕鬆,但當他學會如何組合和粘貼頭蓋骨時,一切的辛苦都值得!曾于宣和詹以屏建議教育部應在南台灣增設考古研究所,以因應近年來南台灣一再發現地底蘊藏大量文物的文化遺址,葉惠媛則建議,為防範更多的社會犯罪案件,應增闢「法醫人類學」研究所,大量栽培相關法醫人才。



「我熱愛各項考古工作,很喜歡與史前人骨為伍!」柳智淵表示,今年暑假班上許多同學都選擇在博物館實習,卻只有他跟另一位女同學來南科考古隊實習



柳智淵感到非常訝異,他認為,十多年來南科已出土編號超過30萬件,包括史前人骨、貝殼、陶器和石器等各項文物非常豐碩,但仍租借破舊的台鐵倉庫放置進行分類和研究工作,政府文化單位好像不很重視!他為南科考古隊叫屈。


 


 


 


 


.................


 


 


....


 


 


 


 


..


 


 


南科遺址大發現 海外學子考古大驚奇


NOWnews 更新日期:2008/07/10 11:16 記者陳炎生南縣報導







善化火車站月台正對面,看來十分老舊的台鐵倉庫內,4位操著標準英文口音的華裔子弟,在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南科考古隊工作人員指導下,正忙著將挖出的古代陶碎片及貝殼加以分類,對於能夠返回睽違多年,在記憶深處相當遙遠的台灣故鄉都有一股莫名的興奮,尤其,能夠來到台灣史前文化最為完整的南科文化遺址學習更感到榮幸,這趟為期7周的考古之旅想必是收穫一籮筐!



這4位年輕人的父母早年移居國外,所以都在移居地出生,對台灣的一切既遙遠又陌生,對於這趟學習之旅心情既複雜又盾,談起為何有這趟機緣,住在美國加州今年從柏克來大學心理系畢業的范姜文,表示是父母打電話轉告相關訊息才參加。也是今年畢業於馬利蘭州立大學生物系的郭超琳,及柏克來大學歷史系三年級的金祺,表示是朋友告訴他們的,而就讀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企管系三年級的陳正軒,則是從網站得知,4人將接受為期七周的考古學習之旅。



南科於民國84年開發之初,地底下不斷挖出文物標本,震驚國內外考古界人士,當時接受委託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隨即進駐成立南科考古隊積極搶救,10多年來從30多處遺址挖出豐富又多樣的史前人骨及陶、石器及貝類、獸骨等,最特別的是文化層十分完整,涵蓋大坌坑、牛稠子、大湖、蔦松、西拉雅及漢人等6個文化層,年代從距今5千年迄3百年前,這項發現由於出土文物相當驚人,目前相關研究分類工作仍持續進行,因此吸引這4位年輕的「候鳥」返台學習。



「能接觸到4千多年前老祖宗的東西,讓我感到非常神奇!」從小在加拿大長大的陳正軒表示,學習首日前往南科考古文物陳列室參觀,看到距今4千8百年前的狗遺骸,被公認是台灣最早飼養的狗兒,他印象特別深刻!



他說,這個深刻的印象如同6月底抵達台灣,在國科會為他們舉辦的接風餐會,吃到特別為他們準備相當有名的「台灣小吃」香炒雞睪丸一樣讓他永生難忘!陳希望最近能安排到存放兩千多具史前人骨的「荷園」實習以學到更多。



「捧著出土的陶器,我總是小心翼翼地唯恐摔落!」今年19歲的金祺表示,南科被發現的文化遺址相當多,所挖出的文物都有它的文化內涵,一想到這些文物對現代的人那麼重要我那敢放肆?總是擔心一不小心弄壞了古陶器,目前就讀柏克來大學歷史系的他,對出土的甕棺特別感興趣,對於數千年前台灣的老祖宗,2歲以下的小孩死去後,以甕棺盛裝遺體埋葬的習俗,他希望能從史觀去完整詮釋出來。



「貝殼雖小卻能從中學到環境和生命意義等,讓我感到十分驚訝!」郭超琳表示,這是「一粒沙一世界」最佳詮釋,她發現學考古的都很會觀察,更會見微知著,從出土的貝殼及石錛去追溯先民的生活和飲食文化,雖學習不到一周卻收穫滿滿,她是學生物的,對於「南科不同的文化層的先民部落,當時是如何消失的」問題很感興趣,想深入探討一一解惑。


 


 


 


...


 


 


....


 


 


 


 


..................................


 



古港文化區開幕 龍喉成焦點


時報 更新日期:2008/06/30 09:06 【中國時報 康日昇麻豆報導】



 台南縣麻豆鎮「龍喉出皇帝」傳說已有兩百餘年,前總統陳水扁出身當地更憑添想像空間,在龍喉考古出土清朝古碼頭遺跡,復原成麻豆古港文化園區於廿九日開幕,縣長蘇煥智期盼以神奇傳說意象景觀,吸引大陸觀光客青睞。



 麻豆古港文化園區開幕典禮昨天熱鬧登場,由縣長蘇煥智、中研院考古教授劉益昌、麻豆鎮長陳彰茂等貴賓剪綵,並參觀面積3公頃園區景觀,包括剛考古出土復原清朝時代碼頭遺跡、銜接航道水景、龍喉、鳳池及綠樹成蔭景觀優美,已成為最新熱門觀光景點,經常吸引大批遊客。



 蘇縣長強調,麻豆鎮距離海岸長達20公里,怎會有古代碼頭遺跡?讓許多人大感驚奇,原來古代是倒風內海繁華貿易港口,傳說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時,有堪輿師指該處是龍喉穴,未來將「出皇帝」,朝廷乃派員用石車及棕簑破壞龍喉地理風水,但民間仍口耳相傳龍喉出皇帝傳說。



 傳說出皇帝 清朝破壞風水



 民國四十五年當地民眾依照麻豆代天府神諭指令,舉行盛大的「清龍喉」恢復風水地理活動,挖出許多石車,成為當年熱門新聞,直到出身當地的前總統陳水扁當選就任後,龍喉出皇帝傳說更讓許多民眾深信不疑。



 龍喉出馬 又憑添想像空間



 今年初總統選舉投票前,龍喉考古現場挖掘出土一隻完整的馬骸骨,在總統馬英九當選後,有人說「龍喉出馬」神跡顯現,又憑添許多想像空間。



 蘇縣長認為不管龍喉出皇帝神奇傳說真實性如何,出身當地的陳前總統,可讓人見證台灣民主發展,鄉下貧困佃農孩子也能當選總統,且麻豆古港文化園區又復原剛出土清朝碼頭遺跡,這些豐富神奇傳說及歷史文化景觀,希望能吸引更多大陸觀光客,帶動當地觀光發展。


 


 


 


.....


 


 


 


 


 


 


 


 


......................


 



女人魚、男人魚 南島民族有「原」來的生活智慧


央廣 更新日期:2008/08/03 11:36 劉靜瑀



科學季展覽今年在全台7個地點同步展覽,其中,位於台東的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探討的是考古及南島民族相關內容,希望讓民眾了解,原住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及智慧,雖然和主流社會價值不太相同,也迥異於西方科學,但自成一套的經驗傳承,卻也代表另一種科學意涵。



你對南島民族的認識有多少?其實,南島民族和漢人生活習慣,有很大的差異,對於建造石板屋的空間、建築概念,也有自己的特色。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承辦人陳俊男:『比如說對於木頭材質、堅硬程度,做房屋不同的構造。例如橫樑會找最堅硬的,石板部分有公母之分,母石板會做比如說擋土牆或地板,公石板會做屋頂或牆壁。』



今年科學季在台東的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展出內容,主要是探討考古以及南島民族的生活智慧。民眾可以從中看出,南島民族很多觀念都是跟生活、環境息息相關,這套觀念因為是符合大自然的規則所產生的,民眾可以進一步了解原住民的經驗傳承。陳俊男:『一般來講,魚類分類,都是以外型,或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去分,可是對蘭嶼人來講,著重魚的食用價值,魚肉細緻度好壞,好的就給女人或小孩吃,女人魚或男人魚,著眼點在於女人跟小孩需要大量體力,特別是要做經濟活動又有生理生產,因此需要大量營養。』



這次史前博物館展出的南島民族生活智慧,包括布農族、排灣族、雅美族及阿美族等,從詞彙使用到他們對健康、疾病的定義,都可以看出和傳統科學不同之處,也是最好的文化教育。


 


 


 


.................


....


 


 


 


 


 


 


.....


 


 


史前玉工坊 卑南古玉DIY


自由 更新日期:2008/08/06 04:09







〔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史前文化博物館承辦的「2008年科學季:原來如此-南島與科學」特展,其中之一的主題是台灣考古出土的玉器,並設有史前玉工坊,供民眾體驗史前玉的雕鑿技巧。



史前館指出,台灣玉主要產於花蓮坪林遺址,但是在台東卑南、宜蘭丸山、台北圓山與芝山岩、南投埔里、菲律賓等地也發現類似或相同的玉器造型,年代也非常接近。這些證據顯示山脈與海洋並不一定阻礙史前南島人的遷徙。



若要瞭解過去,還必須從他們的後裔—南島民族,特別是台灣原住民族與大自然的關係著手,從史前玉器探討南島民族的空間觀及時間觀。



因此展覽中設置史前玉工坊「卑南古玉DIY」,為了讓卑南玉飾的磨製方法與穿孔技術,能重現眾人眼前,特別準備砥石及仿製古老的鑽孔器,再現卑南玉飾的風采。


 


 


 


.....................


 


 


...................................


 


 



石板有公母魚分好壞 看南島智慧 「原」來如此


中廣 更新日期:2008/08/08 18:35



石版分公母、魚類分男女,南島民族有一套獨有的生活智慧,這次在國科會科學季中,台東的史前博物館,展出考古與南島民族相關內容,希望讓民眾認識,原住民與大自然共處下,衍生出的生活態度與哲學。(陳奕華報導)



南島民族不管是觀念與生活態度都與大自然息息相關,排灣族人的石版屋,從空間分布到建材分類,展現獨有的建築科學,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承辦人陳俊男說:「石板部分有公母之分,母石板會做比如說擋土牆或地板,公石板會做屋頂或牆壁。」



此外,蘭嶼的達悟族人則是利用海洋與森林資源,創造精緻的捕魚技術與造船工藝。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承辦人陳俊男說:「對蘭嶼人來講,著重魚的食用價值,魚肉細緻度好壞,好的就給女人或小孩吃,女人魚或男人魚,著眼點在於女人跟小孩需要大量體力,特別是要做經濟活動又有生理生產,因此需要大量營養。」



這次台東史前館展出的「原」來如此,南島與科學特展,以科學的角度,呈現南島民族的生活方式與智慧,希望給民眾對相關的文化與科學有更多認識。


 


 


 


..............


 


 


 


 


 


 


.


.



太魯閣崇德台地 發現千年墓葬遺跡


自由 更新日期:2008/07/25 04:09



〔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崇德台地,中央研究院發現千年前自台灣北部東遷的「十三行文化人」遺跡,推測應是「尋找砂金」而來,也是立霧溪流域一部活生生的人類活動史。



證實太魯閣族人前 已有人跡



太管處委託中央研究院考古人類學家研究員劉益昌,進行為期兩年的「立霧溪流域人文發展研究」,沒想到才邁入第二年,進行到期中階段就有重大的發現,研究團隊分別在崇德、布洛灣、陶塞(今竹村)、山里(今梅園)等地,挖掘探坑獲得豐碩的收穫,證實在太魯閣族人出現之前,立霧溪流域已有人類活動。



研判是十三行文化人來找砂金



在崇德台地發現的墓葬遺跡中,有兩具完整的側身軀肢葬遺骸及陶器等陪葬品,推估距今一千多年前,屬在當地生活的族群所遺留;若加上二00七年在崇德發現的鐵渣、黃金研判,應是遠從台灣北部東遷而來的「十三行文化人」,他們東遷的目的就是「尋找砂金」。



劉益昌指出,這項發現可說是一部一千多年以來的立霧溪人類活動史,他們的足跡遍及立霧溪中游及支流,可說是一部追尋黃金的傳奇故事,雖然沒有文字紀錄,但已引起國內考古界的關注。



從文獻得知,立霧溪在十六、七世紀就被稱為黃金之河,西方國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海權國家,都曾遠來尋找砂金;而曾聚居在Takilis溪(立霧溪)北岸的原住民「哆囉滿人」,也曾經在當地採取沙金。



研究團隊在崇德台地發現當時人群煉鐵、煉金的遺跡,與北台灣的十三行文化相符,推估十三行文化人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已經來到立霧溪北岸建立聚落,從崇德遺址的雙人葬和陪葬陶罐,已經說明這群人的活動範圍已延伸至台灣東部。



太管處長林永發說,這項考古的發現,已填補太魯閣地區一千多年前的文化輪廓,雖然仍有許多疑問,待考古學家再持續追蹤,預計年底將有更進一步的成果展現,讓崇德遺跡和立霧溪人類活動史記錄更加完整。


 


 


 


 


 


 


 


 


 


......................................


 


 






研究發現 十三行文化人曾在花蓮群居


中廣 更新日期:2008/07/25 11:30







太魯閣國家公園除舉世聞名的峽谷地形外,也擁有豐富的人文歷史,除了大家熟知的太魯閣族之外,事實上,早於太魯閣族之前就有人群居住在這裡。研究員發現,十三行文化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太魯閣族還沒有到此居住前,就曾經因為來此尋找砂金,而東渡花蓮。(梁國榮報導)



太管處表示,他們委託中研院人類考古學家劉益昌,在崇德、布洛灣、陶塞、山里等地研究,在崇德地區發現的墓葬遺跡中,有兩具完整的「側身軀肢葬」遺骸及陶器等陪葬品,推估是距今約1千多年前生活在這裡的族群,如果再加上去年同一區域所發現的鐵渣、黃金研判,他們應該是遠從台灣北部東遷而來的十三行文化人,他們東遷來此的目的之一,就是「尋找砂金」。



研究團隊在崇德考古更進一步在地層中發現當時人群煉鐵、煉金的遺跡,這些出土的文物與北台灣的十三行文化相符,經過碳十四年代測定與比對,確定是十三行文化人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已經來到立霧溪北岸建立聚落。



太管處指出,這項考古發現填補史前人類在太魯閣活動的歷史,描繪出一千多年前的輪廓,不過仍有許多疑問,有待考古學家透過他手中的鏟子與詳細篩洗一一去解答。









 

 

 

 

 

 

 

 

...

 

 

 

 

 

 

.....

 

...

 

 

 

 



跟著鄺麗貞足跡 體驗全球美景


NOWnews 更新日期:2008/08/05 11:49 記者陳志東/台北報導



鄺麗貞從2006年4月經過補選接下台東縣長棒子後,從2006年8月起就開始一連串的公費出國考察,2年下來出國8次、走過10多個國家、花費納稅人血汗錢上千萬元。仔細簡視鄺麗貞的出差旅遊行程,就能發現她走過的地方確實都是世界級美景,不過其實很多類似美景,台東也都有。



總計8次行程中,鄺麗貞走過日本九州福岡、豪斯登堡、山口縣下關市(馬關條約簽訂地)、看過猴子雜耍表演與世界少棒賽;另外還去過香港旅展;到過希臘雅典、愛琴海上的米克諾斯天體營、聖托里尼夢幻藍白小島;看過埃及開羅、世界七大奇景金字塔;走過泰國曼谷、大城王朝與芭達雅,還安排了夜遊湄南河;最後又去過英國倫敦、紐西蘭,還有這次最經典的歐洲德國、瑞士、義大利威尼斯、米蘭、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等等。



確實這些景點大部份都很美,值得推薦給大家,鄺縣長眼光很好。不過,如果想去,最好還是自己花錢去,可千萬別用的納稅人血汗錢公費前往;萬一真的沒錢前往,沒關係,那就讓我們去台東。



台東美景其實不輸給國外,例如鄺麗貞愛看的猴戲,其實只要離開台東一點點,在花蓮的光隆博物館裡頭就有從日本引進的「猴軍團」,雖然馬戲總與動物虐待脫不了關係,但如果鄺縣長真的愛看,其實也不用出國,台灣就有。又例如鄺麗貞喜歡的溫泉泡湯,台東知本更是一點也不輸給別人,甚至綠島的海底溫泉更是其他國家少見的結合海浪潮汐的美麗溫泉,連日本人都愛來。



又例如鄺麗貞喜歡的希臘藍白美景與海天一色,這樣的景致,其實整個東海岸都是,特別近年來許多台東民宿業者也把自己的房子弄得藍藍白白很希臘,而且住一晚只要台幣2千元上下。如果鄺縣長喜歡希臘的史前神話與考古遺址,其實台東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中,多樣的文物與神話更是美麗,也比希臘考古遺址保存得更好,特別台東有著阿美、卑南、魯凱、排灣、達悟、布農等等多種種族原住民,都是至今依然還活生生存在的活神話與活歷史,比起希臘一點也不遜色。



台東真的很美,不管是上述的碧海藍天、多樣的原住民、充滿原味雕刻的可愛原住民教堂、元宵炸寒單、標旗魚、知本的溫泉SPA,或是其他如蘭嶼的拼板舟與達悟族飛魚文化,或是利吉惡地形、初鹿牧場、綠島浮潛、太麻里金針花、關山自行車步道、台東釋迦、池上好米…等等,種種的台東旅遊資源與獨特文化,其實比很多國家都要美。



真的希望台東縣長鄺麗貞可以好好留在台東,好好重新發現她自己的台東縣就很美,不需要再用納稅人血汗錢去旅遊。也期待鄺縣長真的可以用心,努力把台東打造成一個比愛琴海、日本、泰國等地更美的旅遊區,畢竟台東真的也有這條件,而且這樣做,也才能更像一個受到縣民愛戴的父母官。



鄺麗貞走過的世界美景與台東美景



↓圖:鄺麗貞走過的美景-埃及金字塔。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鄺麗貞走過的美景-埃及肚皮舞。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鄺麗貞走過的美景-希臘Santorini藍白小島。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鄺麗貞走過的美景-希臘米克諾斯天體營小島。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鄺麗貞走過的美景-義大利威尼斯遊船。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鄺麗貞走過的美景-義大利威尼斯。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鄺麗貞走過的美景-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鄺麗貞走過的美景-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鄺麗貞走過的美景-日本九州豪斯登堡。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鄺麗貞走過的美景-日本山口縣關門海峽。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鄺麗貞走過的美景-泰國曼谷大皇宮。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鄺麗貞走過的美景-泰國曼谷玉佛寺。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鄺麗貞走過的美景-泰國曼谷湄南河。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底下都是台東美景,比起國外毫不遜色。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台東的美景-蘭嶼拼板舟。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台東的美景-台東阿美族帥哥。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台東的美景-排灣族木雕。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台東的美景-知本原住民雕刻教堂。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台東的美景-台東太麻里山區霧氣。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台東的美景-台東東河橋。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台東的美景-台東的民宿。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台東的美景-台東金樽海濱。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台東的美景-台東海濱。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台東的美景-台東原住民小孩野溪跳水。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台東的美景-綠島柚子湖老屋。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圖:台東的美景-台東機場外的鳳凰樹,台東從一出機場就很美,根本不需到國外。本報資料照片,陳志東攝影



更多鄺麗貞走過的世界美景與台東美景,請參考以下圖集。



*更多旅遊資訊與圖片,請看NOWnews旅遊村:http://travel.nownews.com/


 


 


 


 


........................


 


 


.............................


 


................


 


 


 


...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美族 抗議中 ◎ 王秋月 鳳凰颱風侵台期間,選擇出國考察不在國內的台東縣長鄺麗貞,在任的七百多天裡,竟然有一百多天不在台東縣。這新聞給我這台東人最大的啟示是:如果沒有縣長,台東說不定更好! 筆者必須很不客氣的指出,台東縣政府以開發之名,將海灣沙灘等大自然公共資源私有化、財團化後,交由度假中心營運;宛如十五世紀英國的圈地運動把農民驅離耕地以生產羊毛一樣,本來屬於公眾使用的美麗沙灘、屬於原住民從事漁撈活動的海岸,一夕之間變成要支付財團費用才能使用的度假園區;而原住民的生存吶喊又同時被財團的「回饋機制」給縫上了嘴。文學家湯瑪斯摩爾形容圈地運動是綿羊吃人的人間慘事,在台東,則是「BOT殺人」。 當地方政府成為發包中心的同時,台東「美麗灣BOT案」技術上將開發面積切割,由大化小,規避環評,工程上挖沙灘、墊廢土,讓倚賴海洋生存的阿美族人生存環境遭到嚴重威脅、原住民的祖靈找不到回家的路、阿美族人的母親在哭泣。 當台東縣長可以在風災期間大隊人馬出國考察,加上電話遙控行政團隊的同時,卻沒人來看看海灣中的「貝氏耳紋珊瑚」,那可是台灣首次出現的新紀錄種。 想當然耳,身為台東縣發包中心的主任,在割地賤賣給財團的同時,鄺縣長一定也不想承認,杉原海岸是台灣除了綠島、墾丁外的珊瑚主要棲息海域,這裡的珊瑚覆蓋率高達七十%;也就是說,每一百公尺內,就有七十公尺的範圍是活珊瑚。鄺縣長更不會想知道,如此美麗海灣與當地阿美族人的生存世代相互結合、生命在此生生不息的孕育。在原住民基本法的定義上,刺桐部落就是阿美族人的「傳統領域」。 鳳凰颱風的侵襲,帶來的不只是災害,更吹開了迷霧。它讓我們發現,原來地方行政首長不過就是發包中心主任,電話交辦的同時,行政責任宛如BOT般,隨著資產與行政權的賤賣,也跟著消逝無蹤。 (作者為台東刺桐部落阿美族人)


 


 


 


 


 


..


 


貝氏耳紋珊瑚 台灣首曝光


中國時報 /  邵惠琴/台東報導 2008/04/01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去年在台東東海岸進行珊瑚棲地調查,在杉原灣記錄到台灣島首次發現的貝氏耳紋珊瑚。對於這樣的發現,陳昭倫表示:「杉原非常值得進一步保護。」 配合「二○○八國際珊瑚礁年」,聯合國展開全球珊瑚總體檢計畫,陳昭倫於去年六月及今年三月廿七日,兩度潛入東海岸杉原灣進行珊瑚礁生態調查,調查區域由外海到沙灘。他發現珊瑚分為數個生態區,且覆蓋率高達七○%到八○%。


 陳昭倫調查結果,離岸一公里處是礁岩區,各種肉質軟珊瑚盤聚在大型的礁石上,具有超強的抗浪性;再來是發育完整的片狀星孔珊瑚及千孔珊瑚區,這些片狀的珊瑚群體,成為魚蝦貝類生存的重要棲所。


 最重要的是陳昭倫在離岸約五百公尺處,發現一棵高一.五公尺、寬六十公分的貝氏耳紋珊瑚。陳昭倫說,潛水十五年來,完全沒想過會在杉原海域遇到這種像人類耳紋的珊瑚。


 陳昭倫說,據他的調查顯示,杉原海域的珊瑚分布相當廣泛,離岸一公里外,水深約八到十公尺都可見到珊瑚,而此次潛水共記錄到一百一十種珊瑚,與綠島目前已知的珊瑚多樣性可謂相當接近。


 陳昭倫說,杉原灣的珊瑚覆蓋率極高,珊瑚發育也非常完整,尤其還記錄到一顆完整的貝氏耳紋珊瑚,難能可貴。


 然而,由於人為開發、遊憩、捕撈、暖化等因素,正讓這些極為珍貴的珊瑚一步步邁向死亡之路,如何進行立即的保育行動,他坦言這是現階段非常急迫的任務。


 

 

 

 

 

 

...

 

 

 

 

 

 

..


國際珊瑚礁年 台東培訓保育志工













摘錄自2008年3月16日原住民電視台報導




今年是國際珊瑚礁年,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正展開全島珊瑚總體檢,這是10年一次的調查,而這次的特色就是喚起珊瑚礁地區住民的保育意識,特別培訓珊瑚保育志工,今天起在台東展開志工培訓,因為3月份這裡才發現罕見的貝氏耳紋珊瑚,需要學界和地區住民積極保育。
珊瑚的存在是海域生態環境的指標,為了保護台灣碩果僅存的東部海底珊瑚世界,由學界和住民代表組成的珊瑚保育志工正在充實保育知識。
3月份中研院陳昭倫博士帶著生物多樣性研究人員,在台東杉原海域,展開珊瑚總體檢,第一次在台灣發現了罕見的貝氏耳紋珊瑚,重新燃起大家對珊瑚生態的希望,部落的住民也積極參與,希望喚起國人重視珊瑚礁的生存權。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快評:是到了懲治時候了 陳水扁必須低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20 00:05:53  







  中評社快評/2005年12月1日,陳水扁接受東森電視台專訪,對拉法葉購艦弊案佣金高達150多億元提出質疑,懷疑雷學明、王琴生、張瑞帆、康世淳、程志波等五名前海軍將校軍官收賄,雷等五人因此向法院自訴陳水扁誹謗,並提附帶民事求償2000萬美元。台北地院上個月曾傳訊過陳水扁,陳水扁以另有行程為由,臨時請假未出庭;法官改期下周一開庭,並諭令若陳水扁再不到庭,即予拘提。 

  如果陳水扁這次再予以拒絕出庭,真的會被拒提嗎?我們拭目以待。陳水扁治下,台灣政治風氣最大的質變就是政治人物為謀取政治利益,不惜造謠中傷對手,全無人格可言。如果今後要杜絕這種惡質選舉,那麼,今天就必須開始整治風氣,對於曾經破壞民主政治遊戲規則的人,必須一追到底。首先要整頓的,就是陳水扁,陳水扁必須低頭。


 


.....


...................................................


..........


怎會輪到中國人在此刻[大言不慚論民主]


怎會輪到中國人在此刻[大言不慚論民主]


怎會輪到中國人在此刻[大言不慚論民主]


怎會輪到中國人在此刻[大言不慚論民主]


怎會輪到中國人在此刻[大言不慚論民主]


怎會輪到中國人在此刻[大言不慚論民主]


怎會輪到中國人在此刻[大言不慚論民主]


怎會輪到中國人在此刻[大言不慚論民主]


怎會輪到中國人在此刻[大言不慚論民主]


死不要臉的中國人嘴臉


死不要臉的中國人嘴臉


死不要臉的中國人嘴臉


死不要臉的中國人嘴臉


死不要臉的中國人嘴臉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考一個[公民與道德]的問題


------------------


一個政治人物最重要的要有1.熱心2.愛心3.誠實心4.魄力


 


...............


[答案在本部落格的一個角落]


 


.....................................................


我要告訴吳國棟一個新的名詞


說馬英九只能到一樓..走不到地下室...


[ㄢ捏聽無b...答案在本部落格的一個角落..]


 


...............................................


............................................................


奇怪當年被深藍的車子輾過去的記者好像人間蒸發了


奇怪馬把她當人看看的高金素霉最進不是給她們自己人嗆嗎..妓者們拿出良心再追追追


奇怪1998年吧馬上任北市長..不是也給她們同黨的嗆嗎.[在市議會給嗆不適任]


奇怪好像不能再談[追黨產]奇怪好像不必[加入聯合國]好像要統也不必[公投]


奇怪媒體對打扁的力道怎麼不給馬分杯羹...小小的一捏就好..........台灣人真的是可憐連當個總統都不會


 


 


..................


.................................


............................................................


7/22夜


棒球是台灣承延日領時期的台灣國[國球]我想有人聽到國球的國字就全身不舒服起來了ˊ


更何況他馬的祖國棒球超爛


職棒的補助在立法院當然殺無赦


.....................


.....


.......................


不要說是阿扁被踹一腳...任何一個人都不能被惡意的碰一下下


.......................


.............


....................................


發覺這個政府不只是天不怕地不帕....已經是擺明了就是要搞逆天逆理的大陰謀...是大陽謀


百姓應該開始磨刀了


............................


...........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當權者如果對自己人不好.怎可能...


對台灣人好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王世榕批判中國對台灣人民作風形同土匪

點
點






   台灣駐瑞士代表王世榕最近發表專文,強烈批判中國政府在體制上仍施行「主奴的一黨專政」,對待台灣人民的態度,及其行事時言行不一,形同土匪的作風。

  他進一步指出,這些「土共」不過是「梁山泊好漢」的現代翻版而已;難聽一點的說,根本是黃巢、李自成、張獻忠之流的「流寇」,自1949年得到中國大陸之後,頂多接踵太平天國而已。

  據台灣媒體報導,王世榕曾以筆名「王文山」撰寫「和平七雄論」,在書中提出中國應將自身分成7塊,而引起重視。出任駐瑞士代表4年多來,王世榕對中國政治及兩岸關係,也經常發表文章,表達他個人鮮明的見解。

  最新一期的「瑞士僑訊」刊登了王世榕以「帝國幽靈」為題的專論。他說,在今天中國的眼中,維護一黨的專政帝國體制才是正題,人民的福祉不是重點,打擊「冥頑不靈」,與「美日帝國主義」勾結的台灣,是責無旁貸的工作。

  對於兩岸間的經貿往來,王世榕表示,台灣商人錯把中國當做世界,以為投資中國就是「走出去」,與世界接軌。

  台灣商人也誤以為經濟繁榮的中國,終究逐漸會在政治上走上開放與民主,這種「天真與無知」,一如西方世界那些無視各國建國精神與普世價值,而急於中國打交道的領袖,如德國的施若德、法國的席哈克。

  王世榕並指出,中、台問題有解,台灣要堅持以和平、耐心和愛心,以時間解決一切;蘇俄共產黨也不過撐了72年,中國共產黨能撐100年?這是台灣方面的優勢。

  瑞士僑訊由「全僑民主和平聯盟歐洲分盟瑞士支盟」發行,主要對象為旅居瑞士的僑團與僑胞。

....


.................


......................................


.......................


 


 


 















瑞士代表王世榕:台灣在瑞士能見度改善 收聽

點
點







   駐瑞士代表王世榕28日在洛杉磯表示,台灣目前的外交處境雖然艱困,但台灣在瑞士的能見度已較過去大有改善,他未來將持續走出更寬廣的外交之路。

  王世榕是應南加州台灣人聯合基金會的邀請,專程從歐洲任所趕來擔任該會成立20週年的慶祝活動主講人。在出任駐瑞士代表前,他曾是「美國亞洲協會」負責人兼執行長,與旅美僑界互動頻繁。

  王世榕在年會的講題是「2031閏3月」,他是從「未來學」的角度,推測人類社會的前景。他說,因為人的能力有限,要推測未來也確實不容易,但是探索未來,就有機會掌握未來,不論是兩岸政治關係、中東局勢、北韓是否會發動核子戰爭,以至於人類面臨的生存環境等議題,只要踏出探索的腳步,就會增加掌握的機會。

  王世榕在結束演說前,也談及在瑞士的外交工作,雖說不時面對中國的抗議,但台灣的能見度已比過去大有改善,更重要的是向當地人士證明了台灣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存在實體。


.................


.........................


.........................................


.................................................


 


.........................................................


 


王世榕教授在談到「公益領導與人才培育」中,指出非營利團體單位與政府、企業領導不一樣,必須具備能力、勇氣與責任,這些都需靠平時的訓練來成長,所以他勉勵在場許多參與的年輕學子,努力讓自己成為有理念的公益領導人才。沈宗瑞主任則感歎現代大學教育過度追求知識,普遍缺乏心靈教育,導致學生到了社會上只著重競爭,讓社會成為紅海戰場。他期勉法鼓大學能夠在國內建立教學典範,提供新時代需求。會中,沈主任還舉起環保杯,表示這次主辦單位希望與會者能自行攜帶環保餐具,就是一種符合現代潮流的生活教育。


 


......................


...............................................


.....................................................................


....................


 


 



取回汪案資料 王世榕出力多



總統府資政、前國安會祕書長康寧祥,在擔任監委時期,曾是尹清楓命案和拉法葉艦軍購弊案專案小組召集人,他在檢調從瑞士帶回汪傳浦家族帳戶資料後爆料指出,特調小組能夠和瑞士司法單位進行司法互助,駐瑞士代表王世榕出力頗多。


早年曾在海外推動台獨運動的王世榕,與康寧祥私交甚篤,康寧祥透露,阿扁總統任命王世榕為駐瑞士代表,王將走馬上任時,他特別將王世榕介紹給檢察總長吳英昭和特調小組成員們,並請王世榕赴任後能助檢調一臂之力,俾早日取回相關資料,有助案件的偵辦和突破瓶頸。


康寧祥強調,經過王世榕的積極奔走、協調,台灣特調小組和瑞士司法單位的接觸、溝通管道非常順暢,總能在第一時間提供必要的資料、資訊,對汪傳浦和律師團的抗爭適時加以反擊或反制,最後終能排除中共政權的政治干擾,順利取回汪傳浦的相關檔案。(高天生)


...................


...........................................


.................................................


..................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學 而 第 一





[1.1]

子 曰 : 「 學 而 時 習 之 , 不 亦 說 乎 ? 有 朋 自 遠 方 來 , 不 亦 樂 乎 ? 人 不 知 而 不 慍 , 不 亦 君 子 乎 ? 」





[1.2]

有 子 曰 : 「 其 為 人 也 孝 弟 , 而 好 犯 上 者 , 鮮 矣 ; 不 好 犯 上 , 而 好 作 亂 者 , 未 之 有 也 。 君 子 務 本 , 本 立 而 道 生 。 孝 弟 也 者 , 其 為 仁 之 本 與 ! 」





[1.3]

子 曰 : 「 巧 言 令 色 , 鮮 矣 仁 ! 」





[1.4]

曾 子 曰 : 「 吾 日 三 省 吾 身 ─ 為 人 謀 而 不 忠 乎 ? 與 朋 友 交 而 不 信 乎 ? 傳 不 習 乎 ? 」





[1.5]

子 曰 : 「 道 千 乘 之 國 , 敬 事 而 信 , 節 用 而 愛 人 , 使 民 以 時 。 」





[1.6]

子 曰 : 「 弟 子 , 入 則 孝 , 出 則 弟 , 謹 而 信 , 凡 愛 眾 , 而 親 仁 。 行 有 餘 力 , 則 以 學 文 。 」





[1.7]

子 夏 曰 : 「 賢 賢 易 色 ; 事 父 母 , 能 竭 其 力 ; 事 君 , 能 致 其 身 ; 與 朋 友 交 , 言 而 有 信 。 雖 曰 未 學 , 吾 必 謂 之 學 矣 。 」





[1.8]

子 曰 : 「 君 子 不 重 , 則 不 威 ; 學 則 不 固 。 主 忠 信 。 無 友 不 如 己 者 。 過 , 則 勿 憚 改 。 」





[1.9]

曾 子 曰 : 「 慎 終 , 追 遠 , 民 德 歸 厚 矣 。 」





[1.10]

子 禽 問 於 子 貢 曰 : 「 夫 子 至 於 是 邦 也 , 必 聞 其 政 , 求 之 與 ? 抑 與 之 與 ? 」

子 貢 曰 : 「 夫 子 溫 ﹑ 良 ﹑ 恭 ﹑ 儉 ﹑ 讓 以 得 之 。 夫 子 之 求 之 也 , 其 諸 異 乎 人 之 求 之 與 ? 」







[1.11]

子 曰 : 「 父 在 , 觀 其 志 ; 父 沒 , 觀 其 行 ; 三 年 無 改 於 父 之 道 , 可 謂 孝 矣 。 」





[1.12]

有 子 曰 : 「 禮 之 用 , 和 為 貴 。 先 王 之 道 , 斯 為 美 ; 小 大 由 之 。 有 所 不 行 , 知 和 而 和 , 不 以 禮 節 之 , 亦 不 可 行 也 。 」





[1.13]

有 子 曰 : 「 信 近 於 義 , 言 可 複 也 。 恭 近 於 禮 , 遠 恥 辱 也 。 因 不 失 其 親 , 亦 可 宗 也 。 」





[1.14]

子 曰 : 「 君 子 食 無 求 飽 , 居 無 求 安 , 敏 於 事 而 慎 於 言 , 就 有 道 而 正 焉 , 可 謂 好 學 也 已 。 」





[1.15]

子 貢 曰 : 「 貧 而 無 諂 , 富 而 無 驕 , 何 如 ? 」

子 曰 : 「 可 也 ; 未 若 貧 而 樂 , 富 而 好 禮 者 也 。 」



子 貢 曰 : 「 詩 云 : 『 如 切 如 磋 , 如 琢 如 磨 』 , 其 斯 之 謂 與 ? 」



子 曰 : 「 賜 也 , 始 可 與 言 詩 已 矣 , 告 諸 往 而 知 來 者 。 」







[1.16]

子 曰 : 「 不 患 人 之 不 己 知 , 患 不 知 人 也 。 」









為 政 第 二





[2.1]

子 曰 : 「 為 政 以 德 , 譬 如 北 辰 居 其 所 而 眾 星 共 之 。 」





[2.2]

子 曰 : 「 詩 三 百 , 一 言 以 蔽 之 , 曰 : 『 思 無 邪 』 。 」





[2.3]

子 曰 : 「 道 之 以 政 , 齊 之 以 刑 , 民 免 而 無 恥 ; 道 之 以 德 , 齊 之 以 禮 , 有 恥 且 格 。 」





[2.4]

子 曰 : 「 吾 十 有 五 而 志 於 學 , 三 十 而 立 , 四 十 而 不 惑 , 五 十 而 知 天 命 , 六 十 而 耳 順 , 七 十 而 從 心 所 欲 , 不 踰 矩 。 」





[2.5]

孟 懿 子 問 孝 。 子 曰 : 「 無 違 。 」

樊 遲 御 , 子 告 之 曰 : 「 孟 孫 問 孝 於 我 , 我 對 曰 , 『 無 違 。 』 」



樊 遲 曰 : 「 何 謂 也 ? 」



子 曰 : 「 生 , 事 之 以 禮 ; 死 , 葬 之 以 禮 , 祭 之 以 禮 。 」







[2.6]

孟 武 伯 問 孝 。 子 曰 : 「 父 母 唯 其 疾 之 憂 。 」





[2.7]

子 游 問 孝 。 子 曰 : 「 今 之 孝 者 , 是 謂 能 養 。 至 於 犬 馬 , 皆 能 有 養 ; 不 敬 , 何 以 別 乎 。 」





[2.8]

子 夏 問 孝 。 子 曰 : 「 色 難 。 有 事 , 弟 子 服 其 勞 ; 有 酒 食 , 先 生 饌 , 曾 是 以 為 孝 乎 ? 」





[2.9]

子 曰 : 「 吾 與 回 言 終 日 , 不 違 , 如 愚 。 退 兒 省 其 私 , 亦 足 以 發 , 回 也 不 愚 。 」





[2.10]

子 曰 : 「 視 其 所 以 , 觀 其 所 由 , 察 其 所 安 。 人 焉 叟 哉 ? 人 焉 叟 哉 ? 」





[2.11]

子 曰 : 「 溫 故 而 知 新 , 可 以 為 師 矣 。 」





[2.12]

子 曰 : 「 君 子 不 器 。 」





[2.13]

子 貢 問 君 子 。 子 曰 : 「 先 行 其 言 , 而 後 從 之 。 」





[2.14]

子 曰 : 「 君 子 周 而 不 比 , 小 人 比 而 不 周 。 」





[2.15]

子 曰 : 「 學 而 不 思 則 罔 , 思 而 不 學 則 殆 。 」





[2.16]

子 曰 : 「 攻 乎 異 端 , 斯 害 也 己 。 」





[2.17]

子 曰 : 「 由 ! 誨 女 知 之 乎 ! 知 之 為 知 之 , 不 知 為 不 知 , 是 知 也 。 」





[2.18]

子 張 學 干 祿 。 子 曰 : 「 多 聞 闕 疑 , 慎 言 其 餘 , 則 寡 尤 。 多 見 闕 殆 , 慎 行 其 餘 , 則 寡 悔 。 言 寡 尤 , 行 寡 悔 , 祿 在 其 中 矣 。 」





[2.19]

哀 公 聞 曰 : 「 何 為 則 民 服 ? 」

孔 子 對 曰 : 「 舉 直 錯 諸 枉 , 則 民 服 ; 舉 枉 錯 諸 直 , 則 民 不 服 。 」







[2.20]

季 康 子 問 : 「 使 民 敬 ﹑ 忠 以 勤 , 如 之 何 ? 」

子 曰 : 「 臨 之 以 莊 , 則 敬 ; 孝 慈 , 則 忠 ; 舉 善 而 教 不 能 , 則 勤 。 」







[2.21]

或 謂 孔 子 曰 : 「 子 奚 不 為 政 ? 」

子 曰 : 「 書 云 : 『 孝 乎 惟 孝 , 友 于 兄 弟 , 施 於 有 政 。 』 是 亦 為 政 , 奚 其 為 為 政 ? 」







[2.22]

子 曰 : 「 人 而 無 信 , 不 知 其 可 也 。 大 車 無 輗 , 小 車 無 軏 , 其 何 以 行 之 哉 ? 」





[2.23]

子 張 問 : 「 十 世 可 知 也 ? 」

子 曰 : 「 殷 因 於 夏 禮 , 所 損 益 , 可 知 也 ; 周 因 於 殷 禮 , 所 損 益 , 可 知 也 。 其 或 繼 周 者 , 雖 百 世 , 可 知 也 。 」







[2.24]

子 曰 : 「 非 其 鬼 而 祭 之 , 諂 也 。 見 義 不 為 , 無 勇 也 。 」









八 佾 第 三





[3.1]

孔 子 謂 季 氏 , 「 八 佾 舞 於 庭 , 是 可 忍 也 , 孰 不 可 忍 也 ? 」





[3.2]

三 家 者 以 雍 徹 。 子 曰 : 「 『 相 維 辟 公 , 天 子 穆 穆 』 , 奚 取 於 三 家 之 堂 ? 」





[3.3]

子 曰 : 「 人 而 不 仁 , 如 禮 何 ? 」 人 而 不 仁 , 如 樂 何 ? 」





[3.4]

林 放 問 禮 之 本 。 子 曰 : 「 大 哉 問 ! 禮 , 與 齊 奢 也 , 寧 儉 ; 喪 , 與 其 易 也 , 寧 戚 。 」





[3.5]

子 曰 : 「 夷 狄 之 有 君 , 不 如 諸 夏 之 亡 也 。 」





[3.6]

季 氏 旅 於 泰 山 。 子 謂 冉 有 曰 : 「 女 弗 能 救 與 ? 」

對 曰 : 「 不 能 。 」



子 曰 : 「 嗚 呼 ! 曾 謂 泰 山 不 如 林 放 乎 ? 」







[3.7]

子 曰 : 「 君 子 無 所 爭 。 必 也 射 乎 ! 揖 讓 而 升 , 下 而 飲 。 其 爭 也 君 子 。 」





[3.8]

子 夏 問 曰 : 「 巧 笑 倩 兮 , 美 目 盼 兮 , 素 以 為 絢 兮 。 何 為 也 ? 」

子 曰 : 「 繪 事 后 素 。 」



曰 : 「 禮 后 乎 ? 」



子 曰 : 「 起 予 者 商 也 ! 始 可 與 言 詩 矣 。 」







[3.9]

子 曰 : 「 夏 禮 , 吾 能 言 之 , 杞 不 足 微 也 ; 殷 禮 , 吾 能 言 之 , 宋 不 足 微 也 。 文 獻 不 足 故 也 。 足 , 則 吾 能 微 之 矣 。 」





[3.10]

子 曰 : 「 禘 , 自 既 灌 而 往 者 , 吾 不 欲 觀 之 矣 。 」





[3.11]

或 問 禘 之 說 。 子 曰 : 「 不 知 也 ; 知 其 說 者 之 於 天 下 也 , 其 如 示 諸 斯 乎 ! 」 指 其 掌 。





[3.12]

祭 如 在 , 祭 神 如 神 在 。 子 曰 : 「 吾 不 與 祭 , 如 不 祭 。 」





[3.13]

王 孫 賈 問 曰 : 「 與 其 媚 於 奧 , 寧 媚 於 灶 , 何 謂 也 ? 」

子 曰 : 「 不 然 ; 獲 罪 於 天 , 吾 所 禱 也 。 」







[3.14]

子 曰 : 「 周 監 於 二 代 , 郁 郁 乎 文 哉 ! 吾 從 周 。 」





[3.15]

子 入 大 廟 , 每 事 問 。 或 曰 : 「 孰 謂 鄹 人 之 子 知 禮 乎 ? 入 大 廟 , 每 事 問 。 」

子 聞 之 , 曰 : 「 是 禮 也 。 」







[3.16]

子 曰 : 「 射 不 主 皮 , 為 力 不 同 科 , 古 之 道 也 。 」





[3.17]

子 貢 欲 去 告 朔 之 餼 羊 。 子 曰 : 「 賜 也 ! 爾 愛 其 羊 , 我 愛 其 禮 。 」





[3.18]

子 曰 : 「 事 君 盡 禮 , 人 以 為 諂 也 。 」





[3.19]

定 公 問 : 「 君 使 臣 , 臣 事 君 , 如 之 何 ? 」

孔 子 對 曰 : 「 君 使 臣 以 禮 , 臣 事 君 以 忠 。 」







[3.20]

子 曰 : 「 關 睢 , 樂 而 不 淫 , 哀 而 不 傷 。 」





[3.21]

哀 公 問 社 於 宰 我 。 宰 我 對 曰 : 「 夏 后 氏 以 松 , 殷 人 以 柏 , 周 人 以 栗 , 曰 , 使 民 戰 栗 。 」

子 聞 之 , 曰 : 「 成 事 不 說 , 遂 事 不 諫 , 既 往 不 咎 。 」







[3.22]

子 曰 : 「 管 仲 之 器 小 哉 。 」

或 曰 : 「 管 仲 儉 乎 ? 」



曰 : 「 管 氏 有 三 歸 , 官 事 不 攝 , 焉 得 儉 ? 然 則 管 仲 知 禮 乎 ? 」



曰 : 「 邦 君 樹 塞 門 , 管 氏 亦 樹 塞 門 。 邦 君 為 兩 君 之 好 , 有 反 坫 , 管 氏 亦 有 反 坫 。 管 氏 而 知 禮 , 孰 不 知 禮 ? 」







[3.23]

子 語 魯 大 師 樂 , 曰 : 「 樂 其 可 知 也 : 始 作 , 翕 如 也 ; 從 之 , 純 如 也 , 繳 如 也 , 繹 如 也 , 以 成 。 」





[3.24]

儀 封 人 請 見 , 曰 : 「 君 子 之 至 於 斯 也 , 吾 未 嘗 不 得 見 也 。 」 從 者 見 之 。

出 曰 : 「 二 三 子 何 患 於 喪 乎 ? 天 下 之 無 道 也 久 矣 , 天 將 以 夫 子 為 木 鐸 。 」







[3.25]

子 謂 韶 , 「 盡 美 矣 , 又 盡 善 也 。 」 謂 武 , 「 盡 美 矣 , 未 盡 善 也 。 」





[3.26]

子 曰 : 「 居 上 不 寬 , 為 禮 不 敬 , 臨 喪 不 哀 , 吾 何 以 觀 之 哉 ? 」









里 仁 第 四





[4.1]

子 曰 : 「 里 仁 為 美 。 擇 不 處 仁 , 焉 得 知 ? 」





[4.2]

子 曰 : 「 不 仁 者 , 不 可 以 久 處 約 , 不 可 以 長 處 樂 。 仁 者 安 仁 , 知 者 利 仁 。 」





[4.3]

子 曰 : 「 唯 仁 者 , 能 好 人 , 能 惡 人 。 」





[4.4]

子 曰 : 「 苟 志 於 仁 矣 , 無 惡 也 。 」





[4.5]

子 曰 : 「 富 與 貴 , 是 人 之 所 欲 也 ; 不 以 其 道 得 之 , 不 處 也 。 貧 與 賤 , 是 人 之 惡 也 ; 不 以 其 道 得 之 , 不 去 也 。 君 子 去 仁 , 惡 乎 成 名 。 君 子 無 終 食 之 間 違 仁 , 造 次 必 於 是 , 顛 沛 必 於 是 。 」





[4.6]

子 曰 : 「 我 未 見 好 仁 者 , 惡 不 仁 者 。 好 仁 者 , 無 以 尚 之 ; 惡 不 仁 者 , 其 為 仁 矣 , 不 使 不 仁 者 加 乎 其 身 。 有 能 一 日 用 其 力 於 仁 矣 乎 ? 我 未 見 力 不 足 者 。 蓋 有 之 矣 , 我 未 之 見 也 。 」





[4.7]

子 曰 : 「 人 之 過 也 , 各 於 其 黨 。 觀 過 , 斯 知 仁 矣 。 」





[4.8]

子 曰 : 「 朝 聞 道 , 夕 死 可 矣 ! 」





[4.9]

子 曰 : 「 士 志 於 道 , 而 恥 惡 衣 惡 食 者 , 未 足 與 議 也 ! 」





[4.10]

子 曰 : 「 君 子 之 於 天 下 也 , 無 適 也 , 無 莫 也 , 義 之 於 比 。 」





[4.11]

子 曰 : 「 君 子 懷 德 , 小 人 懷 土 ; 君 子 懷 刑 , 小 人 懷 惠 。 」





[4.12]

子 曰 : 「 放 於 利 而 行 , 多 怨 。 」





[4.13]

子 曰 : 「 能 以 禮 讓 為 國 乎 , 何 有 ! 不 能 以 禮 讓 為 國 , 如 禮 何 ! 」





[4.14]

子 曰 : 「 不 患 無 位 , 患 所 以 立 ; 不 患 莫 己 知 , 求 為 可 知 也 。 」





[4.15]

子 曰 : 「 參 乎 ! 吾 道 一 以 貫 之 。 」

曾 子 曰 : 「 唯 。 」 子 出 。



門 人 問 曰 : 「 何 謂 也 ? 」



曾 子 曰 : 「 夫 子 之 道 , 忠 恕 而 已 矣 。 」







[4.16]

子 曰 : 「 君 子 喻 於 義 , 小 人 喻 於 利 。 」





[4.17]

子 曰 : 「 見 賢 思 齊 焉 ; 見 不 賢 而 內 自 省 也 。 」





[4.18]

子 曰 : 「 事 父 母 幾 諫 , 見 志 不 從 , 又 敬 不 違 , 勞 而 不 怨 。 」





[4.19]

子 曰 : 「 父 母 在 , 不 遠 游 , 游 必 有 方 。 」





[4.20]

子 曰 : 「 三 年 無 改 於 父 之 道 , 可 謂 孝 矣 。 」





[4.21]

子 曰 : 「 父 母 之 年 , 不 可 不 知 也 : 一 則 以 喜 , 一 則 以 懼 。 」





[4.22]

子 曰 : 「 古 者 言 之 不 出 , 恥 躬 之 不 逮 也 。 」





[4.23]

子 曰 : 「 以 約 失 之 者 , 鮮 矣 。 」





[4.24]

子 曰 : 「 君 子 欲 訥 於 言 , 而 敏 於 行 。 」





[4.25]

子 曰 : 「 德 不 孤 , 必 有 鄰 。 」





[4.26]

子 游 曰 : 「 事 君 數 , 斯 辱 矣 ; 朋 友 數 , 斯 疏 矣 。 」









公 冶 長 第 五





[5.1]

子 謂 公 冶 長 , 「 可 妻 也 。 雖 在 縲 絏 之 中 , 非 其 罪 也 。 」 以 其 子 妻 之 。





[5.2]

子 謂 南 容 , 「 邦 有 道 不 廢 , 邦 無 道 免 於 刑 戮 。 」 以 其 兄 之 子 妻 之 。





[5.3]

子 謂 子 賤 , 「 君 子 哉 若 人 ! 魯 無 君 子 者 , 斯 焉 取 斯 ? 」





[5.4]

子 貢 問 曰 : 「 賜 也 何 如 ? 」

子 曰 : 「 女 , 器 也 。 」



曰 : 「 何 器 也 ? 」



曰 : 「 瑚 璉 也 。 」







[5.5]

或 曰 : 「 雍 也 仁 而 不 佞 。 」

子 曰 : 「 焉 用 佞 ? 禦 人 以 口 給 , 屢 憎 於 人 。 不 知 其 仁 , 焉 用 佞 ? 」







[5.6]

子 使 漆 彤 開 仕 。 對 曰 : 「 吾 斯 之 未 能 信 。 」 子 說 。





[5.7]

子 曰 : 「 道 不 行 , 乘 桴 浮 于 海 。 從 我 者 , 其 由 與 ? 」 子 路 聞 之 喜 。

子 曰 : 「 由 也 好 勇 過 我 , 無 所 取 材 。 」







[5.8]

孟 武 伯 問 子 路 仁 乎 ? 子 曰 : 「 不 知 也 。 」

又 問 。 子 曰 : 「 由 也 , 千 乘 之 國 , 可 使 治 其 賦 也 , 不 知 其 仁 也 。 」



「 求 也 何 如 ? 」



子 曰 : 「 求 也 , 千 室 之 邑 , 百 乘 之 家 , 可 使 為 之 宰 也 , 不 知 其 仁 也 。 」



「 赤 也 何 如 ? 」



子 曰 : 「 赤 也 , 束 帶 立 於 朝 , 可 使 與 賓 客 言 也 , 不 知 其 仁 也 。 」







[5.9]

子 謂 子 貢 曰 : 「 女 與 回 也 , 孰 愈 ? 」

對 曰 : 「 賜 也 , 何 敢 望 回 ? 回 也 , 聞 一 以 知 十 ; 賜 也 , 聞 一 知 二 。 」



子 曰 : 「 弗 如 也 ; 吾 與 女 , 弗 如 也 。 」







[5.10]

宰 予 晝 寢 。 子 曰 : 「 朽 木 不 可 雕 也 , 糞 土 之 牆 不 可 朽 也 。 於 予 與 何 誅 ? 」

子 曰 : 「 始 吾 於 人 也 , 聽 其 言 而 信 其 行 ; 今 吾 於 人 也 , 聽 其 言 而 觀 其 行 。 於 予 與 改 是 。 」







[5.11]

子 曰 : 「 吾 未 見 剛 者 。 」

或 對 曰 : 「 申 棖 。 」



子 曰 : 「 棖 也 慾 , 焉 得 剛 ? 」







[5.12]

子 貢 曰 : 「 我 不 欲 人 之 加 諸 我 也 , 吾 亦 欲 無 加 諸 人 。 」

子 曰 : 「 賜 也 , 非 爾 所 及 也 。 」







[5.13]

子 貢 曰 : 「 夫 子 之 文 章 , 可 得 而 聞 也 ; 夫 子 之 言 性 與 天 道 , 不 可 得 而 聞 也 。 」





[5.14]

子 路 有 聞 , 未 之 能 行 , 唯 恐 有 聞 。





[5.15]

子 貢 問 曰 : 「 孔 文 子 何 以 謂 之 『 文 』 也 ? 」

子 曰 : 「 敏 而 好 學 , 不 恥 下 問 , 是 以 謂 之 『 文 』 也 。 」







[5.16]

子 謂 子 產 , 「 有 君 子 之 道 四 焉 : 其 行 己 也 恭 , 其 事 上 也 敬 , 其 養 民 也 惠 , 其 使 民 也 義 。 」





[5.17]

子 曰 : 「 晏 平 仲 善 與 人 交 , 久 而 敬 之 。 」





[5.18]

子 曰 : 「 藏 文 仲 居 蔡 , 山 節 藻 梲 , 何 如 其 知 也 ? 」





[5.19]

子 張 問 曰 : 「 令 尹 子 文 三 仕 為 令 尹 , 無 喜 色 ; 三 已 之 , 無 慍 色 。 舊 令 尹 之 政 , 必 以 告 新 令 尹 。 何 如 ? 」

子 曰 : 「 忠 矣 。 」



曰 : 「 仁 矣 乎 ? 」



曰 : 「 未 知 ; 焉 得 仁 ! 」



「 崔 子 殺 齊 君 , 陳 文 子 有 馬 十 乘 , 棄 而 違 之 。 至 於 他 邦 , 則 曰 , 『 猶 吾 大 崔 子 也 。 』 違 之 ; 之 一 邦 , 則 又 曰 : 『 猶 吾 大 夫 崔 子 也 。 』 違 之 。 何 如 ? 」



子 曰 : 「 清 矣 。 」



曰 : 「 仁 矣 乎 ? 」



子 曰 : 「 未 之 ; 焉 得 仁 ? 」







[5.20]

季 文 子 三 思 而 後 行 。 子 聞 之 , 曰 : 「 再 , 斯 可 矣 。 」





[5.21]

子 曰 : 「 甯 武 子 , 邦 有 道 , 則 知 ; 邦 無 道 , 則 愚 。 其 知 可 及 也 ; 其 愚 不 可 及 也 。 」





[5.22]

子 在 陳 曰 : 「 歸 與 ! 歸 與 ! 吾 黨 之 小 子 狂 簡 , 斐 然 成 章 , 不 知 所 以 裁 之 。 」





[5.23]

子 曰 : 「 伯 夷 、 叔 齊 不 念 舊 惡 , 怨 是 用 希 。 」





[5.24]

子 曰 : 「 孰 謂 微 生 高 直 ? 或 乞 醃 焉 , 乞 諸 鄰 而 與 之 。 」





[5.25]

子 曰 : 「 巧 言 、 令 色 、 足 恭 , 左 丘 明 恥 之 , 丘 亦 恥 之 。 匿 怨 而 友 其 人 , 左 丘 明 恥 之 , 丘 亦 恥 之 。 」





[5.26]

顏 淵 、 季 路 侍 。 子 曰 : 「 盍 各 言 爾 志 ? 」

子 路 曰 : 「 願 車 馬 、 衣 輕 裘 , 與 朋 友 共 , 蔽 之 而 無 憾 。 」



顏 淵 曰 : 「 願 無 伐 善 , 無 施 勞 。 」



子 路 曰 : 「 願 聞 子 之 志 。 」



子 曰 : 「 老 者 安 之 , 朋 友 信 之 , 少 者 懷 之 。 」







[5.27]

子 曰 : 「 已 矣 乎 ! 吾 未 見 能 見 其 過 , 而 自 訟 者 也 。 」





[5.28]

子 曰 : 「 十 室 之 邑 , 必 有 忠 信 如 丘 者 焉 , 不 如 丘 之 好 學 也 。 」









雍 也 第 六





[6.1]

子 曰 : 「 雍 也 可 使 南 面 。 」





[6.2]

仲 弓 問 子 桑 伯 子 。 子 曰 : 「 可 也 簡 。 」

仲 弓 曰 : 「 居 敬 而 行 簡 , 以 臨 其 民 , 不 亦 不 可 乎 ? 居 簡 而 行 簡 , 無 乃 大 簡 乎 ? 」



子 曰 : 「 雍 之 言 然 。 」







[6.3]

哀 公 問 : 「 弟 子 孰 為 好 學 ? 」

孔 子 對 曰 : 「 有 顏 回 者 好 學 , 不 遷 怒 , 不 貳 過 。 不 幸 短 命 死 矣 , 今 也 則 亡 , 未 聞 好 學 者 也 。 」







[6.4]

子 華 使 於 齊 , 冉 子 為 其 母 請 粟 。 子 曰 : 「 與 之 釜 。 」 請 益 。

曰 : 「 與 之 庾 。 」 冉 子 與 之 粟 五 秉 。



子 曰 : 「 赤 之 適 齊 也 , 乘 肥 馬 , 衣 輕 裘 。 吾 聞 之 也 : 君 子 周 急 不 繼 富 。 」







[6.5]

原 思 為 之 宰 , 與 之 粟 九 百 , 辭 。 子 曰 : 「 毋 ! 以 與 爾 鄰 里 鄉 黨 乎 ! 」





[6.6]

子 謂 仲 弓 , 曰 : 「 犁 牛 之 子 騂 且 角 , 雖 欲 勿 用 , 山 川 其 舍 諸 ? 」





[6.7]

子 曰 : 「 回 也 , 其 心 三 月 不 違 仁 , 其 餘 則 日 月 至 焉 而 已 矣 。 」





[6.8]

季 康 子 問 : 「 仲 由 可 使 從 政 也 與 ? 」

子 曰 : 「 由 也 果 , 於 從 政 乎 何 有 ? 」



曰 : 「 賜 也 可 使 政 也 與 ? 」



曰 : 「 賜 也 達 , 於 從 政 乎 何 有 ? 」



曰 : 「 求 也 可 使 從 政 也 與 ? 」



曰 : 「 求 也 藝 , 於 從 政 乎 何 有 ? 」







[6.9]

季 氏 使 閔 子 騫 為 費 宰 。 閔 子 騫 曰 : 「 善 為 我 辭 焉 ! 如 有 復 我 者 , 則 吾 必 在 汶 上 矣 。 」





[6.9]

伯 牛 有 疾 , 子 問 之 , 自 牖 執 其 手 , 曰 : 「 亡 之 , 命 矣 夫 ! 斯 人 也 有 斯 疾 也 ! 斯 人 也 有 斯 疾 也 ! 」





[6.10]

子 曰 : 「 賢 哉 , 回 也 ! 一 簞 食 , 一 瓢 飲 , 在 陋 巷 , 人 不 堪 其 憂 , 回 也 不 改 其 樂 。 賢 哉 , 回 也 ! 」





[6.12]

冉 求 曰 : 「 非 不 說 子 之 道 , 力 不 足 也 。 」 子 曰 : 「 力 不 足 者 , 中 道 而 廢 。 今 女 畫 。 」





[6.13]

子 謂 子 夏 曰 : 「 女 為 君 子 儒 ! 無 為 小 人 儒 ! 」





[6.14]

子 游 為 武 城 宰 。 子 曰 : 「 女 得 人 焉 爾 乎 ? 」

曰 : 「 有 澹 臺 滅 明 者 , 行 不 由 徑 , 非 公 事 , 未 嘗 至 於 偃 之 室 也 。 」







[6.15]

子 曰 : 「 孟 之 反 不 伐 , 奔 而 殿 , 將 入 門 , 策 其 馬 , 曰 : 「 『 非 敢 後 也 , 馬 不 進 也 。 』 」





[6.16]

子 曰 : 「 不 有 祝 鮀 之 佞 , 而 有 宋 朝 之 美 , 難 乎 免 於 今 之 世 矣 。 」





[6.17]

子 曰 : 「 誰 能 出 不 由 戶 ? 何 莫 由 斯 道 也 ? 」





[6.18]

子 曰 : 「 質 勝 文 則 野 , 文 勝 質 則 史 。 文 質 彬 彬 , 然 後 君 子 。 」





[6.19]

子 曰 : 「 人 之 生 也 直 , 罔 之 生 也 幸 而 免 。 」





[6.20]

子 曰 : 「 知 之 者 不 如 好 之 者 , 好 之 者 不 如 樂 之 者 。 」





[6.21]

子 曰 : 「 中 人 以 上 , 可 以 語 上 也 ; 中 人 以 下 , 不 可 以 語 上 也 。 」





[6.22]

樊 遲 問 知 。 子 曰 : 「 務 民 之 義 , 敬 鬼 神 而 遠 之 , 可 謂 知 矣 。 」

問 仁 。 曰 : 「 仁 者 先 難 而 後 獲 , 可 謂 仁 矣 。 」







[6.23]

子 曰 : 「 知 者 樂 水 , 仁 者 樂 山 。 知 者 動 , 仁 者 靜 。 知 者 樂 , 仁 者 壽 。 」





[6.24]

子 曰 : 「 齊 一 變 , 至 於 魯 ; 魯 一 變 , 至 於 道 。 」





[6.25]

子 曰 : 「 觚 不 觚 , 觚 哉 ! 觚 哉 ! 」





[6.26]

宰 我 問 曰 : 「 仁 者 , 雖 告 之 曰 , 『 井 有 仁 焉 。 』 其 從 之 也 ?

子 曰 : 「 何 為 其 然 也 ? 君 子 可 逝 也 , 不 可 陷 也 ; 可 欺 也 , 不 可 罔 也 。 」







[6.27]

子 曰 : 「 君 子 博 學 於 文 , 約 之 以 禮 , 亦 可 以 弗 畔 矣 夫 ! 」





[6.28]

子 見 南 子 , 子 路 不 說 。 夫 子 矢 之 曰 : 「 予 所 否 者 , 天 厭 之 ! 天 厭 之 ! 」





[6.29]

子 曰 : 「 中 庸 之 為 德 也 , 其 至 矣 乎 ! 民 鮮 久 矣 。 」





[6.3 0]

子 貢 曰 : 「 如 有 博 施 於 民 而 能 濟 眾 , 何 如 ? 可 謂 仁 乎 ? 」

子 曰 : 「 何 事 於 仁 ! 必 也 聖 乎 ! 堯 舜 其 猶 病 諸 ! 夫 仁 者 , 己 欲 立 而 立 人 , 己 欲 達 而 達 人 。 能 近 取 譬 , 可 謂 仁 之 方 也 已 。 」







述 而 第 七





[7.1]

子 曰 : 「 述 而 不 作 , 信 而 好 古 , 竊 比 於 我 老 彭 。 」





[7.2]

子 曰 : 「 默 而 識 之 , 學 而 不 厭 , 誨 人 不 倦 , 何 有 於 我 哉 ? 」





[7.3]

子 曰 : 「 德 之 不 修 , 學 之 不 講 , 聞 義 不 能 徒 , 不 善 不 能 改 , 是 吾 憂 也 。 」





[7.4]

子 之 燕 居 , 申 申 如 也 , 夭 夭 如 也 。 」





[7.5]

子 曰 : 「 甚 矣 吾 衰 也 ! 久 矣 吾 不 復 夢 見 周 公 ! 」





[7.6]

子 曰 : 「 志 於 道 , 據 於 德 , 依 於 仁 , 游 於 藝 。 」





[7.7]

子 曰 : 「 自 行 束 脩 以 上 , 吾 未 嘗 無 誨 焉 。 」





[7.8]

子 曰 : 「 不 憤 不 啟 , 不 悱 不 發 。 舉 一 隅 不 以 三 隅 反 , 則 不 復 也 。 」





[7.9]

子 食 於 有 喪 者 之 側 , 未 嘗 飽 也 。





[7.10]

子 於 是 日 哭 , 則 不 歌 。





[7.11]

子 謂 顏 淵 曰 : 「 用 之 則 行 , 舍 之 則 藏 , 惟 我 與 爾 有 是 夫 。 」 子 路 曰 : 「 子 行 三 軍 , 則 誰 與 ? 」 子 曰 : 「 暴 虎 馮 河 , 死 而 不 悔 者 , 吾 不 與 也 。 必 也 臨 事 而 懼 , 好 謀 而 成 者 也 。 」





[7.12]

子 曰 : 「 富 而 可 求 也 , 誰 執 鞭 之 士 , 吾 亦 為 之 。 如 不 可 求 , 從 吾 所 好 。 」





[7.13]

子 之 所 慎 : 齊 , 戰 , 疾 。





[7.14]

子 在 齊 聞 韶 , 三 月 不 知 肉 味 , 曰 : 「 不 圖 為 樂 之 至 於 斯 也 。 」





[7.15]

冉 有 曰 : 「 夫 子 為 衛 君 乎 ? 」 子 貢 曰 : 「 諾 ; 吾 將 問 之 。 」 入 , 曰 : 「 伯 夷 ﹑ 叔 齊 何 人 也 ? 」 曰 : 「 古 之 賢 人 也 。 」 曰 : 「 怨 乎 ? 」 曰 : 「 求 仁 而 得 仁 , 又 何 怨 ? 」 出 , 曰 : 「 夫 子 不 為 也 。 」





[7.16]

子 曰 : 「 飯 疏 食 飲 水 , 曲 肱 而 枕 之 , 樂 亦 在 其 中 矣 。 不 義 而 富 且 貴 , 於 我 如 浮 雲 。 」





[7.17]

子 曰 : 「 加 我 數 年 , 五 十 以 學 易 , 可 以 無 大 過 矣 。 」





[7.18]

子 所 雅 言 , 詩 ﹑ 書 ﹑ 執 禮 , 皆 雅 言 也 。





[7.19]

葉 公 問 孔 子 於 子 路 , 子 路 不 對 。 子 曰 : 「 女 奚 不 曰 , 其 為 人 也 , 發 憤 忘 食 , 樂 以 忘 憂 , 不 知 老 之 將 至 云 爾 。 」





[7.20]

子 曰 : 「 我 非 生 而 知 之 者 , 好 古 , 敏 以 求 之 者 也 。 」





[7.21]

子 不 語 怪 , 力 , 亂 , 神 。





[7.22]

子 曰 : 「 三 人 行 , 必 有 我 師 焉 : 擇 其 善 者 而 從 之 , 其 不 善 者 而 改 之 。 」





[7.23]

子 曰 : 「 天 生 德 於 予 , 桓 魋 其 如 予 何 ? 」





[7.24]

子 曰 : 「 二 三 子 以 我 為 隱 乎 ? 吾 無 隱 乎 爾 。 吾 無 行 而 不 與 二 三 子 者 , 是 丘 也 。 」





[7.25]

子 以 四 教 : 文 , 行 , 忠 , 信 。





[7.26]

子 曰 : 「 聖 人 , 吾 不 得 而 見 之 矣 ; 得 見 君 子 者 , 斯 可 矣 。 」 子 曰 : 「 善 人 , 吾 不 得 而 見 之 矣 ; 得 見 有 恆 者 , 斯 可 矣 。 亡 而 為 有 , 虛 而 為 盈 , 約 而 為 泰 , 難 乎 有 恆 矣 。 」





[7.27]

子 釣 而 不 綱 , 弋 不 射 宿 。





[7.28]

子 曰 : 「 蓋 有 不 知 而 作 之 者 , 我 無 是 也 。 多 聞 , 擇 其 善 者 而 從 之 ; 多 見 而 識 之 ; 知 之 次 也 。 」





[7.29]

互 鄉 難 與 言 , 童 子 見 , 門 人 惑 。 子 曰 : 「 與 其 進 也 , 不 與 其 退 也 , 唯 何 甚 ? 人 潔 己 以 進 , 與 其 潔 也 , 不 保 其 往 也 。 」





[7.3 0]

子 曰 : 「 仁 遠 乎 哉 ? 我 欲 仁 , 斯 仁 至 矣 。 」





[7.3 1]

陳 司 敗 問 昭 公 知 禮 乎 , 孔 子 曰 : 「 知 禮 。 」 孔 子 退 , 揖 巫 馬 期 而 進 之 , 曰 : 「 吾 聞 君 子 不 黨 , 君 子 亦 黨 乎 ? 君 取 於 吳 , 為 同 姓 , 謂 之 吳 孟 子 。 君 而 知 禮 , 孰 不 知 禮 ? 」 巫 馬 期 以 告 。 子 曰 : 「 丘 也 幸 , 苟 有 過 , 人 必 知 之 。 」





[7.3 2]

子 與 人 歌 而 善 , 必 使 反 之 , 而 後 和 之 。





[7.3 3]

子 曰 : 「 文 , 莫 吾 猶 人 也 。 躬 行 君 子 , 則 吾 未 之 有 得 。 」





[7.3 4]

子 曰 : 「 若 聖 與 仁 , 則 吾 豈 敢 ? 抑 為 之 不 厭 , 誨 人 不 倦 , 則 可 謂 云 爾 已 矣 。 」 公 西 華 曰 : 「 正 唯 弟 子 不 能 學 也 。 」





[7.3 5]

子 疾 病 , 子 路 請 禱 。 子 曰 : 「 有 諸 ? 」 子 路 對 曰 : 「 有 之 ; 誄 曰 : 『 禱 爾 於 上 下 神 祗 』 」 子 曰 : 「 丘 之 禱 久 矣 。 」





[7.3 6]

子 曰 : 「 奢 則 不 孫 , 儉 則 固 。 與 其 不 孫 也 , 甯 固 。 」





[7.3 7]

子 曰 : 「 君 子 坦 蕩 蕩 , 小 人 長 戚 戚 。 」





[7.3 8]

子 溫 而 厲 , 威 而 不 猛 , 恭 而 安 。





泰 伯 第 八





[8.1]

子 曰 : 「 太 伯 其 可 謂 至 德 也 已 矣 。 三 以 天 下 讓 , 民 無 得 而 稱 焉 。 」





[8.2]

子 曰 : 「 恭 而 無 禮 則 勞 ; 慎 而 無 禮 則 葸 ; 勇 而 無 禮 則 亂 ; 直 而 無 禮 則 絞 。 君 子 篤 於 親 , 則 民 興 於 仁 。 故 舊 不 遺 , 則 民 不 偷 。 」





[8.3]

曾 子 有 疾 , 召 門 弟 子 曰 : 「 啟 予 足 ! 啟 予 手 ! 詩 云 : 『 戰 戰 兢 兢 , 如 臨 深 淵 , 如 履 薄 冰 。 』 而 今 而 後 , 吾 知 免 夫 ! 小 子 ! 」





[8.4]

曾 子 有 疾 , 孟 敬 子 問 之 。 曾 子 言 曰 : 「 鳥 之 將 死 , 其 鳴 也 哀 ; 人 之 將 死 , 其 言 也 善 。 君 子 所 貴 乎 道 者 三 : 動 容 貌 , 斯 遠 暴 慢 矣 ; 正 顏 色 , 斯 近 信 笑 ; 出 辭 氣 , 斯 遠 鄙 倍 矣 。 籩 豆 之 事 , 則 有 司 存 。 」





[8.5]

曾 子 曰 : 「 以 能 問 於 不 能 , 以 多 問 於 寡 , 有 若 無 , 實 若 處 , 犯 而 不 校 , 昔 者 吾 友 , 嘗 從 事 於 斯 矣 。 」





[8.6]

曾 子 曰 : 「 可 以 託 六 尺 之 孤 , 可 以 寄 百 里 之 命 , 臨 大 節 , 而 不 可 奪 也 , 君 子 人 與 君 子 人 也 。 」





[8.7]

曾 子 曰 : 「 士 , 不 可 以 不 弘 毅 , 任 重 而 道 遠 。 仁 以 為 己 任 , 不 亦 重 乎 , 死 而 後 已 , 不 亦 遠 乎 。 」





[8.8]

子 曰 : 「 興 於 詩 。 立 於 禮 。 成 於 樂 。 」





[8.9]

子 曰 : 「 民 可 使 由 之 , 不 可 使 知 之 。 」





[8.10]

子 曰 : 「 好 勇 疾 貧 , 亂 也 。 人 而 不 仁 , 疾 之 已 甚 , 亂 也 。 」





[8.11]

子 曰 : 「 如 有 周 公 之 才 之 美 , 使 驕 且 吝 , 其 餘 不 足 觀 也 已 。 」





[8.12]

子 曰 : 「 三 年 學 , 不 至 於 穀 , 不 易 得 也 。 」





[8.13]

子 曰 : 「 篤 信 好 學 , 守 死 善 道 。 危 邦 不 人 , 亂 邦 不 居 , 天 下 有 道 則 見 , 無 道 則 隱 。 邦 有 道 , 貧 且 賤 焉 , 恥 也 , 邦 無 道 , 富 且 貴 焉 , 恥 也 。 」





[8.14]

子 曰 : 「 不 在 其 位 , 不 謀 其 政 。 」





[8.15]

子 曰 : 「 師 摯 之 始 , 關 睢 之 亂 , 洋 洋 乎 盈 耳 哉 。 」





[8.16]

子 曰 : 「 狂 而 不 直 , 侗 而 不 愿 , 悾 悾 而 不 信 , 吾 不 知 之 矣 。 」





[8.17]

子 曰 : 「 學 如 不 及 , 猶 恐 失 之 。 」





[8.18]

子 曰 : 「 巍 巍 乎 , 舜 禹 之 有 天 下 也 , 而 不 與 焉 。 」





[8.19]

子 曰 : 「 大 哉 堯 之 為 軍 也 , 巍 巍 乎 , 唯 天 為 大 , 唯 堯 則 之 , 蕩 蕩 乎 , 民 無 能 名 焉 。 巍 巍 乎 , 其 有 成 功 也 , 煥 乎 , 其 有 文 章 。 」





[8.20]

舜 有 臣 五 人 , 而 天 下 治 。 武 王 曰 : 「 予 有 亂 臣 十 人 。 」 孔 子 曰 : 「 才 難 , 不 其 然 乎 , 唐 虞 之 際 , 於 斯 為 盛 , 有 婦 人 焉 , 九 人 而 已 。 三 分 天 下 有 其 二 , 以 服 事 殷 , 周 之 德 , 其 可 謂 至 德 也 已 矣 。 」





[8.21]

子 曰 : 「 禹 吾 無 間 然 矣 , 菲 飲 食 , 而 致 孝 乎 鬼 神 , 惡 衣 服 , 而 致 美 乎 黻 冕 , 卑 宮 室 , 而 盡 力 乎 溝 恤 , 禹 吾 無 間 然 矣 。 」







子 罕 第 九





[9.1]

子 罕 言 , 利 , 與 命 , 與 仁 。





[9.2]

達 巷 黨 人 曰 , 「 大 哉 孔 子 , 搏 學 而 無 所 成 名 。 」 子 聞 之 , 謂 門 弟 子 曰 , 「 吾 何 執 ? 執 御 乎 , 執 射 乎 ? 吾 執 御 矣 。 」





[9.3]

子 曰 : 「 麻 冕 , 禮 也 。 今 也 , 純 儉 , 吾 從 眾 。 拜 下 , 禮 也 。 今 拜 乎 上 , 泰 也 , 雖 遠 眾 , 吾 從 下 。 」





[9.4]

子 絕 四 , 毋 意 , 毋 必 , 毋 固 , 毋 我 。





[9.5]

子 畏 於 匡 。 曰 : 「 文 王 既 沒 , 文 不 在 茲 乎 。 天 之 章 喪 斯 文 也 。 後 死 者 不 得 與 於 斯 文 也 。 天 之 未 喪 斯 文 也 。 匡 人 其 如 予 何 。 」





[9.6]

大 宰 問 於 子 貢 曰 : 「 夫 子 聖 者 與 ! 何 其 多 能 也 ? 」 子 貢 曰 : 「 固 天 縱 之 將 聖 , 又 多 能 也 。 」 子 聞 之 曰 : 「 大 宰 知 我 乎 ? 吾 少 也 賤 , 故 多 能 鄙 事 。 君 子 多 乎 哉 ? 不 多 也 ! 」





[9.7]

牢 曰 : 「 子 云 : 『 吾 不 試 , 故 藝 。 』





[9.8]

子 曰 : 「 吾 有 知 乎 哉 ? 無 知 也 。 有 鄙 夫 問 於 我 , 空 空 如 也 ; 我 叩 其 兩 端 而 竭 焉 。 」





[9.9]

子 曰 : 「 鳳 鳥 不 至 , 河 不 出 圖 , 吾 已 矣 乎 ! 」





[9.10]

子 見 齊 衰 者 , 冕 衣 裳 者 , 與 瞽 者 , 見 之 雖 少 必 作 ; 過 之 必 趨 。 」





[9.11]

顏 淵 喟 然 歎 曰 : 「 仰 之 彌 高 , 鑽 之 彌 堅 , 瞻 之 在 前 , 忽 焉 在 後 ! 夫 子 循 循 然 善 誘 人 : 搏 我 以 文 , 約 我 以 禮 。 欲 罷 不 能 , 既 竭 吾 才 , 如 有 所 立 , 卓 爾 ; 雖 欲 從 之 , 末 由 也 已 ! 」





[9.12]

子 疾 病 , 子 路 使 門 人 為 臣 , 病 聞 , 曰 : 「 久 矣 哉 , 由 之 行 詐 也 ! 無 臣 而 為 有 臣 , 吾 誰 欺 ? 欺 天 乎 ? 且 予 與 其 死 於 臣 之 手 也 , 無 甯 死 於 二 三 子 之 手 乎 ! 且 予 縱 不 得 大 葬 , 予 死 於 道 路 乎 ? 」





[9.13]

子 貢 曰 : 「 有 美 玉 於 斯 , 韞 併 而 藏 諸 ? 求 善 賈 而 沽 諸 ? 」 子 曰 : 「 沽 之 哉 ! 沽 之 哉 ! 我 待 賈 者 也 ! 」





[9.14]

子 欲 居 九 夷 。 或 曰 : 「 陋 , 如 之 何 ? 」 子 曰 : 「 君 子 居 之 , 何 陋 之 有 ! 」





[9.15]

子 曰 : 「 吾 自 衛 反 魯 , 然 後 樂 正 , 雅 頌 , 各 得 其 所 。 」





[9.16]

子 曰 : 「 出 則 事 公 卿 , 入 則 事 父 兄 , 喪 事 不 敢 不 勉 , 不 為 酒 困 ; 何 有 於 我 哉 ! 」





[9.17]

子 在 川 上 曰 : 「 逝 者 如 斯 夫 ! 不 舍 晝 夜 。 」





[9.18]

子 曰 : 「 吾 未 見 好 德 , 如 好 色 者 也 。 」





[9.19]

子 曰 : 「 譬 如 為 山 , 未 成 一 簣 ; 止 , 吾 止 也 ! 譬 如 平 地 , 雖 覆 一 簣 ; 進 , 吾 往 也 ! 」





[9.20]

子 曰 : 「 語 之 而 不 惰 者 , 其 回 也 與 ? 」





[9.21]

子 謂 顏 淵 曰 : 「 惜 乎 ! 吾 見 其 進 也 , 吾 未 見 其 止 也 ! 」





[9.22]

子 曰 : 「 苗 而 不 秀 者 , 有 矣 夫 ! 秀 而 不 實 者 , 有 矣 夫 ! 」





[9.23]

子 曰 : 「 後 生 可 畏 , 焉 知 來 者 之 不 如 今 也 ? 四 十 五 十 而 無 聞 焉 , 斯 亦 不 足 畏 也 已 ! 」





[9.24]

子 曰 : 「 法 語 之 言 , 能 無 從 乎 ? 改 之 為 貴 ! 巽 與 之 言 , 能 無 說 乎 ? 繹 之 為 貴 ! 說 而 不 繹 , 從 而 不 改 , 吾 末 如 之 何 也 已 矣 ! 」





[9.25]

子 曰 : 「 主 忠 信 。 毋 友 不 如 己 者 。 過 , 則 勿 憚 改 。 」





[9.26]

子 曰 : 「 三 軍 可 奪 師 也 , 匹 夫 不 可 奪 志 也 。 」





[9.27]

子 曰 : 「 衣 敝 縕 , 與 衣 孤 貉 者 立 , 而 不 恥 者 , 其 由 也 與 ! 『 不 忮 不 求 , 何 用 不 臧 ? 』 」 子 路 終 身 誦 之 。 子 曰 : 「 是 道 也 , 何 足 以 臧 ! 」





[9.28]

子 曰 : 「 歲 寒 , 然 後 知 松 柏 之 後 彫 也 。 」





[9.29]

子 曰 : 「 知 者 不 惑 ; 仁 者 不 憂 ; 勇 者 不 懼 。 」





[9.3 0]

子 曰 : 「 可 與 共 學 , 未 可 與 適 道 ; 可 與 適 道 , 未 可 與 立 ; 可 與 立 , 未 可 與 權 。 」





[9.3 1]

「 唐 棣 之 華 , 偏 其 反 而 ; 豈 不 爾 思 ? 室 是 遠 而 。 」 子 曰 : 「 未 之 思 也 , 未 何 遠 之 有 ? 」





鄉 黨 第 十





[10.1]

孔 子 於 鄉 黨 , 恂 恂 如 也 , 似 不 能 言 者 。 其 在 宗 廟 朝 廷 , 便 便 然 ; 唯 謹 爾 。





[10.2]

朝 與 下 大 夫 言 , 侃 侃 如 也 ; 與 上 大 夫 言 , 誾 誾 如 也 。 君 在 , 踧 踖 如 也 , 與 與 如 也 。





[10.3]

君 召 使 擯 , 色 勃 如 也 。 足 躩 如 也 , 揖 所 與 立 , 左 右 手 , 衣 前 後 , 檐 如 也 。 趨 進 , 翼 如 也 。 賓 退 , 必 復 命 , 曰 : 「 賓 不 顧 矣 。 」





[10.4]

入 公 門 , 鞠 躬 如 也 , 如 不 容 。 立 不 中 門 , 行 不 履 閾 。 過 位 , 色 勃 如 也 , 足 躩 如 也 , 其 言 似 不 足 者 。 攝 齊 升 堂 , 鞠 躬 如 也 , 屏 氣 似 不 息 者 。 出 降 一 等 , 逞 顏 色 , 怡 怡 如 也 ; 沒 階 趨 進 , 翼 如 也 ; 復 其 位 , 踧 踖 如 也 。





[10.5]

執 圭 , 鞠 躬 如 也 ; 如 不 勝 。 上 如 揖 , 下 如 授 , 勃 如 戰 色 , 足 蹜 蹜 如 有 循 。 享 禮 , 有 容 色 ; 私 覿 , 愉 愉 如 也 。





[10.6]

君 子 不 以 紺 緅 飾 , 紅 紫 不 以 為 褻 服 ; 當 暑 , 袗 絺 綌 , 必 表 而 出 之 。 緇 衣 羔 裘 , 素 衣 麑 裘 , 黃 衣 狐 裘 。 褻 裘 長 , 短 右 袂 。 ( 必 有 寢 衣 , 長 一 身 有 半 。 ) 厚 以 居 去 。 喪 無 所 不 佩 。 非 帷 裳 , 必 殺 之 。 羔 裘 玄 冠 , 不 以 弔 。 吉 月 , 必 朝 服 而 朝 。





[10.7]

齊 , 必 有 明 衣 , 布 ; 必 有 寢 衣 , 長 一 身 有 半 。





[10.8]

食 不 厭 精 , 膾 不 厭 細 。 食 饐 而 餲 魚 餒 而 肉 敗 , 不 食 。 色 惡 不 食 , 臭 惡 不 食 。 失 飪 不 食 , 不 時 不 食 。 割 不 正 不 食 , 不 得 其 醬 不 食 。 肉 雖 多 , 不 使 勝 食 氣 ; 唯 酒 無 量 , 不 及 亂 。 沽 酒 , 市 脯 , 不 食 。 不 撤 薑 食 。 不 多 食 。





[10.9]

祭 於 公 , 不 宿 肉 。 祭 肉 , 不 出 三 日 ; 出 三 日 , 不 食 之 矣 。





[10.10]

食 不 語 , 寢 不 言 。





[10.11]

雖 疏 食 , 菜 羹 , 瓜 祭 , 必 齊 如 也 。





[10.12]

席 不 正 不 坐 。





[10.13]

鄉 人 飲 酒 , 杖 者 出 , 斯 出 矣 。





[10.14]

鄉 人 儺 , 朝 服 而 立 於 阼 階 。





[10.15]

問 人 於 他 邦 , 再 拜 而 送 之 。





[10.16]

康 子 饋 藥 , 拜 而 受 之 , 曰 : 「 丘 未 達 , 不 敢 嘗 。 」





[10.17]

廄 焚 , 子 退 朝 , 曰 : 「 傷 人 乎 ? 」 不 問 馬 。





[10.18]

君 賜 食 , 必 正 席 先 嘗 之 。 君 賜 腥 , 必 熟 而 薦 之 。 君 賜 生 , 必 畜 之 。 侍 食 於 君 ; 君 祭 , 先 飯 。





[10.19]

疾 , 君 視 之 , 東 首 加 朝 服 拖 紳 。





[10.20]

君 命 召 , 不 俟 駕 行 矣 。





[10.21]

入 大 廟 , 每 事 問 。





[10.22]

朋 友 死 , 無 所 歸 , 曰 : 「 於 我 殯 。 」





[10.23]

朋 友 之 饋 , 雖 車 馬 , 非 祭 肉 , 不 拜 。





[10.24]

寢 不 尸 , 居 不 容 。





[10.25]

見 齊 衰 者 , 雖 狎 必 變 。 見 冕 者 與 瞽 者 , 雖 褻 必 以 貌 。 凶 服 者 式 之 ; 式 負 版 者 , 有 盛 饌 , 必 變 色 而 作 。 迅 雷 、 風 烈 必 變 。





[10.26]

升 車 , 必 正 立 , 執 綏 。 車 中 不 內 顧 , 不 疾 言 , 不 親 指 。





[10.27]

色 斯 舉 矣 , 翔 而 後 集 。 曰 : 「 山 梁 雌 雉 , 時 哉 時 哉 ! 」 子 路 共 之 , 三 嗅 而 作 。





先 進 第 十 一





[11.1]

子 曰 : 「 先 進 於 禮 樂 , 野 人 也 ; 後 進 於 禮 樂 , 君 子 也 。 如 用 之 , 則 吾 從 先 進 。 」





[11.2]

子 曰 : 「 從 我 於 陳 蔡 者 , 皆 不 及 門 也 。 」





[11.3]

德 行 : 顏 淵 、 閔 子 騫 、 冉 伯 牛 、 仲 弓 ; 言 語 : 宰 我 、 子 貢 ; 政 事 : 冉 有 、 李 路 ; 文 學 : 子 游 、 子 夏 。





[11.4]

子 曰 : 「 回 也 , 非 助 我 者 也 ! 於 吾 言 , 無 所 不 說 。 」





[11.5]

子 曰 : 「 孝 哉 閔 子 騫 , 人 不 間 於 其 父 母 皆 弟 之 言 。 」





[11.6]

南 容 三 復 白 圭 , 孔 子 以 其 兄 之 子 妻 之 。





[11.7]

李 康 子 問 : 「 弟 子 孰 為 好 學 ? 」 孔 子 對 曰 : 「 有 顏 回 者 好 學 , 不 幸 短 命 死 矣 ! 今 也 則 亡 。 」





[11.8]

顏 淵 死 , 顏 路 請 子 之 車 以 為 之 槨 。 子 曰 : 「 才 不 才 , 亦 各 言 其 子 也 。 鯉 也 死 , 有 棺 而 無 槨 ; 吾 不 徒 行 , 以 為 之 槨 , 以 吾 從 大 夫 之 後 , 不 可 徒 行 也 。 」





[11.9]

顏 淵 死 , 子 曰 : 「 噫 ! 天 喪 予 ! 天 喪 予 ! 」





[11.10]

顏 淵 死 , 子 哭 之 慟 。 從 者 曰 : 「 子 慟 矣 ! 」 曰 : 「 有 慟 乎 ! 非 夫 人 之 為 慟 而 誰 為 ! 」





[11.11]

顏 淵 死 , 門 人 欲 厚 葬 之 , 子 曰 : 「 不 可 。 」 門 人 厚 葬 之 。 子 曰 : 「 回 也 , 視 予 猶 父 也 , 予 不 得 視 猶 子 也 。 非 我 也 , 夫 二 三 子 也 。 」





[11.12]

李 路 問 事 鬼 神 。 子 曰 : 「 未 能 事 人 , 焉 能 事 鬼 ? 」 「 敢 問 死 ? 」 曰 : 「 未 知 生 , 焉 知 死 ? 」





[11.13]

閔 子 侍 側 , 誾 誾 如 也 ; 子 路 , 行 行 如 也 ; 冉 有 、 子 貢 , 侃 侃 如 也 。 子 樂 。 「 若 由 也 , 不 得 其 死 然 。 」





[11.14]

魯 人 為 長 府 。 閔 子 騫 曰 : 「 仍 舊 貫 , 如 之 何 ? 何 必 改 作 ! 」 子 曰 : 「 夫 人 不 言 , 言 必 有 中 。 」





[11.15]

子 曰 : 「 由 之 瑟 , 奚 為 於 丘 之 門 ? 」 門 人 不 敬 子 路 。 子 曰 : 「 由 也 升 堂 矣 ! 未 入 於 室 也 ! 」





[11.16]

子 貢 問 : 「 師 與 商 也 孰 賢 ? 」 子 曰 : 「 師 也 過 , 商 也 不 及 。 」 曰 : 「 然 則 師 愈 與 ? 」 子 曰 : 「 過 猶 不 及 。 」





[11.17]

李 氏 富 於 周 公 , 而 求 也 為 之 聚 斂 而 附 益 之 。 子 曰 : 「 非 吾 徒 也 , 小 子 鳴 鼓 而 攻 之 可 也 ! 」





[11.18]

柴 也 愚 , 參 也 魯 , 師 也 辟 , 由 也 喭 。





[11.19]

子 曰 : 「 回 也 奇 庶 乎 ! 屢 空 ; 賜 不 受 命 , 而 貨 殖 焉 ; 億 則 屢 中 。 」





[11.20]

子 張 問 善 人 之 道 。 子 曰 : 「 不 踐 跡 , 亦 不 入 於 室 。 」





[11.21]

子 曰 : 「 論 篤 是 與 , 君 子 者 乎 ? 色 莊 者 乎 ? 」





[11.22]

子 路 問 : 「 聞 斯 行 諸 ? 」

子 曰 : 「 有 父 兄 在 , 如 之 何 其 聞 斯 行 之 ! 」



冉 有 問 : 「 聞 斯 行 諸 ? 」



子 曰 : 「 聞 斯 行 之 ! 」 公 西 華 曰 : 「 由 也 問 『 聞 斯 行 諸 ? 』 , 子 曰 : 『 有 父 兄 在 』 ; 求 也 問 , 『 聞 斯 行 諸 ? 』 子 曰 : 『 聞 斯 行 之 』 。 赤 也 感 , 敢 問 ? 」 子 曰 : 「 求 也 退 , 故 進 之 ; 由 也 兼 人 , 故 退 之 。 」







[11.23]

子 畏 於 匡 , 顏 淵 後 。 子 曰 : 「 吾 以 女 為 死 矣 ! 」 曰 : 「 子 在 , 回 何 敢 死 ! 」





[11.24]

李 子 然 問 : 「 仲 由 、 冉 求 , 可 謂 大 臣 與 ? 」

子 曰 : 「 吾 以 子 為 異 之 問 , 曾 由 與 求 之 問 ? 所 謂 大 臣 者 , 以 道 事 君 , 不 可 則 止 ; 今 由 與 求 也 , 可 謂 具 臣 矣 。 」



曰 : 「 然 則 從 之 者 與 ? 」



子 曰 : 「 弒 父 與 君 , 亦 不 從 也 。 」







[11.25]

子 路 使 子 羔 為 費 宰 。 子 曰 : 「 賊 夫 人 之 子 ! 」 子 路 曰 : 「 有 民 人 焉 ! 有 社 稷 焉 , 何 必 讀 書 , 然 後 為 學 ? 」

子 曰 : 「 是 故 惡 夫 佞 者 。 」







[11.26]

子 路 、 曾 皙 、 冉 有 、 公 西 華 侍 坐 。 子 曰 : 「 以 吾 一 日 長 乎 爾 , 毋 吾 以 也 。 居 則 曰 : 『 不 吾 知 也 ! 』 如 或 知 爾 , 則 何 以 哉 ? 」

子 路 率 爾 而 對 , 曰 : 「 千 乘 之 國 , 攝 乎 大 國 之 間 閒 , 加 之 以 師 旅 , 因 之 以 饑 饉 , 由 也 為 之 , 比 及 三 年 , 可 使 有 勇 , 且 知 方 也 。 」



夫 子 哂 之 。 「 求 , 爾 何 如 ? 」



對 曰 : 「 方 六 七 十 , 如 五 六 十 , 求 也 為 之 , 比 及 三 年 , 可 使 足 民 ; 如 其 禮 樂 , 以 俟 君 子 。 」



「 赤 , 爾 何 如 ? 」



對 曰 : 「 非 曰 能 之 , 願 學 焉 ! 宗 廟 之 事 , 如 會 同 , 端 章 甫 , 願 為 小 相 焉 。 」



「 點 , 爾 何 如 ? 」 鼓 瑟 希 , 鏗 爾 , 舍 瑟 而 作 。



對 曰 : 「 異 乎 三 子 者 之 撰 。 」



子 曰 : 「 何 傷 乎 ? 赤 各 言 其 志 也 。 」



曰 : 「 莫 春 者 , 春 服 既 成 ; 冠 者 五 六 人 , 童 子 六 七 人 , 浴 乎 沂 , 風 乎 舞 雩 , 詠 而 歸 。 」



夫 子 喟 然 歎 曰 : 「 吾 與 點 也 ! 」 三 子 者 出 , 曾 皙 後 。



曾 皙 曰 : 「 夫 三 子 者 之 言 何 如 ? 」



子 曰 : 「 亦 各 言 其 志 也 已 矣 ! 」



曰 : 「 夫 子 何 哂 由 也 ? 」



曰 : 「 為 國 以 禮 , 其 言 不 讓 , 是 故 哂 之 。 」 「 唯 求 則 非 邦 也 與 ? 」 「 安 見 方 六 七 十 , 如 五 六 十 , 而 非 邦 也 者 。 」 「 唯 赤 非 邦 也 與 ? 」 「 宗 廟 會 同 , 非 諸 侯 而 何 ? 赤 也 為 之 小 , 孰 能 為 之 大 ! 」







顏 淵 第 十 二





[12.1]

顏 淵 問 「 仁 」 。 子 曰 : 「 克 己 復 禮 , 為 仁 。 一 日 克 己 復 禮 , 天 下 歸 仁 焉 。 為 仁 由 己 , 而 由 仁 乎 哉 ? 」 顏 淵 曰 : 「 請 問 其 目 ? 」 子 曰 : 「 非 禮 勿 視 , 非 禮 勿 聽 , 非 禮 勿 言 , 非 禮 勿 動 。 」 顏 淵 曰 : 「 回 雖 不 敏 , 請 事 斯 語 矣 ! 」





[12.2]

仲 弓 問 「 仁 」 。 子 曰 : 「 出 門 如 見 大 賓 ; 使 民 如 承 大 祭 ; 己 所 不 欲 , 勿 施 於 人 ; 在 邦 無 怨 , 在 家 無 怨 。 」 仲 弓 曰 : 「 雍 雖 不 敏 , 請 事 斯 語 矣 ! 」





[12.3]

司 馬 牛 問 「 仁 」 。 子 曰 : 「 仁 者 , 其 言 也 訒 。 」 曰 : 「 斯 言 也 訒 , 其 謂 之 仁 矣 乎 ? 」 子 曰 : 「 為 之 難 , 言 之 得 無 訒 乎 ? 」





[12.4]

司 馬 牛 問 「 君 子 」 。 子 曰 : 「 君 子 不 憂 不 懼 。 」 曰 : 「 不 憂 不 懼 , 斯 謂 之 君 子 矣 乎 ? 」 子 曰 : 「 內 省 不 疚 , 夫 何 憂 何 懼 ? 」





[12.5]

司 馬 牛 憂 曰 : 「 人 皆 有 兄 弟 , 我 獨 亡 ! 」 子 夏 曰 : 「 商 聞 之 矣 : 『 死 生 有 命 , 富 貴 在 天 』 。 君 子 敬 而 無 失 , 與 人 恭 而 有 禮 ; 四 海 之 內 , 皆 兄 弟 也 。 君 子 何 患 乎 無 兄 弟 也 ? 」





[12.6]

子 張 問 「 明 」 。 子 曰 : 「 浸 潤 之 譖 , 膚 受 之 愬 , 不 行 焉 , 可 謂 明 也 已 矣 。 浸 潤 之 譖 , 膚 受 之 愬 , 不 行 焉 , 可 謂 遠 也 已 矣 。 」





[12.7]

子 貢 問 「 政 」 。 子 曰 : 「 足 食 , 足 兵 , 民 信 之 矣 。 」 子 貢 曰 : 「 必 不 得 已 而 去 , 於 斯 三 者 何 先 ? 」 曰 : 「 去 兵 。 」 子 貢 曰 : 「 必 不 得 已 而 去 , 於 斯 二 者 何 先 ? 」 曰 : 「 去 食 ; 自 古 皆 有 死 ; 民 無 信 不 立 。 」





[12.8]

棘 子 成 曰 : 「 君 子 質 而 已 矣 , 何 以 文 為 ? 」 子 貢 曰 : 「 惜 乎 , 夫 子 之 說 君 子 也 , 駟 不 及 舌 ! 文 猶 質 也 , 質 猶 文 也 ; 虎 豹 之 □ , 猶 犬 羊 之 □ 。 」





[12.9]

哀 公 問 於 有 若 曰 : 「 年 饑 , 用 不 足 , 如 之 何 ? 」 有 若 對 曰 : 「 盍 徹 乎 ! 」 曰 : 「 二 , 吾 猶 不 足 ; 如 之 何 其 徹 也 ? 」 對 曰 : 「 百 姓 足 , 君 孰 不 足 ? 百 姓 不 足 , 君 孰 與 足 ? 」





[12.10]

子 張 問 「 崇 德 , 辨 惑 。 」 子 曰 : 「 主 忠 信 , 徒 義 崇 德 也 。 愛 之 欲 其 生 , 惡 之 欲 其 死 ; 既 欲 其 生 又 欲 其 死 , 是 惑 也 ! 」 ( 誠 不 以 富 , 亦 祇 以 異 。 )





[12.11]

齊 景 公 問 政 於 孔 子 。 孔 子 對 曰 : 「 君 , 君 ; 臣 , 臣 ; 父 , 父 ; 子 , 子 。 」 公 曰 :「 善 哉 ! 信 如 君 不 君 , 臣 不 臣 , 父 不 父 , 子 不 子 , 雖 有 粟 , 吾 得 而 食 諸 ? 」





[12.12]

子 曰 : 「 片 言 可 以 折 獄 者 , 其 由 也 與 ! 」 子 路 無 宿 諾 。





[12.13]

子 曰 : 「 聽 訟 , 吾 猶 人 也 。 必 也 , 使 無 訟 乎 ! 」





[12.14]

子 張 問 「 政 」 。 子 曰 : 「 居 之 無 倦 ; 行 之 以 忠 。 」





[12.15]

子 曰 : 「 博 學 於 文 , 約 之 以 禮 , 亦 可 以 弗 畔 矣 夫 。 」





[12.16]

子 曰 : 「 君 子 成 人 之 美 , 不 成 人 之 惡 ; 小 人 反 是 。 」





[12.17]

李 康 子 問 政 於 孔 子 , 孔 子 對 曰 : 「 政 者 , 正 也 , 子 帥 以 正 , 孰 敢 不 正 ? 」





[12.18]

李 康 子 患 盜 , 問 於 孔 子 。 孔 子 對 曰 : 「 苟 子 之 不 欲 , 雖 賞 之 不 竊 。 」





[12.19]

李 康 子 問 政 於 孔 子 曰 : 「 如 殺 無 道 , 以 就 有 道 , 何 如 ? 」 孔 子 對 曰 : 「 子 為 政 , 焉 用 殺 ? 子 欲 善 , 而 民 善 矣 ! 君 子 之 德 風 ; 小 人 之 德 草 ; 草 上 之 風 必 偃 。 」





[12.20]

子 張 問 士 : 「 何 如 斯 可 謂 之 達 矣 ? 」 子 曰 : 「 何 哉 ? 爾 所 謂 達 者 ! 」 子 張 對 曰 : 「 在 邦 必 聞 , 在 家 必 聞 。 」 子 曰 : 「 是 聞 也 , 非 達 也 。 夫 達 也 者 : 質 直 而 好 義 , 察 言 而 觀 色 , 慮 以 下 人 ; 在 邦 必 達 , 在 家 必 達 。 夫 聞 也 者 : 色 取 仁 而 行 違 , 居 之 不 疑 ; 在 邦 必 聞 , 在 家 必 聞 。 」





[12.21]

樊 遲 從 遊 於 舞 雩 之 下 。 曰 : 「 敢 問 崇 德 、 脩 慝 、 辨 惑 ? 」 子 曰 : 「 善 哉 問 ! 先 事 後 得 , 非 崇 德 與 ? 攻 其 惡 , 無 攻 人 之 惡 , 非 脩 慝 與 ? 一 朝 之 忿 , 忘 其 身 以 及 其 親 , 非 惑 與 ? 」





[12.22]

樊 遲 問 「 仁 」 。 子 曰 : 「 愛 人 。 」 問 「 知 」 。 子 曰 : 「 知 人 。 」 樊 遲 未 達 。 子 曰 : 「 舉 直 錯 諸 枉 , 能 使 枉 者 直 。 」 樊 遲 退 , 見 子 夏 曰 : 「 鄉 也 , 吾 見 於 夫 子 而 問 ; 子 曰 : 『 舉 直 錯 諸 枉 , 能 使 枉 者 直 。 』 何 謂 也 ? 」 子 夏 曰 : 「 富 哉 言 乎 ! 舜 有 天 下 , 選 於 眾 , 舉 皋 陶 , 不 仁 者 遠 矣 ; 湯 有 天 下 , 選 於 眾 , 舉 伊 尹 , 不 仁 者 遠 矣 。 」





[12.23]

子 貢 問 「 友 」 。 子 曰 : 「 忠 告 而 善 道 之 , 不 可 則 止 , 毋 自 辱 焉 。 」





[12.24]

曾 子 曰 : 「 君 子 以 文 會 友 ; 以 友 輔 仁 。 」





子 路 第 十 三





[13.1]

子 路 問 「 政 」 。 子 曰 : 「 先 之 , 勞 之 。 」 請 益 。 曰 : 「 無 倦 。 」





[13.2]

仲 弓 為 李 氏 宰 , 問 「 政 」 。 子 曰 : 「 先 有 司 , 赦 小 過 , 舉 賢 才 。 」 曰 : 「 焉 知 賢 才 而 舉 之 ? 」 曰 : 「 舉 爾 所 不 知 , 人 其 舍 諸 ! 」





[13.3]

子 路 曰 : 「 衛 君 待 子 而 為 政 , 子 將 奚 先 ? 」 子 曰 : 「 必 也 正 名 乎 ! 」 子 路 曰 : 「 有 是 哉 ? 子 之 迂 也 ! 奚 其 正 ? 」 子 曰 : 「 野 哉 , 由 也 ! 君 子 於 其 所 不 知 , 蓋 闕 如 也 。 名 不 正 , 則 言 不 順 ; 言 不 順 , 則 事 不 成 ; 事 不 成 , 則 禮 樂 不 興 ; 禮 樂 不 興 , 則 刑 罰 不 中 ; 刑 罰 不 中 , 則 民 無 所 措 手 足 。 故 君 子 名 之 必 可 言 也 , 言 之 必 可 行 也 。 君 子 於 其 言 , 無 所 茍 而 已 矣 ! 」





[13.4]

樊 遲 請 學 稼 , 子 曰 : 「 吾 不 如 老 農 。 」 請 學 為 圃 , 曰 : 「 吾 不 如 老 圃 。 」 樊 遲 出 , 子 曰 : 「 小 人 哉 , 樊 須 也 ! 上 好 禮 , 則 民 莫 敢 不 敬 ; 上 好 義 , 則 民 莫 敢 不 服 ; 上 好 信 , 則 民 莫 敢 不 用 情 。 夫 如 是 , 則 四 方 之 民 , 襁 負 其 子 而 至 矣 ; 焉 用 稼 ! 」





[13.5]

子 曰 : 「 誦 詩 三 百 ; 授 之 以 政 , 不 達 ; 使 於 四 方 , 不 能 專 對 ; 雖 多 , 亦 奚 以 為 ? 」





[13.6]

子 曰 : 「 其 身 正 , 不 令 而 行 ; 其 身 不 正 , 雖 令 不 從 。 」





[13.7]

子 曰 : 「 魯 、 衛 之 政 , 兄 弟 也 。 」





[13.8]

子 謂 衛 公 子 荊 善 居 屋 : 「 始 有 , 曰 : 『 苟 合 矣 ; 』 少 有 , 曰 : 『 苟 完 矣 ; 』 富 有 , 曰 : 『 苟 美 矣 。 』 」





[13.9]

子 適 衛 , 冉 有 僕 。 子 曰 : 「 庶 矣 哉 ! 」 冉 有 曰 : 「 既 庶 矣 , 又 何 加 焉 ? 」 曰 : 「 富 之 。 」 曰 : 「 既 富 矣 , 又 何 加 焉 ? 」 曰 : 「 教 之 。 」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00河南孩子被卖山西砖窑 400位父亲泣血呼救

山西32农民工被囚黑砖厂 1天工作20小时(图)

河南出动35000警力清查砖窑场 救217名黑窑工

山西晚报消息 洪洞县黑砖场大案惊动中央领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亲笔做出批示。今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纪检组长张鸣起一行来到洪洞,对黑砖场一案的查处进行督促、调查。


今日中午,冒着炎炎烈日,张鸣起一行在省总工会领导的陪同下抵达洪洞县,专程对本报率先曝光的洪洞黑砖场一案进行调查。针对此事,他表示“非常震惊、令人发指”。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称,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此事,多次询问该案的进展情况。省总工会也高度关注此事,每天都要打几次电话,询问农民工的善后情况。


38年的时间里,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生活的基地曾经一度在地图上消失……
山西黑砖场案惊动中央领导
下午2时30分,洪洞县委主要领导汇报了黑砖场一案的详细情况。会议通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洪洞县要向31名受害的农民工正式道歉,道歉内容包括用县财政资金补发工资、农民工每人发放1000元的慰问金等;另外,以上部分并不影响农民工的民事权利主张。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只有7名农民工有了具体下落,大多数人失去了联系。目前,地方政府掌握的农民工资料存在诸多错误,使得工作难以展开,“补发工资也找不见人”。这也成为汇报会上洪洞方的“一道硬伤”。目前,工头衡庭汉已被警方定为“公安部B级逃犯”;洪洞县政府已经拨出专款,要求公安部门全力抓捕该疑犯。

会上,张鸣起重责该案背后一个“核心人物”——黑砖场老板王斌斌的父亲、曹生村党支部书记王东己。“儿子的黑砖场是什么情况他不可能不知道”,“我看他连一个普通党员的资格都不够”,“这是严重的违法违纪”。临汾市委相关负责人最后表示,要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农民工在哪里需要一个个落实”。


下午5时,张鸣起和大家一起赶到曹生村,查看黑砖场的现状。但是,那6条凶猛的狼犬一条不见,农民工居住的黑屋子居然被身份不明者焚毁,现场只剩下一堆瓦砾。昨天去过该砖场的县干部却说,“昨天还是好好的”。作者:李廷祯
_________________

...............


 


...........................


 


...............................


 


山西黑砖窑事件续:警员称不帮家长查失踪孩子

  一个小孩出逃引发家长寻亲


  张小英15岁的儿子酒文杰是今年1月29日丢失的。


  酒文杰就读于郑州市国防科技中专。


  “1月29日那天,我的手机有两个未接电话,我现在越来越肯定,那两个电话是我儿子失踪前打给我的。”张小英说,酒文杰1月24日放假,但放假后一直没有回家,因为一直跟儿子联系不上,2月7日,她觉得儿子可能是丢了,于是,到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登了几个月,没有丝毫消息。5月的一天,一个陌生电话打了进来,电话里,对方自称是河南孟县人,是一个小孩的家长,儿子就读于郑州市黄河学校,几个月前失踪,刚刚从山西省临欹县临晋乡赵窑村逃了回来。一了解,张小英才知道,儿子可能也被卖到山西去了。“后来我打过1月29日那天的两个未接电话,确定那是郑州市二马路车站的公用电话,”张小英说,“我儿子,可能就是在这个车站被人拉上车的。”


  5月9日,张小英决定求助于河南电视台。之后,河南电视台联合张小英、柴伟、袁成、老张和羊爱枝等5位家长,一个月内三次奔赴山西运城永济县进行调查,并推出了一系列的报道。


  目前,张小英已经是第五次到山西了,他们五人中,只有老张找到了儿子。


  “老张的儿子虽然找到了,但已被打成残疾,唉!”柴伟在电话里说。


  儿子踪迹确定人却无法找到


  柴伟前天在运城永济县临晋镇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之前,他们几人刚从该县栲栳镇过来。


  “现在,到处都看不到小孩了。”柴伟说。现在的砖窑,基本都不让他们进去了,就算能进去的,也看不到小孩。“我们怀疑,孩子是被转移了,有可能被运到别省的工场去。”柴伟说。


  初次到达山西时,砖窑还允许他们进去寻找,只要有派出所的人带着,就能进入砖窑。“但现在,派出所也不大配合。”柴伟说,在运城市永济县栲栳镇,有一次找所长,连续打手机,就是不接,找到派出所去,一个警员竟然当面对他说:“不帮你们查了。”


  柴伟是郑州人,儿子今年17岁,是在郑州走失的。“我儿子很好认,因为他智力有点问题,手脚有点残疾。”据柴伟称,在栲栳镇的派出所,他曾从被解救出来的孩子中,问到关于自己儿子的线索。前后有三个孩子说见过自己的儿子,描述的特点完全吻合。但孩子们都说,后来就不见他了。柴伟的儿子现在是生是死,还不清楚,但是,他却一点也不肯放弃希望。


  “我们几人每天早上各自分头出去找线索,但经常是束手无策,漫无目的地在街头走,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就靠碰‘运气’了。”


  6月11日,柴伟等人连同警方到山西临猗县临晋乡一砖厂解救“黑人”,据介绍,该窑厂厂主岳西山为当地最有势力的窑主。当天他们成功解救7名孩子,还有20多人窑主不让走。


  当时,窑主让他们到派出所开证明,“可我们到了派出所,等候多时,直到下午才看到指导员出现。他没有理由推托,带我们到窑场,途中见到岳西山,岳西山指着指导员的鼻子训斥道:‘你为什么让他们坐你的车,快让他们下去’”。最终在窑主的阻挠下,他们没有能把剩余的二十几人救走。


  最多一天接待70位家长


  网上有网友这样描述一个丢了孩子的家长:“我见过这位家长,叫王守义,他的脸上只有愁苦,儿子到现在毫无音讯。”


  6月11日,本报记者电话联系了这位叫做王守义的家长。


  44岁的王守义是河南长葛市的一个农民,儿子今年20岁,已失踪两年了。“你怎么肯定,你儿子是被卖到山西了?”记者问。


  “怀疑,”王守义来说,“我13日也要到山西去了,一定要去看一看。”


  两年来,王守义日日夜夜在等待孩子的消息,他仅有一个儿子,另外还有一个在家念中学的16岁的女儿。据王守义称,目前郑州专门设了一个接待处,专门接待那些丢失孩子的家长,最多的一天,一共接待了70多人。由四百多位家长结成的的“寻亲联盟”队伍来自全国各地,有上海、四川、河北、安徽、山东的,还有来自新疆的。


  有4名孩子在广东失踪


  昨晚,张小英给本报发来长达10页的传真,传真中包含了部分失踪孩子的名单和照片、部分家长名单以及至今被解救的人数。传真显示,从3月4日至今,他们已经成功解救近百名“黑人”,其中包括近70名孩子。


  传真中痛斥黑砖窑厂厂主“惨无人道”,并详细叙述了5月28日,家长们和警方从山西洪洞广胜寺镇曹生村三条沟砖厂成功解救老张的孩子的过程。据老张的孩子张银磊透露,2007年,该砖厂竟然发生两名年仅十八九岁的孩子被窑主打伤后活埋的恶性事件,而据当地百姓反映,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此事引起当地警方重视,已经立案调查。


  在传真中,记者发现失踪孩子的名单中有4人报称在广东失踪,其中3人在广州,1人在高要。
_________________

..............................


 


 


 


 


..................


 


 


 


 


.................................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五 六月 15, 2007 9:08 a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17 歲 的 張 文 龍 , 被 救 出 時 身 體 多 處 嚴 重 燙 傷 。


一 名 母 親 在 場 看 到 兒 子 時 情 緒 激 動 得 抱 他 痛 哭 起 來 , 但 兒 子 則 目 光 呆 滯 。
_________________
被迫戒网

.................


...................


................................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每次都會有些莫名其妙的人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藉口, 什麼大陸太大了, 不好管。 大陸大, 那山西也大嗎? 山西大, 這個洪洞縣也大嗎?
共產黨搞不好, 藉口一大堆, 跟民進黨沒兩樣。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五 六月 15, 2007 9:45 a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黑窑是当地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

记得在社区南粤高粱仔讨论盗版问题时,这样说过,吃饭问题要紧,我想当地的政府是居于这种考虑吧。。。
_________________
被迫戒网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高等園丁


註冊時間: 2004-09-16
文章: 1072

30991.71 Meow
952 Points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五 六月 15, 2007 10:14 a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当地政府考虑吃饭问题的时候 应该同时考虑了自己的嫖娼跟钱袋问题.
没有那么好的XX.
_________________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回頂端





檢視會員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

 











發表發表於: 星期五 六月 15, 2007 10:56 am    文章主題: 引言回覆



每次都會有些莫名其妙的人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藉口, 什麼大陸太大了, 不好管。 大陸大, 那山西也大嗎? 山西大, 這個洪洞縣也大嗎?
共產黨搞不好, 藉口一大堆, 跟民進黨沒兩樣。
_________________
Anonymous文章的意境就像一杯香醇咖啡,令人回味!


...........................


 


.............................


[台灣大條]曰


..........................幹..這也關台灣國的民進黨何事...


中共當局死不要臉.自認台灣是中國的一省----如果要比台灣是鑽石.中國連是個大便都還不是


[那個比雞腿-上了下然]不要說著說著就跑到台灣來.好像台灣是你們家的廚房.民進黨的事還輪不到你這小烏龜置喙----馬上去死.---感謝我[台灣大條]的賜死


 


[台灣大條]曰


..........................幹..這也關台灣國的民進黨何事...


中共當局死不要臉.自認台灣是中國的一省----如果要比台灣是鑽石.中國連是個大便都還不是


[那個比雞腿-上了下然].........


 


[台灣大條]曰


..........................幹..這也關台灣國的民進黨何事...


中共當局死不要臉.自認台灣是中國的一省----如果要比台灣是鑽石.中國連是個大便都還不是


[那個比雞腿-上了下然]不要說著說著就跑到台灣來.好像台灣是你們家的廚房.民進黨的事還輪不到你這小烏龜置喙----馬上去死.---感謝我[台灣大條]的賜死


 


.....................................


 


..........................................


 


.....................................


山西悲歌是尋常



Published by Duke aka 公園仔 at 7:12 pm under 我寫我想, 魔燈影像 |
Hits for this post since 2006/05/28: 1626




2007061501


山西黑磚窰案,五月底被揭發,上周末在香港的報章已讀到,那些令人心酸的照片,都是轉載自路透社。上網找找,讀到更多揪心的報導


經過了一個星期,據最新的報導說,事件已驚動胡溫等中央最高層,案子愈查愈駭人。窰工總數有幾百人,經年過著吃不飽穿不夠被禁錮的奴隸生活,有些人已被勞役至神智不清,當中還有小孩。亦有年青的奴工被打傷,窰主將之活埋。翻出來的固然是人神共憤的人間悲劇,但據報,這只是冰山一角,在山西類似的黑磚窰上千家。今次令人最憤怒的,是窰主乃中共村支部書記王東己的兒子王兵兵。以解放被剝削勞動階層起家的共產黨內,出現如此官員,的確諷刺。


我和很多香港仔一樣,零中國地理知識。我知道的山西,一部份舊記憶是「你精我都精」的山西竹葉青,其餘的就是賈樟柯的《故鄉三部曲》(小武、站台、任消遙)。賈樟柯鏡頭下的山西貧窮蒼白,有評論就指責賈是「出賣中國人苦難去換國際大獎」。賈的回應是,中國有十二億人,大概有過半的人過著如此的生活,他只是實說實話,沒有刻意拿出肚皮給人家看,他也不想拍那些會在天上飛來飛去會武功的人。《站台》中的歌舞團曾路經過礦場,那幕短短的戲現在想起來仍覺陰森恐怖。假若黑磚窰事件以寫實手法拍成電影,大概要被禁,因為中國是不審批恐怖片的。


像賈樟柯那樣拍戲的確是吃力不討好工作,一方面那些不吃人間煙火的領導們批評你拍中國人拍得太醜陋太失禮,另一方面走在前線的記者卻說你拍得太過白開水美化了現實(見傅劍鋒文章),然後你還得長期地面對著有飽讀詩書的文學策劃告發你不准你拍電影。最後,你還得考慮資金和發行等存活問題。所以賈樟柯對那些忙著向世界接軌的第五代導演,會埋怨,會發牢騷。


中國太大,除了那些比共產黨員人數還要多的股民,還有不同的人過著不同的生活。從黑磚窰事件來看,賈樟柯的確沒有用記者眼睛挖出社會最陰暗的一面。不過這也是取捨吧,沒有拍到最壞的狀況,白開水地拍一般百姓的尋常狀況已經夠艱難了。


照片來源:路透社



-中国河南警方解救217名被”黑窑场”奴役的受苦群众,其中未成年人29名,智障人员10名。 据官方新华社报道,河南警方动员了3.5万警力对省内的7500个砖窑场进行了突击搜查,并拘留了120名嫌疑人。 最近,中国互联网上出现了400多位河南父亲的联名求救信,呼吁社会各界帮助解救他们被卖到山西黑砖窑的孩子。 这些孩子的父亲说,他们年幼的孩子一般是在车站、路边等处被人贩子骗走或绑架走的,以每个500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山西的黑窑场。这些父亲曾自己打探消息,冒着危险深入这些往往设在山区的黑砖窑。 他们说,那里的孩子有的已经和外界隔绝七年之久,最小的年龄只有8岁。这些孩子在砖窑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不仅吃不饱饭,而且经常受到打骂折磨。有的因逃跑被打残,有的因伤病奄奄一息时竟被活埋。 据媒体透露,在山西黑砖窑做苦工的孩子至少有1000人。河南省公安厅已把”山西黑窑场强迫未成年人做窑工”的犯罪行为,紧急上报中国公安部,请求公安部督促山西警方清查黑窑场,解救河南在山西黑窑场受奴役的孩子。



─ 摘自2007/06/15 1510報童


延伸閱讀:不要高估人性 from 聲色犬馬






RSS feed | Trackback URI


10 Comments »






Comment by cow


2007-06-16 20:00:41


《三峽好人》里說到,去山西挖煤每天的薪酬是200元,把我嚇了一跳。
這可能是《三峽好人》超現實的一部分。







Comment by Duke aka 公園仔


2007-06-16 22:14:13


COW,一天能掙二百的確是高薪,不知是否真的有那麼高。不過那些黑礦每天進去都不知能否活著上來,做幾年不死也一定染得一身職業病,以此在說,也是賤買人命吧。









Comment by Kem


2007-06-16 20:35:32


Sorry to bother you…


Fill in the Blog Questionnaire and Win $100 Supermarket Coupon


Currently, We are doing a survey about blog. Sincerely hope that, with
your kind help of filling this questionnaire, we can gain more
understanding on blogs. Following is the link:
http://ebiz.is.cityu.edu.hk/feedback/test/00.asp


Note:
1.Finish filling it will take less than 10 minutes I think
2.There is a chance of winning $100HD supermarket coupons


If this message bothers you, please ignore it or delete it.
Thanks a lot!








Comment by Fion


2007-06-17 22:47:49


无意间连接到你的博客。
对于最近爆出的山西黑砖窑的新闻,无比震惊与伤痛。不只是这片新闻里的“奴隶”,还有从河南等地拐卖到山西的无数少年。父母解救,反被政府阻拦。政治与利益,永远勾结在一起,令人心寒。
作为“大陆女”,或称“北姑”,简单向你解释下山西的情况。盛产煤矿,经济却不发达。自古官煤勾结,为利益无尽压榨百姓。
有时候我很奇怪,明明发生在大陆的丑闻、惨案,往往香港媒体比我们知晓得还清楚具体。体制的原因,我们常常被蒙蔽在刻意的“安康”之下,歌舞升平。可疑的蒙蔽还要多久,我不知道。可是仍斗胆说,有的事情,并不是政党体制改变就可以好转的。中国地广人多,资源不说贫乏也决不算富足,这是许多时候的保障,亦是累赘。
香港人很多时候都说大陆人素质低,修养差,我很惭愧。在仍有许多人吃不饱穿不暖得经济前提下,国民教育改进已属不易。请相信,大部分的大陆人,仍然善良勤劳,在现有条件下,尽力改进自己,改善我们的大环境。
以上。







Comment by stepky


2007-06-20 15:33:10


可惜現在國內最有權力和財力的人, 也是最被利慾薰心的一群, 他們的自私害苦了廣大的基層貧苦百姓… 不要說你會覺得慚愧, 我覺得自己也是中國人的一份子, 常想悠悠的幾千年文化, 現在卻淪落得”虛有其表”, 好像連人性泯滅了。









Comment by Fion


2007-06-17 23:20:09


对了,补充一点。虽然贾樟柯的电影多为纪实,却仍与现实有差距。
要了解大陆的话,电影只是一小部分。








Comment by Duke aka 公園仔


2007-06-18 00:29:47


Fion,謝謝你的留言。你說的我都大概理解。我們都喜歡出了事兒就找個單位來追究,那些工頭官員當然難辭其究,但我也理解黑工問題不能簡單的算在執政黨的頭上。反正有民怨有壞事都應該盡量揪出來解決。正如你說,歌舞昇平不是辦法。


我喜歡賈的電影,卻也明白電影跟現實有個距離。我相信,大部份中國人都是善良勤勞的。








Comment by Gladys


2007-06-18 00:58:03


Angus,


我想加你這個blog到我blog的「好友連結」, 可以嗎?







Comment by Duke aka 公園仔


2007-06-18 08:02:03


Gladys,我的榮幸。我稍後也連結你,不介意吧?









Comment by nikita


2007-06-18 10:27:19


我記得彭浩翔講過,拍一些令人反思的電影會被國人責罵賣國,這種思維除了我們不憧反省之外,亦令窒息了藝術創作,十分可悲。



................................


 


 


....


 


.............


.


 


 


...................................


 


....................


..........................................


........................................................


黑砖窑案主犯赵延兵被判死刑 衡庭汉被判无期

http://news.QQ.com  2007年07月17日15:51   人民网   



  7月4日,山西洪洞黑砖窑案5名犯罪嫌疑人衡庭汉(右一)、赵延兵(右二)、衡明阳(右三)、王兵兵(右四)、刘东升在法庭上 新华社记者滕军伟摄


黑砖窑案共涉及16人非法雇佣14名童工


山西省高院:黑砖窑案不属于黑社会性质犯罪


洪洞“黑砖窑”窑主王兵兵非法拘禁被判九年


洪洞“黑砖窑打手”获一年半至三年有期徒刑


山西高院通报黑砖窑案29名被告一审判决情况


人民网太原点击查看太原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7月17日电 (记者刘锋 鲍丹)今天下午3:00,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就“黑砖窑”事件相关案件审理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建武出席并主持,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冀民通报情况并答记者问。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冀民介绍,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的衡庭汉、赵延兵、王兵兵等5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案判决如下:被告人赵延兵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衡庭汉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王兵兵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被告人衡明阳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案件回顾:



2007年7月4日和7月11日,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衡庭汉、赵延兵、王兵兵等5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一案。经经过审理查明:2006年农历正月,被告人衡庭汉(男,河南省淅川县人,承包经营者)经其弟介绍承包了洪洞县广胜寺镇曹生村被告人王兵兵(男,山西省洪洞县人,窑主)的砖厂,该砖厂未办理任何手续。



随后被告人衡庭汉通过中介以每名民工350元的中介费先后从郑州点击查看郑州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火车站、山西芮城、西安点击查看西安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火车站拐骗回民工31名(其中智障人员9名)。



砖厂于2006年3月开工后至2007年5月27日间,被告人衡庭汉为防止民工逃跑,先后雇用被告人赵延兵(男,湖北省郧西县人,看管)、刘东升(男,河南省确山县人,看管)、衡明阳(男,河南省淅川县人,看管)、赵丰弟(另案处理)等人负责看守民工,并授意看守人员:如发现民工干活不积极或逃跑的,可使用暴力进行殴打。



砖厂生产期间,民工每天干活时间长达14至16个小时,晚上则都被锁在一个大工棚内,如出去上厕所,有专人跟随看守,回棚后将门继续锁上。



为追求砖厂的生产量,在砖还未降温的情况下,衡庭汉等人就硬逼民工出砖,致使民工赵二宝面部烧伤(重伤),张银磊背部、双足烧伤(轻伤),牛小鹏双足烧伤(轻伤)、卫大宝双前臂烧伤(轻伤),冯建伟、王自靠、严全宝、杨福林、周学贺、王锡明、肖卫东、陈小军、许海洋、阿的利、庞飞虎、陈幸福、邓建军为轻微伤。



被告人赵延兵、刘东升多次殴打民工,刘东升致杨高峰轻伤、陈志明致申海军轻伤。被告人王兵兵在衡庭汉承包经营期间,为私利纵容衡庭汉等人非法拘禁强迫民工超长时间超长负荷劳动,且有亲自殴打和提供交通工具追找逃跑民工的行为,并伙同衡庭汉从西安火车站骗回民工3名。同时王兵兵还饲养了4只狼狗在砖厂看场护院。



2006年农历腊月的一天上午,被告人赵延兵以民工刘宝干活慢为由,殴打刘宝,在追打过程中,赵延兵用铁锹打击刘宝的头部和腰部,致其倒地,后被人扶回工棚。第二天下午刘被发现死于工棚内。当晚12时许,被告人赵延兵、衡明阳、王兵兵及陈志明、李不韦将刘宝的尸体掩埋于砖厂背后山坡的一旧墓穴内。



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衡庭汉、王兵兵为谋取私利,采用雇人看守等方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强迫劳动,其行为已构成非法拘禁罪,并致一人重伤,应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量刑。被告人赵延兵、衡明阳、刘东升受雇于他人看管民工,剥夺他人自由,其行为已构成非法拘禁罪,赵延兵、刘东升还随意殴打他人,应从重处罚。被告人刘东升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应从轻处罚。被告人衡明阳、刘东升在非法拘禁中处于从属地位,系从犯。



被告人衡庭汉指使看管人员对偷懒不干活或逃跑民工进行殴打,被告人赵延兵受衡庭汉授意故意伤害他人并致人死亡,二被告人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对衡庭汉、赵延兵应以非法拘禁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依法判决:1、被告人赵延兵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被告人衡庭汉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3、被告人王兵兵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九年。4、被告人衡明阳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5、被告人刘东升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


山西万荣:童工现象“死灰复燃”

http://news.QQ.com  2007年06月21日10:11   南方周末    评论569



山西万荣:童工现象“死灰复燃”




2007年6月15日,在运城万荣县,乔国和在询问砖窑的工人自己孩子的下落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图片



山西万荣:童工现象“死灰复燃”




2007年6月17日,在山西运城的临猗县,一帮失踪孩子的家人到砖窑寻找自己的孩子



如何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杜绝童工现象死灰复燃?而这显然不是一场迅猛的解救行动所能解决的。


■5年前,万荣县六毋村曾因使用河南籍童工惊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并被罚14万多元结案。



■5年后,记者在六毋村发现,这里的六十余家瓦窑厂仍有童工,仅记者视野所及便不下20个。但在警方清理前,他们被连夜转移。





本报6月14日头版报道《少年血泪铺就黑工之路 豫晋警方酝酿联手解救》中,河南失子家长提及,山西运城万荣县通化镇名叫六毋村的地方,曾发现大量童工存在。6月15日,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赶赴当地,进行再度观察。


随行的电视记者亦用摄像机留下了这令人惊心的场面。在六毋村村口,六十余家土瓦窑连绵不绝,已是中午时分,仍未见停工吃饭的迹象。身高一米三四、稚气未脱的童工散见在各个瓦窑间,仅记者视野所及便不下20个。


孩子们大多从事的是制造瓦坯的活计,记者试了下他们手中的圆柱形制坯工具,重约七八斤,而他们几乎以每三十秒一次的频率反复,一日下来以千次计。


孩子们对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遺言


 


我依據自己的意志,以死抗議台灣執政者長期對「歷代軍人軍屬台籍老兵」之精神虐待如下:


 


1. 國不像國,政府不像政府;議會亂武,司法亂彈;自由民主脫線;愚兵愚兵一世人!


 


2. 現行「退輔」制度,不公不平,偏袒「老芋仔」、剝削「蕃薯囝」。應重新制定「台灣役男服兵役之義務及權利」,不要把台籍老兵當做「軍奴」或「乞食」。


 


3. 陳水扁、謝長廷執政八年,漠視「台灣歷代戰?#92;英靈」,不但未給予「歷史定位」,而且未曾舉辦國家級的追思或法會弔祭。漠視約4萬位台灣先靈已經在海外流浪60年,竟然還要讓渠等繼續再流落異域,情何以堪!?


 


4. 阿扁總統及行政院長聯署頒發給政治受難者的「回復名譽證書」,根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55號解釋:「武職人員之資格,不在回復之列‧‧‧」,足見政府是重文輕武,欺辱軍人,莫此為甚!


 


5. 本人甘願死守台灣唯一的「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直到催生國立「台灣歷代戰?#92;英靈紀念俾」為止。


 


2008520  台灣老兵  ?#92;昭榮  謹識


 


《原稿》↓


 



 


民進黨的悲哀


自由時報  200852


?#92;昭榮


 


民進黨以「台灣民主、獨立建國」為宗旨創黨,起步即踏上由不計其數「民主先賢」及「獨立先烈」以心身、血汗及其某囝的?#92;水混凝鋪成的「建國便道」,沿途吸收台灣意識志士,加上上蒼與英靈的庇佑,好不容易於二○○○年取得政權。


 


詎知,阿扁政團上台執政即得意忘形,傲慢自大,不但未以「台灣之子」代表台灣人民,「感謝天地、告慰先靈」,更未虛心照顧基層百姓,並且漠視「台灣歷代戰?#92;海外英靈」之悲情及其歷史定位,甚至僅僅八年,即把台灣民族推上絕滅的邊緣!


 


尤其不可原諒者,民進黨連續遭受慘敗失去政權,辜負六成半以上台灣人民的寄託與願望,不僅沒有面壁反省,反而責怪民心背離;目前還在爭奪「爛柿仔」─民進黨的「果蒂」。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依現在局勢觀察,除非民進黨自主黨員以「非常明智」的作為,聯合、共同尋求「台灣救星」臨危授命,否則無藥可救。


 


筆者倒要由衷奉勸追求台灣「民主自由、獨立建國」的學者志士及民進黨自主黨員,何不揮?#92;?#92;脫把台灣人弄成世界上最劣等民族之「民進黨」的陰影,趁人民痛定思痛之寶貴時刻,變更「民主進步黨」之名稱,革心重新再出發?新組織千萬不可拖泥帶水,更不可念舊!


 


周書曰:「皇天無親,唯德是依」民進黨既一再違悖「天佑台灣」之旨意,執政上又犯了「無能、無仁、無義、無德」等作風,連鬼神都敬而遠之,「民主進步黨」之名稱,復何可依!(本文作者為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會長)


 


越南最後一個台灣兵


自由時報  200716


?#92;昭榮


 


二次大戰結束已經六十一週年,國共內戰定局也將近一甲子,但台籍老兵的悲情,卻仍持續在海外延燒。


 


過年前,日本產經新聞引述越南河內(胡志明市)共同通信社報導:「二次大戰期間,在法領印度尼西亞擔任日本軍特務機關人員,戰後被遺棄在越南的台灣人吳連義,於 十二月十四日 死亡於越南北部林敏省(譯音)的住宅。享年八十三歲。他的辭世直到廿五日才被人發覺。」


 


報載:二戰期間被日軍徵召到越南而在當地迎接終戰的台灣人,推測約三百人,而吳連義被認為是戰後滯留越南台灣人當中最後一位生存者。


 


這篇報導篇幅不大,但足以提醒日本政府及台灣人,尤其是研究台灣近代史的學者:「台灣人的戰爭尚未結束」!


 


據報導,吳連義乃一九四三年畢業於嘉義農林學校(現在的嘉義大學之前身)。翌年(一九四四)以「台灣拓殖社員」之名義被徵召到越南北部日軍進駐地域的農業試驗場工作。戰爭末期被調到特務機關服務。


 


終戰後,他投入胡志明所領導的「越南獨立同盟」參加越南獨立運動。


 


一九五四及五九年,他曾經兩度透過紅十字會向日本駐越機關要求隨同日本軍民撤回日本,但因出身「台灣人」而被排斥,繼續滯留北越,並且與越南女性林悌培(譯音)結婚,營農為主。


 


一九九二年,吳連義向日本駐河內大使館申訴,要求日本政府「負起責任,把他送回台灣」,但仍被拒絕;一九九四年,在台戶籍確認後,他曾經返台一次。


 


遺?#92;林氏悌培流著眼?#92;向採訪她的記者透露:「他常說,不願意死在此地」!


 


日本產經新聞以「殘留越南最後一位台灣人吳連義逝世」為標題轉載這則訊息,不知日、台朝野人士,讀後作何感想?


 


(作者為「台灣兵戰後史」工作者)


 


將星百顆未見發光


作者  ?#92;昭榮╱全國台籍老兵協會理事長兼紀念碑籌建會召集人


自由時報  2003119


 


  


位於高雄市旗津區北汕段(旗津二路和三路的交界處)海岸公園預定地


 


中華民國原國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創立已邁入第九個年度,每年召開大小會議四、五次,每次開會時,全體肅立,為「國共內戰殉難戰友暨無名英靈」默哀一分鐘。


 


前幾天,國民黨主席連戰假黃復興黨部宴請三十三位前國軍退役上將。從電視螢幕上,祇看到國民黨威權時代及執政末期的國軍將領齊聚一堂,歡笑談天,甚至有人有氣無力地說,恨不得揍李登輝一頓。雖然將星滿堂,卻未見發出溫馨閃亮的光,令人遺憾!


 


與會將領當中,不乏親歷「國共內戰」的洗禮,擔任過國軍部隊之指揮官、高級幕僚或黨政首長。按軍中倫理、按做人的道理,這場盛宴要開動之前,應該會想起「國共內戰」期間為黨國犧牲,橫屍沙場的軍民,而給予由衷的默禱,聊表哀痛和?#92;疚。可惜,電視螢幕上,沒有呈現這幕場面。


 


回憶國民黨政府內戰挫敗,棄車保帥逃離來台,從一個流亡政權,躍居富甲天下的政黨,那些當年棄卒逃難來台的國軍將領以及黨政高官,在台享受威權和榮華富貴,何曾想到為黨國殉難的百萬忠貞軍民,包括台灣「光復」初期(民國三十四年底至三十七年間)被國軍部隊拐騙脅虜押往大陸東北、華北,投入「剿匪」前線作戰殞命的一萬多名台灣子弟兵!


 


國府自從戰敗撤出中國大陸、掌握台灣的資源及生殺大權、被逐出聯合國,以至交出政權,凡五十三年。在此半世紀的期間,竟然未舉國遙祭戰亡於大陸的國軍戰士,又未擇地在台灣西部面對台灣海峽與中國大陸建立一座表徵哀悼為黨國犧牲忠貞軍民之紀念塔或紀念碑,以慰他們的怨靈及鎮魂。


 


眼看二○○四年的台灣總統大選逐漸迫近,咸信國人對連戰以及蔣家宿將遺臣,摩拳擦掌,希冀奪回政權之心情非常了解。但,人在做,天在看。人算不如天算。國民黨如果原性不改,不知虛心檢討反省,不思清償歷史上的血?#92;罪孽,天地不容,還談什麼復辟?。


 


再說,國共內戰,陣亡國軍將士之屍骨,大多數仍被遺棄在東北戰役、魯西戰役及徐蚌會戰等遺址周圍之亂葬崗及荒野,任其被風吹、日曬、雨打、雪凍,沒有人收埋探望,更沒有人為他們引魂超渡,簡直不如一隻狗,怎能教他們瞑目?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人民的眼中,認為他們死得活該,誰教他們為國民黨政府賣命。他們的屍骨,中共不可能妥善安葬,更不可能為他們「建碑慰靈」。除非台灣這邊的政府或民間善士能為他們善後,否則,他們永遠無法超生。那麼,蔣家王朝的宿將遺臣將來回歸中國大陸時,如何面對數以百萬計英靈的糾纏?。


 


本會創立時把「建碑慰靈」列為志業,經過四年不斷的努力奮鬥,於八十七年八月,為「國共內戰殞身無名戰士」向高雄市政府爭取到位於高雄市旗津區北汕段(旗津二路和三路的交界處)海岸公園預定地約 一公頃 ,並已獲得國有財產局同意興建「紀念碑」在案。


 


孰知,政黨輪替後,新政府以財政困難為理由,迴避「建碑」之責任。國民黨雖然有錢,但因下台而縮手不管。國防部則以「國共內戰陣亡將士已入祀忠烈祠」搪塞,而寧可為陷於大陸未撤退來台之前國軍官兵保留六十億台灣人民的血汗錢作為「戰士授田憑據補償金」而拒絕補助「建碑經費」;至於本會,成員大多老殘而且貧苦;呈送立法院審查的「台灣光復初期投效國軍赴大陸作戰台籍老兵補償條例草案」中的「精神補償」│建碑基金之來源,又被朱鳳芝、王天競等軍系立委封殺。所以,一直無法動工興建,任其荒蕪至今,已經四年!


 


為「國共內戰陣亡國軍無名戰士」建碑慰靈,應屬於國家的大事,尤其是中華民國政府及國民黨中央黨部應負的職責。然而,新政府和國民黨當局也?#92;認為他們戰死彼岸已逾五十年,不像「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白色恐怖」時期之受難者,有遺族和社會輿論等之壓力。所以,不必為「無形」的英靈花費這筆錢。


 


最近,聽說市府考慮把該筆土地收回移作他用。本會認為該筆土地是動員全國年逾六十五歲的台籍老兵及遺族,與?#92;多熱心的社會人士聲援下,冒著七月天的炎陽,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大門口的廣場,接力絕食靜坐一週抗議所得來的成果,豈能隨便放棄!


 


為了突破「建碑」基金上之瓶頸,本會準備將原先研擬的「國共內戰殞身無名戰士紀念碑」籌建計畫,修改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暨國共內戰殞身台灣子弟紀念碑」興建計畫,進而發動全國台籍老兵(包括前日本軍人軍屬台籍人員)以鄉鎮、縣市接力之方式展開全國巡迴募捐運動,一方面,配合日本政府及民間的贊助,以期完成歷史性的壯舉與使命。


 


重新檢驗台灣「光復」的意義


自由時報  20021025


⊙?#92;昭榮


 


五十餘年來,每年 十月二十五日 ,當專橫不義的國民黨政權帶領朝野既得利益族群、天真爛漫的兒童、癡人說夢的「老芋仔」、一知半解的學子,以及卑躬屈膝的奴才,像炒作糗飯似的演著愚兵愚民的把戲,歡慶所謂「台灣光復節」時,在台灣這塊土地的地下、在中國大陸「國共內戰」的主戰場:東北錦西、塔山,華北魯西、羊山,江北徐蚌、陳官庄等古戰場周圍,不知有多少台灣人背著「台灣光復」的十字架,在悲嘆、在咒罵「台灣光復」!


 


回顧這五十年間,多少忠直硬氣、刻苦勤勞、安分守己、善良認命的「舊台灣人」,無論閩、客或原住民,都被籠?#92;在冠冕堂皇的「台灣光復、回歸祖國」的巨蛋下,遭受剝削、打壓、欺辱、投獄乃至犧牲生命!


 


傳記文學「民國大事日誌」第二冊,關於日本戰敗投降後,國府派軍來台接收時的台灣民情,有下列幾段記載: 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 ,台灣省民收聽無線電台廣播,獲知日皇下詔宣布:「日本已戰敗,依照開羅及波茨坦宣言,將台灣歸還中國(筆者註:其實,日皇下詔並無提及台灣、朝鮮、滿洲之歸屬問題)。台灣同胞聞之,無不額手稱慶。


 


同年 十月十日 ,台灣全省盛大慶祝國慶紀念日;演戲、放炮、提燈遊行,盛況空前,人心振奮。


 


同月十五日,台灣各地民眾聞國軍將在基隆登陸,紛紛趕到基隆歡迎。但因國軍延期來台,歡迎民眾頗感失望。


 


同月十七日上午,台灣警備總司令部、駐防部隊第七十軍及公署官員,分乘四十餘艘美國運輸艦安抵基隆後,陸續進港靠岸。歡迎民眾群立岸上搖旗歡呼,震動全市。


 


同日上午十一時?#92;,國軍進入台北市,三十萬市民夾道歡呼,舉市若狂。


 


由以上幾段記述,足見戰後台灣人民對「祖國」的愛慕和對國軍的期?#92;,是多麼真摯。那種真情,簡直像被父母賣給人家做奴婢長達五十年的子女,渴望到有朝一日,父母事業成?#92;,把子女贖回懷抱那般的激情。


 


可是,蔣介石卻錯估台灣人的心境和期望,竟派遣穿著襤褸、軍紀敗壞的第七十軍和六十二軍來台。陳儀等貪官污吏,助長部隊官兵在台橫行霸道,搶奪、姦殺、勒索、侵占、借物不還,殺戮無辜,開口「媽的可比」,動輒「槍斃你」,根本沒有把台灣人當做「同胞」或「子女」看待,簡直比日本人還要兇暴可惡!如果,蔣介石英明一點,以贖回骨肉子女的親情和愛心,調派訓練有素,教育水準較高,軍律良好的正規部隊如「青年軍」來台接收,則咸信不會發生「二二八事件」,也沒有今日的「省籍情結」問題。


 


當年(一八九五)把台灣連地帶人割讓給日本的是「祖國」(中國、清廷、漢人),而不是台灣人叛離、背祖。


 


史載:台灣島民聞知割讓事,莫不驚惶失措。即時鳴鑼罷市,向地方官乃至台灣巡撫唐景崧哭訴,請求調兵固守台灣,更以血書陳情堅決反對割讓。血書寫道:「萬民誓死不從倭,割也死,拒也死,寧死於亂民刀下,也不願死於倭人手中!」在朝為官的台籍官吏、進士、舉人也聯名向清廷奏道:「台灣屬倭、萬姓不服,而事難挽回、如赤子之失父母,悲慘曷極」。並說:「願捐銀贖回台灣」。但清廷不聞不問。由此可見,所謂「祖國」,對吾先人何等殘忍,而吾「台灣人」何其悲哀!


 


中國抗戰勝利後,在蔣介石 及來台接收的所有文武官員和士兵的心目中,根本沒有台灣「同胞」的存在!他們視台灣為「八年抗戰的戰利品」。眼中只有台灣的富裕、金錢和資源,以及日軍剩餘的軍需物品;心內充滿著接收、占有台灣所有資源之欲望而已。他們把「祖國」、「同胞」掛在嘴皮上,施行比日人更殘暴和野蠻的統治,而且自誇「光復」台灣,「拯救」台灣同胞,騎在台灣人民的頭上恣意欺壓,長達五十年!他們還大言不慚,在教科書上制定:「經過八年抗戰,拯救台灣同胞於水深火熱中」之教條,製造假象「恩德」愚弄台灣子弟,甚至教育台灣青少年「報效祖國」。


 


蔣家王朝及其遺臣宿將,如果有良知良能,自中國大陸撤退來台後,應該主動調整對台灣人民的心態,於感悟「反攻無望」;或在蔣經國死亡;至少在李登輝執政期間,應把教科書上的「教條」修正為:經過八年抗戰,贏得最後勝利,才把台灣和六百萬同胞由日本人手中贖回祖國的懷抱。五十年來,使台灣同胞生活在日本軍閥之鐵蹄下,身為「祖國」、為「父兄」者,深感慚?#92;。從今以後,保證骨肉不再分離,保證加倍愛惜台灣,照顧台灣同胞,致力建設台灣為中國之模範省,以回饋五十年的苦難歲月。


 


然而,由於國府長期「一黨專制」,加上「死不認錯」,終於隨著廿世紀舞台劇的結束,再次被人民唾棄垮台。


 


二○○○年,政黨輪替,「台灣之子」陳水扁執政已經兩年多了。遺憾的是,依然「蕭規曹隨」!


 


面對今年的 十月二十五日 ,我們應該平心靜氣,虛心檢討「慶祝光復節」的目的和意義。檢驗「光復」五十餘年來,究竟帶給台灣人民什麼幸福?什麼希望?以及什麼不幸? (作者?#92;昭榮╱台籍老兵協會創會會長)


 







 


台籍日本兵悲哀:老兵憶往 泣不成聲


大紀元2004/10/28  7:49:40 AM


 


【大紀元10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以十七年時間為戰死或失蹤的國軍台籍老兵奔走,爭取設置台灣英靈紀念碑的?#92;昭榮,昨天在「戰時體制下的台灣」研討會中,立志要在下月10日把台灣第一座無名戰俘紀念碑豎立起來。


 


身兼全國原國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創會理事長,以及台灣英靈紀念碑暨文物館籌建會召集人,?#92;昭榮昨日應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舉辦的「戰時體制下的台灣」學術研討會之邀,為身兼台籍日本兵、國軍台籍老兵的悲情現身說法,一提起這群滯留中國或戰死沙場的同袍,?#92;昭榮泣不成聲,現場有多人也跟著紅了眼眶。


 


?#92;昭榮表示,這些有「兩種兵」身分的老兵,大多是光復後從南洋送返台灣途中,被艦艇直接送到中國;或是被國民黨政府在台灣以不同的理由送去中國工作,而他則是因二二八事件後的「清鄉運動」中遭提報為清鄉份子,被「清」到中國當兵,參加國共戰爭。


 


他說,所有到中國的老兵,全部是被騙去的,而非自願前往,但有數千人戰死沙場,也有成了共產黨的俘虜加入共軍,流落他鄉,甚至有人被中國派去打韓戰,這種複雜身分,可說絕無僅有。


 


國防部回覆監察院的報告中,強調隨國軍赴中國作戰的台灣兵總數是一千七百零四人,?#92;昭榮憤怒的表示,國防部的資料根本是錯誤的,因為十七年來的追蹤推算,被送到中國的近萬人,有八千多人至今生死不明,他們一生任人宰割,如同失根的蘭花,但卻連一座紀念碑都沒有。


(http://www.dajiyuan.com)


 


戰士紀念碑 異域英靈魂魄回


自由時報  2004111


記者黃秀枝╱專題報導


 


半個多世紀前,國共內戰方酣,同樣是入秋,高雄港海風蕭蕭,成千上萬的台灣兵,在荷槍警備的肅殺氣氛下,一批批被押送前線剿匪「報效祖國」,砲火中,近萬台灣兵橫屍沙場,無名無姓,孤魂飄泊異鄉數十載。


 


戰火中倖存的台灣兵?#92;昭榮,多年來心繫戰死異域的袍澤,奔波海內外,幾年前,透過靜坐抗議激烈手段,在高雄旗津海岸邊掙得一塊地,明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六十週年前夕,他往來籌措立下全國首座「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大理石碑隔著台灣海峽,遙望著對岸當年的戰場,海風呼嘯聲中,牽引飄盪異鄉的魂魄,重回故鄉。


 


「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設在旗津海岸風車公園旁,與四年前所立的「魂鎮故土」地標相鄰,目前已經完成石碑底座,用台灣兵血?#92;和生命換來的碑文,正在刻製中,近日完成, 十一月十日 上午十點揭幕。


 


看著「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即將落成,已經七十六高齡的?#92;昭榮,髮蒼蒼,為了昔日袍澤努力了一輩子,心中有無限的感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即將滿六十週年,日本已從戰敗的廢墟中,一躍成為經濟大國,台灣也建立民主政權,對於一群「原日本軍、前國軍」的台灣老兵而言,過往的六十年卻是一段痛苦、不堪回首的歲月。


 


?#92;昭榮泛著?#92;,道出這群台灣老兵走過的悲愴,大戰結束,?#92;多參加中日戰爭或東亞戰爭而身亡的台灣兵,被奉祀在日本靖國神社,部分砲火餘生的台灣兵,不但沒有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反而被強制編為「國軍」,參加國共內戰,以原日本軍人和國府軍士兵的雙重身分捲入中國內戰,成千上萬橫屍沙場,劫後餘生返回台灣的,竟被來台的國軍視為「敵人」,百般歧視,有的憤而投入「二二八事件」,被捕慘遭虐殺。


 


民國十七年出生的?#92;昭榮,以生命見證時代的悲劇。日據時代曾經受過日本海軍術科訓練,?#92;昭榮當時被扣上「二二八暴動」罪嫌,遣往上海、青島等地,從事戰後接收日本卅四艘賠償艦修復工作,槍林彈雨中,目睹戰爭的可怕與無情。


 


?#92;昭榮透過史料估計,陸續有一萬五千名台灣子弟兵被國民政府連拐帶騙,以機關槍押送,強制遣往中國剿匪,其中至少有一萬人被押往東北錦州、塔山、華北魚台、濟寧及徐蚌會戰等戰役,死無對證,成了「無名戰士」。


 


?#92;昭榮指出,被遣往中國的台灣兵,年紀輕輕,很多連廿歲都不到,人生地不熟,面對中共人海戰術,十之八九成了砲灰,千餘人被俘投共或滯留中國,民國卅八年,隨國民政府平安撤退返台的只有四百多人,其中大多數是海軍人員,橫屍戰場的台灣兵幾乎全是陸軍,至少有八千多人。


 


?#92;昭榮不平的指出,今年三月,國防部查復監察院的報告中,仍然強調「台灣光復初期,隨國軍赴大陸作戰台灣兵」總數只有一千七百零四人,其中包括三百八十一位隨國民政府撤退回台的,六百廿六位被俘滯留中國,解嚴後返台的,還有近七百位滯留中國病故的,不願承認「無名戰士」用血?#92;和生命交織而成的史實。


 


?#92;昭榮一生坎坷,國共內戰倖免於難,?#92;昭榮劫後餘生重回故鄉,災難並沒有結束,之後又因傳?#92;台獨書刊,被捕送往綠島服刑十年,期間遭逢妻子改嫁,出獄後,?#92;昭榮輾轉開發台灣草蝦外銷市場,參加南加州台灣人社團聲援施明德「獄中絕食」,訴求政府「釋放政治犯」遊行示威,一夕之間淪為政治難民,流亡海外。


 


多年來,?#92;昭榮始終心繫當年國共內戰捐軀的袍澤,十六年前,他持難民護照重返當時的戰場,找尋昔日戰友的屍骨,在北京發起「滯留大陸台籍老兵要回家」連署訴願活動,將戰後散落在中國各地的台籍老兵串連起來,?#92;多回不了家的台籍老兵,戰後歷經文革批鬥,生不如死,有的受不了折磨,自殺結束生命,點點滴滴全是血?#92;斑斑。


 


最令?#92;昭榮悲痛的是,走訪徐蚌會戰遺跡,目睹土丘連綿的「亂葬崗」,每個土塚下埋葬的,全是橫屍戰場的國軍將士遺體,而這些「無名戰士」墳塚,多年來任由風吹雨打,無人聞問憑弔。


 


為了撫慰橫屍異鄉的「無名戰士」英靈,?#92;昭榮在一九九四年創設全國原國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六年前,在高雄發動全國台籍老兵及遺族靜坐絕食抗議,獲得當時高雄市同意,在旗津海岸公園預定地,撥出一塊 一公頃 大的土地,做為「台灣老兵祈願世界和平紀念公園」,提供「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及「台灣兵文物紀念館」建設之用。


 


雖然地有了,卻因為沒有經費,幾年來,旗津海岸邊除了四年前豎立的一座「魂鎮故土」地標, 一公頃 大的土地上,荒涼空無一物,海風中顯得格外蕭瑟,台灣老兵犧牲寶貴的生命,不但日本,連中華民國都未正式表彰,連一座紀念碑都沒有,令?#92;昭榮感到格外的痛心。


 


?#92;昭榮感嘆,二二八及白色恐怖受難者及被羈押者,都已經獲得平反,得到精神及撫恤金補償,全國各地設置的二二八紀念碑不計其數,唯獨為國捐軀的「台灣兵」,在血?#92;歷史中,找不到容身之處。


 


明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六十週年,?#92;昭榮自籌經費,捐出積蓄,在「魂鎮故土」地標旁,設置「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牽引無名戰士的英靈重回故鄉,也為一甲子前發生的悲壯歷史做見證。


 


碑文背面寫上前總統李登輝所題的「靈安故鄉」,及?#92;昭榮題的「魂鎮故土」。?#92;昭榮說,原本「魂鎮故土」四字邀請總統陳水扁落筆,不過被婉拒,?#92;昭榮搖頭說,「阿扁沒有福份」。


 


總統府回函婉拒題字,連 十一月十日 紀念碑揭幕儀式,也沒有出席的意願,高雄市長謝長廷也以當日要北上參加行政院會為由,派秘書出席,?#92;昭榮看在眼裡心痛不已,悲痛半個多世紀前橫屍沙場數以千計的「無名戰士」台灣兵,半個多世紀來被漠視,魂魄飄盪荒野數十載,不知何時才能重回故鄉。


 


台籍老兵話滄桑 盼建台灣英烈祠


大紀元  2005/8/15  3:30:59 PM


 



 


【大紀元 815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十五日電)時代背景的不同,造成不少台灣台籍老兵成了戰爭的犧牲者,台藉老兵徐騰光等人盼政府還給他們應有的公道和正義,儘速建立「台灣英烈祠」,平撫四、五萬名台籍老兵的委屈。


 


今天是太平洋戰爭終戰六十週年紀念日,台灣高雄市政府文獻委員會配合出版「台灣老兵話滄桑」,邀請兩名口述歷史的台籍老兵?#92;昭榮、徐騰光現身道出他們一生的經歷。


 


?#92;昭榮,七十七歲,台灣屏東人,於日治時期曾任海軍志願兵,台灣光復後,被徵召進入中國海軍,奉派赴美接艦期間,因為接觸「台灣獨立運動十週年」一書,被送往綠島管訓十年。出獄後遭國民政府的跟監,?#92;昭榮從此流亡海外;目前擔任「中華民國原國軍老兵及遺族協會理事長」。


 


因為不幸的遭遇,他積極探訪、連繫所有的台籍老兵,奔走於海峽兩岸,希望透過口述歷史的方式,還原台灣光復後到三十七年之間,國民政府如何「誘騙」台籍青年投入國共戰爭,甚至客死他鄉的實景。


 


徐騰光七十五歲,操著中國蘇州腔口音,不過,他是花蓮客家莊人,於台灣光復初期加入國軍七十軍師,擔任二七八團第三排排長,實際參與「國共內戰」,歷經徐州戰役,於內戰期間彈盡糧絕,成了戰俘。


 


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他卻滯留中國四十三年,直到八十五年巧遇台灣觀光團,接受他們的協助,才得以回歸故里。上午,他感傷地表示,心繫故里,只想舉家返台,豈料數十年的委屈未能得到昭雪、平反和合理的照料;徐騰光回到台灣的日子過得很慘澹,竟然靠拾荒過日子。


 


他感慨國民政府沒有給他合理的照顧及退役證明,也沒有比照退伍軍人的福利,他渴望回歸故里的心情,卻成了家人的負擔和生活的適應不良。


 


終戰六十年後的今天,徐騰光和?#92;昭榮兩人還牽繫千名滯留中國大陸的台籍老兵及戰死他鄉的英靈,兩人一致希望政府能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May 21 Wed 2008 13:32
  • heart


love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蔣澎龍 帶回兩張奧運門票


中時 更新日期:2008/05/12 04:33 黃邱倫綜合報導



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北京奧運世界區桌球最終資格賽,「鬼之推擋」蔣澎龍昨日連闖三關,在4強賽中直落四橫掃羅馬尼亞好手克里桑,不但順利搭上開往北京奧運的列車,同時也成為參與奧運桌球賽的4朝元老。



目前世界排名33的蔣澎龍,此次直接以16強的身分出賽,首戰4比0輕取地主選手賈卡布,8強賽以4比1拍退入籍土耳其的前中國選手鄭長弓。



4強賽,小蔣面對羅馬尼亞名將克里桑,他以11比9、11比2搶得先機,第三局雖然遭遇對手頑強抵抗,但小蔣仍以11比9勝出,隨後再以11比5拿下第四局,將勝利果實穩穩放進口袋。



蔣澎龍自從1996年亞特蘭大展開個人的奧運征程後,2000年雪梨與2004年雅典都未曾缺席,以往最佳成績是挺進奧運前8強,此次險些斷了國手路,幸好資格賽發揮出應有實力,方能持續尋求奧運奪牌夢。



中華女將潘俐君,以4比0擊敗地主選手洛瓦絲,好不容易打進8強賽,可惜沒能更上層樓,以2比4不敵披上西班牙戰袍的前中國選手沈燕飛。



北京奧運資格賽全部結束,除了原本已經取得入場券的莊智淵與黃怡樺外,蔣澎龍取得第三張門票。



國際桌總在本屆奧運取消雙打賽,而新增團體賽,依據國際奧會規定,由於蔣澎龍取得奧運參賽資格,連帶替中華隊爭取到參加男子團體賽的機會,因此,中華隊屆時可再搭配另一名選手與蔣澎龍、莊智淵參加團體賽,至於人選方面預料以張雁書機會最大。




































0% 1% 0% 1% 1% 92% 3% 2%


共有1540人投票


瀏覽更多態度投票結果









109人
推薦此新聞






謝謝你的推薦





  • 若您願意推薦這則新聞,請點選左側的「推薦」按鈕,但推薦新聞需要收集更多網友意見,目前系統尚無法提供相關新聞。









更多:其他運動.

 

 

 

....................................

 

 

 

 

 

 

 

 

 

 

 

.....................................

 

 

 

 

 

 

 

 

 

 

 

 

 

 

 

 

 

 

.................................

 

 

 

 

 

 

 

 

 

 

 

 

 

 

 

 

有人生氣就算了.還有人「無聊」到想要燒炭

 

 

 

 

 

 

 

 

 

 

 

 

 

 

 

.............................

 

 

 

 

 

 

 

 

 

 

 

 

 

 

 

 

 

 

.......................................

 

 

 

 

 

 

 

 

 

 

 

 

 

 

 

 

 

 

 

 

 

 

 

...................................

 

 

 

 

 

 

 

 

 






蔣澎龍奧運四連莊 並取得團體門票


中廣 更新日期:2008/05/12 08:30



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北京奧運桌球世界區資格賽,31歲的老將蔣澎龍連勝三場,闖進男子單打決賽才以二比四輸給了香港的張鈺,不過蔣澎龍順利替中華隊搶下北京奧運的單打及團體賽資格,這也將是蔣澎龍從亞特蘭大以來連續四屆參加奧運會。(陳楷報導)



本屆奧運取消雙打改設四點單打加一點雙打的團體賽,規定每個國家至少要有兩名球員取得單打資格才可以報名,中華隊的莊智淵直接以世界排名取得資格,但第二個名額卻得來不易,世界排名33的蔣澎龍三月在亞洲區資格賽功虧一簣,還得多打一輪世界區資格賽,跟來自世界的70名球員爭取僅有的三張門票。



不過蔣澎龍先以四比零擊敗匈牙利的傑卡布,又以四比一送走土耳其的鄭長弓,晉級四強再輕鬆以四比零擊敗世界排名17的羅馬尼亞選手克里桑,晉級決賽也確定進軍奧運。另一邊張鈺則以四比二擊退比利時老將塞夫,而塞夫則在季軍戰直落四打敗了克里桑,拿到最後一張奧運門票。蔣澎龍替中華隊取得單打以及團體賽資格,目前中華隊團體世界排名第八,有機會在奧運列為種子隊。



至於女子組則沒有意外都由大陸的海外兵團包辦,前三種子林菱、帖雅娜跟沈燕飛順利取得資格,同時也替香港以及西班牙取得女子團體賽的門票。我國世界排名128的潘俐君打進八強才以二比四輸給36名的沈燕飛,表現最出色。









































 

 

 

 

 

 

 

 

 

 

 

 

 

 

 

 

 

 

 

.........................

 

 

 

 

 

 

 

 

 

 

 

 

 

 

 

 

 

 

 

 

 

 

 

 

 

 

 

 

 

 

 

 

 

 

...........................................

 

 

 

 

 

 

 

 

 

 

 

 

 

 

 

 

 

 

 

 

 

 

 

.....................

 

 

 

 

 

 

ㄍㄢ4聲........也是實用的ㄍ按ˋ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烏山頭水庫,舊稱烏山頭貯水池,是一座位於台灣台南縣官田鄉的水庫,具有水力發電功能,與烏山頭水力發電廠和烏山頭風景區相併在一起。地理位置在海拔468公尺的烏山嶺。由於自空中往下看形如綠色珊瑚,故雅稱為珊瑚潭







目錄

[隱藏]





[編輯] 概述


烏山頭水庫於1920年興建,1930年完工,屬嘉南大圳最主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台灣早期的水庫系統之一,主由日本的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規劃完成,興建的主要目的為嘉南平原的農作灌溉。水庫位於曾文溪支流官田溪上游,利用台南縣官田鄉六甲鄉大內鄉東山鄉間的低窪谷地為集水區,水源取自曾文溪上游大埔溪,為一個離槽水庫,進水隧道穿越烏山嶺至官田溪上游,長三千多公尺,在曾文水庫完成後,取其下游水量,與曾文水庫合併共同運轉,兩者相輔相成。曾文水庫亦提供烏山頭水力發電廠水源。



在當時整個水庫工程可說是聞名東亞,其中最艱難的工程為堤防岸壁送水口,及埋通烏山嶺之地下引水隧道。國民政府遷台之後,興築曾文水庫,並築有隧道式下水道,將曾文溪的水流,引入烏山頭水庫。烏山頭水庫的出水口稱為「西口」,曾文水庫之進水口則稱為「東口」。



[編輯] 基本資料


集水面積:60平方公里


最高常水位:58.2公尺


最大可能供水位(CMS):60.6公尺


水深:32公尺


滿水位面積:1300公頃


總蓄水量:15415.8萬立方公尺


計畫有效蓄水量:10377萬立方公尺


現在有效蓄水量:8245萬立方公尺


計畫年運用水量:100000萬立方公尺


壩型:半水力式土壩


壩頂標高:66.7公尺


最大壩身高度:56公尺


壩頂長度:1273公尺


壩頂寬度:9公尺


壩底寬度:303公尺


壩體體積:11020928立方公尺


溢洪道型式:自然溢流陡槽溢洪道


溢洪道設計溢洪量:1500秒立方公尺


溢洪道最大溢洪量:2190秒立方公尺


出水工型式:



  • 舊送水設施:送水管二條、直徑9吋、管長62.03公尺及168.93公尺針型閥蝶型閥
  • 新送水設施:送水管一條、直徑14.1吋、長2170公尺,環閘閥、空注閥各三組。

出水工設計流量:144秒立方公尺


出水工控制水門型式:動力送水


東口渠首工:



  • 攔河堰:重力式混凝土
  • 溢流堰,堰高:5.6公尺,堰頂長:239.40公尺
  • 排沙閘:
  • 2座進水口:電動捲揚式水門16門
  • 計劃取水量:56秒立方公尺。
  • 烏山頭導水隧道:馬蹄型寬5公尺,縱坡1:1200,長度3,107公尺。

總工程費:日幣54,130,000圓


開完工日期:1920年1月開工,1930年5月完工


灌溉給水面積:69084公頃


自來水計畫年供水量:146820000立方公尺


發電:裝機容量50千瓦,計畫年發電量438000立方公尺。



[編輯] 其他


在水庫中有一小島名為「辯天島」,面積約20公頃。


在1979年嘉南大旱時期,曾經水枯見底過。


1969年烏山頭水庫開放觀光,由嘉南農田水利會管理,也是台灣省立的風景區之一。



[編輯] 烏山頭風景區旅遊資訊



  • 票價:全票 200元 半票 120元
  • 停車費:大型車 80元 小型車 50元 機車 20元
  • 開放時間:上午6:00(夏日7:00)~下午6:00 (其他時間進入免費)
  • 客運路線:

    • 興南客運:麻豆-烏山頭水庫
    • 興南客運:台南-善化-烏山頭水庫


[編輯] 鄰近景點




[編輯] 相關連結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部


[編輯] 台北地區




[編輯] 中部



[編輯] 臺中地區




[編輯] 南部



[編輯] 台南地區




[編輯] 高雄地區



  • 後勁遺址
  • 左營舊城遺址
  • 龍泉寺遺址
  • 覆鼎金遺址
  • 後庄遺址
  • 福德爺妙遺址
  • 拷壇遺址
  • 六和遺址(新石器時代早期)
  • 陳厝巷遺址
  • 孔宅遺址(新石器時代早期)
  • 大坪頂遺址
  • 鳳山水庫遺址
  • 壇頭遺址
  • 清水岩遺址
  • 天明園遺址
  • 林家村遺址
  • 鳳鼻頭遺址(新石器時代早期)


[編輯] 東部



[編輯] 宜蘭縣




[編輯] 台東縣




[編輯] 澎湖群島



[編輯] 金門




[編輯] 馬祖



[編輯] 台灣海峽


.............


...............


 


 


 


 


 


.................

台灣史前文化的發展涵蓋了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鐵器時代,延亙了至少1萬5000年。這些史前文化分佈在全台各地,散佈在一千多個不同環境的遺址中。其中,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長濱文化,是迄今在台灣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其文化特徵為使用打製砍砸器,未使用陶器。而第一個挖掘到這個文化的遺址,正是八仙洞遺址。


八仙洞位於台東縣長濱鄉三間村一座面海的集塊岩峭壁上,有自然形成的十數個海蝕洞穴。1968年1970年之間,任教於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的宋文薰,帶領一個考古隊在八仙洞若干的洞穴中,做過五次考古發掘。發掘結果不但找到了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而且在洞穴堆積的底層發現非常豐富的舊石器時代先陶文化,經命名為「長濱文化」。


除了八仙洞外,還有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遺址,比如說台東縣東河鄉小馬洞穴遺址。此外,恆春半島最南端的鵝鑾鼻第二遺址龍坑遺址,也發現與長濱文化相近的舊石器時代文化。



[編輯] 長濱文化簡介


長濱文化是迄今在台灣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是一個以漁獵採集為生的隊群社會,人口不多,主要居住在海邊的洞穴及岩蔭,不知農耕,不會製陶,以敲擊的方式製作石器。長濱文化的年代最早可以推到距今約3萬年以上,一直到5000多年前才逐漸消失。


左鎮人是最早在台灣出現的人類,其化石發現於台南縣左鎮鄉菜寮溪,活動的時間經測定後,大約是距今約2萬到3萬年前。長濱文化器物的製造者與使用者可能是與「左鎮人」同時期的人類。「長濱文化在台灣東海岸一直持續到距今5000年前後忽然消失,而且與以後普遍發現於台灣全島的各史前文化層之間,找不到可以連繫的關係,也就是說,本島的新石器時代,乃至金屬器時代的文化,並不是從長濱文化逐步演變發展出來的。」(引自葉美珍 nd)





[編輯] 八仙洞遺址出土的器物


八仙洞遺址遺物出自潮音、海雷、乾元及崑崙等海蝕洞穴底層,出土器物以石器為主,屬礫石工業砍伐器傳統,以石英石英岩、玉髓、燧石與鐵石英等製成的小型刮削器刀形器等為主,石器類型以石片器佔多數。此外,考古學家也發現各類形的小型尖器和骨針、骨尖器、骨魚鉤等日常工具與漁獵工具。同時並發現了火塘、魚骨等生活遺留物。


從這些器物來推斷,住在該遺址的人類,是將天然的石頭打破,之後使用碎掉之石片的鋒利邊緣,用來擔任切肉、割魚、刮掉獸皮上的脂肪、砍樹及削木頭等工作。他們也會把動物的骨頭削尖磨利,作成魚叉與釣鉤來捕魚,或者用動物骨頭做的針縫衣服。


在洞穴的舊石器時代文化層之上,經過一段長時間無人居住的空白地層之後,新石器時代晚期則開始擁有農業技術。它們不但使用精緻磨製的石器和紅陶器,同時也選擇了這些洞穴作為他們的居所,而在洞穴裡留下一層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層。



[編輯] 參考出處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劉益昌主持,1996,埋藏的家園:細說東海岸的史前遺址 八仙洞,見台灣史前文化 [online]。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化資訊站。[引用於2004年11月4日]。全球資訊網網址:[1]
  • 台東縣馬蘭國民小學,2002,長濱文化 [online]。台東:台東縣馬蘭國民小學。[引用於2004年11月4日 ]。全球資訊網網址:[2]
  • 葉康宇等,nd,長濱文化 [online]。台東:台東情網。[引用於2004年11月4日]。全球資訊網網址:[3]
  • 葉美珍,nd,認識史前館的教育資源:臺灣史前史 [online]。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引用於2004年10月13日]。全球資訊網網址:[4]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外部連結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本島主分水嶺偏東,故河流東短西長,一般而言,具有下列特徵:河身短、坡度大、水流急,最長的濁水溪長僅186公里,而坡度則達四十六分之一。枯水期水量小,常成野溪,不適航行。洪峰流量十分龐大,面積兩三千平方公里的集水區域,經常出現每秒一萬立方公尺以上的洪水量。河流含沙量大,如濁水溪因而得名。河階、谷中谷、嵌入曲流、隆起沖積扇回春地形顯著。



[編輯] 淡水河水系




[編輯] 台北縣諸河



  • 雙溪:台北縣 - 27公里
  • 磺溪:台北縣、台北市


[編輯] 臺中諸河




[編輯] 烏溪水系




[編輯] 濁水溪水系




[編輯] 諸河




[編輯] 高屏溪水系




[編輯] 屏東縣諸河




[編輯] 臺東縣諸河




[編輯] 卑南溪水系




[編輯] 秀姑巒溪水系




[編輯] 花蓮溪水系




[編輯] 花蓮北部與宜蘭南部諸河




[編輯] 蘭陽溪水系




[編輯] 宜蘭縣北部諸河




[編輯] 相關條目




[編輯] 註釋




  1. ^ 秀姑巒溪本身發源於花蓮與台東兩縣之間的崙天山南側,但整個水系的最遠源流則為其最長支流樂樂溪的支流馬霍拉斯溪,發源於中央山脈馬博拉斯山東側
  2. ^ 花蓮溪本身源流為光復溪,發源於拔子山,但整個水系的最遠源頭則為其最長支流萬里溪的源頭,位於中央山脈白石山南側的萬里池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顯示▼隱藏▲

      
台灣河流



淡水河水系


諸河




諸河


烏溪水系


濁水溪水系




諸河


高屏溪水系


屏東縣諸河




臺東縣諸河


卑南溪水系


秀姑巒溪水系


花蓮溪水系


花蓮宜蘭諸河


蘭陽溪水系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外交事務始於1593年之日本豐臣幕府家臣原田孫七郎的台灣納貢事件。1670年台灣統治者鄭氏王朝鄭經英國簽訂通商條約,是台灣的第一個正式外交條約。其後,臺灣先後由清朝日本統治,其涉外關係也融入了清朝日本的外交當中。1945年日本投降繼而臺灣光復後,中華民國開始對臺灣行使主權。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國共內戰中失利繼而播遷臺灣,該現狀維持至今。故現今台灣進行國際交流的相關機構或證照通常都是以「中華民國(台灣)」的形式出現,而現今臺灣外交也常被視與中華民國外交等同。中華民國政府具有對台灣地區的主權,擁有中華民國在台灣地區的外交權力,並與世界上有限的國家具有外交關係。中華民國外交部宣稱其基本精神為:「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以保護僑民權益,促進國際合作,提倡國際正義,確保世界和平」。[1]







目錄

[隱藏]



[編輯] 清治時期


1684年中國清朝於台灣設台灣道台灣府行政區劃或地方政府。因清朝採行鎖國政策,台灣本來與西等國的頻繁貿易,也相同中斷,而此階段台灣所有貿易大都與中國有關。十九世紀中葉,中國國力日衰,鎖國政策遭到西方列強挑戰。多次戰敗後,中國簽訂多款通商條約。而與台灣有關的有:1860年之「北京條約」﹔規定台灣開放淡水安平港為通商口岸、1863年,雞籠(今基隆)正式開港、1864年打狗(今高雄)正式開港。這些外交條約除了規範通商口岸開設相關事務外,也設置了如打狗領事館等駐台外交機構,也出現洋行、幫辦。1867年美國廈門領事李仙得與平埔族族長卓杞篤締結《災難救助條約》,則是台灣外交關係的新葉。


19世紀中期,台灣涉外關係除了官商來往之外,宗教事務也是其中很重要部分,這些藉由外交關係進行的傳教事務,如英國長老會馬雅各開始在台灣南部傳教及加拿大長老會馬偕淡水傳教,都影響台灣甚鉅。


1874年,日本出兵台灣。日本政府與清朝締結《北京專約》,清承認日本的行動為保民之舉,給予難民撫恤及購買日軍修築之房舍道路共50萬兩。這次外交事件,促使清廷取消內地人民渡台耕墾禁令,台灣正式全面開放。


1895年5月25日,因應清朝割讓臺灣給日本的事實,臺灣成立台灣民主國。在外交事務上,由總統唐景崧任命的陳季同作為外務大臣,統籌臺灣國的外交事務。在成立前後的幾個月內,該國試圖聯合法國介入乙未戰爭,惟因情勢等因素,外交活動並未成功。



[編輯] 日治時期


1895年,台灣展開五十年之日治時期。日本在台統治機器-台灣總督府為了處理涉外關係,特地於總督府官署內設置「外事部」,負責全盤台灣的對外關係。雖然,日治時期初期之外交關係,仍與中國攸關,例如移民經商等事務。不過,各國均於台灣設置外交辦事處,以處理經商等事務。其中,也不少國家於台灣設置領事館。例如,1913年,鑒於台灣地位日漸重要,美國就將台灣的原辦事處升格為「台灣領事館」,而外交人員則為正領事。就廣義而言,1935年臺灣博覽會呈現台灣外交史上的重大成果。包含中國、菲律賓滿洲國泰國等國都前來台灣設展。



[編輯] 中華民國時期




主條目:中華民國外交

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中華民國政府開始於台灣行使統治權。1950年代初期,中華民國政府遷徙至台灣。1950年1972年之間,以中華民國名義為主的台灣外交呈現蓬勃現象。台北市區或天母等地區,設有多處駐台灣之他國大使館與相關眷舍。此種情形,直到1970年代才為之改觀。


自從中華民國於1971年被逐出聯合國,世界各主要國家相繼和中華民國政府斷交,台灣的國際空間銳減。同一時期,台灣在經濟發展上漸有成績,中華民國政府漸漸轉向以經濟援助一些小型發展中國家來謀取外交地位,在李登輝時代政府稱之為「務實外交」。民進黨執政後,中華民國的外交仍有很強的經濟援助導向。


今除了正式外交使館英譯名稱亦聲明詳註台灣之外,至今冠以台灣或台北為名的台灣外交機構,仍居中華民國駐外館處的大宗。例如:「駐奧克蘭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駐阿根廷台北商務文化辦事處」、「台灣駐巴林商務代表團」或「駐約旦中華民國(臺灣)商務辦事處」。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光華寮判決 國際法震撼/李明峻(中國時報 2007.03.30)

三月二十七日日本最高法院對審理長達二十年的光華寮案做成判決,其內容對「中華民國」的地位影響很大。

光華寮案原為屋主要求房客遷出的民事訴訟,但因屋主為當時代表中國這個國家的「中華民國政府」,而在京都地方法院一審訴訟進行期間,發生日本轉變對中國這個國家的政府承認,從而使此一訴訟成為國際法的重要案例。訴訟的爭點在於實際上未被消滅的「中華民國」,是否因政府承認的更換,而在法律上完全消滅?

過去的判決認為,「中華民國」存在的客觀事實並無絲毫變化,只因主觀的政府承認的更換,完全抹殺其在法律上的地位,將使台日雙方的實際往來發生問題。且許多案例顯示「未被承認國家」或「被取消承認的政府」也可擁有做為原告的提訴權,更遑論「不做被告的豁免權」與「法令的適用」,故都承認「中華民國」做為原告的資格。

然而,此次日本最高法院認為,「中華民國」為中國這個國家的國名,自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日本轉變對中國這個國家的政府承認之後,對日本政府而言,中國這個國家的國名已從「中華民國」變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已喪失中國這個國家的代表權;而本案的原告是中國這個國家,因此已無法代表中國這個國家的「中華民國」,當然不能成為訴訟的當事者。

「中華民國駐日本國特命全權大使」與「中華民國財政部國有財產局長」也不是中國這個國家的代表者,而由其授予訴訟代理權的律師團亦為無權限者。在此情況下,由於原告欠缺中國這個國家的必要授權,故本件訴訟必須依日本民事訴訟法於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中斷,但過去京都地院與大阪高院忽略此點而繼續本件訴訟,因此其後所進行的所有判決均為無效,從而將此案發回一審的京都地方法院更審。

其次,日本法院不會支持「不當得利」,而「光華寮」是由中華民國政府於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後購入,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只繼承一九四九年底以前中國這個國家的條約等做法,甚至對於一九六六年一筆三千萬元的「中華民國」對日債務亦不承認,因此對於一九六一年才登記為「中華民國」國有財產的光華寮,既不是外交財產,也非行使國家權力的財產,沒有理由視同一九四九年以前即屬於中國的財產(如大使館、領事館),而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日本最高法院此次判決提及「姑且不論本案建築物的所有權是否屬於現在中國這個國家以外的權利主體」,顯然台灣應還可以「中華民國以外的名稱」設法繼續爭取。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因存在光華寮判例而無急迫性的「日本版台灣關係法」,目前反而因此一最高法院的判決而顯現其必要性。

依據日本最高法院的判決,這起訴訟的原告應為中國這個國家,而其代表者已變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往的判決使「中華民國」在日本的司法方面擁有類似美國台灣關係法的效果,但此次日本最高法院卻是採取類似聯合國二七五八號決議案的立場。日本最高法院對光華寮案的判決,凸顯台灣內部與國際社會對「中華民國」的認知有差距,以往此一問題流於政治主張的各說各話,但此次在法律上白紙黑字的「震撼教育」,應可使國內仔細思考此一問題。

「中華民國」既然不再是中國這個國家的政府,也不被認為有明白主張或以行為表現「中華民國」是有別於中國的另一國家,那麼若要在國際社會生存,顯然必須思考其他途徑。(作者為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秘書長)
 

回上頁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角遇見海



分類:附近散步

2008/05/08 15:13




這天天氣好得不得了!

在4、5月的梅雨季節 像這樣的大晴天是可遇不可求的。

當然,我跟兔子先生是不會安份呆在家裡~

今天我想去水湳洞走走,那是金瓜石地區離海最近的小村落..

雖然離石頭屋不遠,又常常開車經過,卻總是來去匆匆不曾駐足欣賞。

今天我們從濱海公路轉上山時,

看到那一層層依山而建的房舍 因為陽光而閃耀著,

於是我們就被吸進來了...





隨意找個地方停好車(到山上玩的好處是隨處都有停車位,九份例外啦~)

發現前面的那條小路盡頭就是海!

是藍色的海耶~



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看得到海~

一位阿伯在修理屋頂,是古早型的屋瓦,

真希望石頭屋也是這款屋瓦,而不是鐵皮屋頂...



巷子很小,在裡面鑽來鑽去很好玩,每一個轉彎都有驚喜的小發現。

我猜想這裡的小孩一定很會玩躲貓貓~



嘿!這景色一點也不輸國外吧,有像希臘小島耶!



看到如此湛藍的海水,清澈透明的看得到水底礁石

海水輕拍著礁石濺起一朵朵白色浪花,

突然驕傲的心情油然而生

嘿!這裡是台灣耶!

台灣的風景一極棒耶!!



單車奔馳在濱海公路上,那美景、那活力

真的不輸外國吧!!



哇塞!小路還直通濱海公路啊!

離海真的好近喔~~

我....我也想搬來住了!!



於是我跟兔子先生說:

「好啦~好啦~就是這間小房子啦,快去給我弄到手吧!!」




哈哈~~~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典的25句話 分類:好文收藏2008/05/06 08:53經典的25句話 1)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  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2)能沖刷一切的除了眼淚,  就是時間,以時間來推移感情,  時間越長,衝突越淡,仿佛不斷稀釋的茶。 3)怨言是上天得至人類最大的供物,  也是人類禱告中最真誠的部分。 4)智慧的代價是矛盾。  這是人生對人生觀開的玩笑。 5)世上的姑娘總以爲自己是驕傲的公主  除了少數極醜和少數極聰明的姑娘例外。 6)如果敵人讓你生氣,  那說明你還沒有勝他的把握。 7)如果朋友讓你生氣,  那說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8)有些事情本身我們無法控制,  只好控制自己。 9)我不知道我現在做的哪些是對的,  那些是錯的,而當我終於老死的時候  我才知道這些。所以我現在所能做的  就是盡力做好每一件事,後等待著老死。 10)也許有些人很可惡,有些人很卑鄙。   而當我設身處地爲他想的時候,   我才知道:〔他比我還可憐。〕   所以請原諒所有你見過的人,   好人或者壞人。 11)魚對水說你看不到我的眼淚,   因爲我在水裏。   水說我能感覺到你的眼淚,   因爲你在我心裏。 12)快樂要有悲傷作陪,   雨過應該就有天晴。   如果雨後還是雨,   如果憂傷之後還是憂傷,   請讓我們從容面對這離別之後的離別。   微笑地去尋找一個不可能出現的你! 13)死亡教會人一切,   如同考試之後公佈的結果----    雖然恍然大悟,但爲時晚矣! 14)你出生的時候,   你哭著,周圍的人笑著;   你逝去的時候,   你笑著,而周圍的人在哭!    15)男人在結婚前覺得   適合自己的女人很少,   結婚後覺得適合自己的女人很多。 16)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   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荒野裏,   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   剛巧趕上了。 17)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   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   被惰性所消磨。 18)人生短短幾十年,   不要給自己留下了什麽遺憾,   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該愛的時候就去愛,無謂壓抑自己。 19)《和平年代》裏的話:   當幻想和現實面對時,總是很痛苦的。   要麽你被痛苦擊倒,   要麽你把痛苦踩在腳下。 20)真正的愛情是不講究熱鬧,   不講究排場、不講究繁華、   更不講究噱頭的。 21)生命中,不斷地有人離開或進入。   於是,看見的,看不見了;   記住的,遺忘了。   生命中,不斷地有得到和失落。   於是,看不見的,看見了;   遺忘的,記住了。   然而,看不見的,   是不是就等於不存在?   記住的,是不是永遠不會消失? 22)我們確實活得艱難,   一要承受種種外部的壓力,   更要面對自己內心的困惑。   在苦苦掙扎中,   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   你會感到一種生命的暖意,   或許僅有短暫的一瞥,   就足以使人感奮不已。 23)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24)後悔是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   後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   比錯誤更大的錯誤,所以不要後悔。 25)日出東海落西山,   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鑽牛角尖,   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共勉之~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天16萬 歐洲高價團 來台攀玉山





奧地利來台高價團行程圖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不讓日本富士山專美於前,台灣玉山美景,也開始吸引歐洲觀光團來朝聖!


11/9奧地利搶頭香


十一月九日,奧地利第一個專程來台灣登山的高價旅遊團將抵台展開十五天旅程,行程中將環島攀爬數座台灣知名高山,其中最大賣點是攀登東北亞最高峰、海拔三九五二公尺的玉山。負責接待的宏祥旅行社總經理郭裕家表示,歐洲有一定比例觀光客,熱愛挑戰,這些觀光客衝著東北亞第一高峰威名前來,而且這只是開端,明年宏祥預計還會安排六到八個歐洲團,前來一覽玉山磅礡氣勢。


這個奧地利來台登山團十六名觀光客,平均年紀約六十歲,其中二名超過七十歲,不遠千里而來台灣登山,顯示歐洲人登山風氣之盛,每個人團費約三千六百歐元,相當於十六萬元台幣。因為是高價團,住的飯店都相當高檔,分別是翡翠灣福華、天祥晶華、武陵富野、阿里山賓館等。


高山之旅 台灣新賣點


帶團的高山嚮導羅明瑞說,行程安排先以簡單的陽明山開始爬起,然後爬草嶺古道、合歡山、雪霸、台灣最高峰玉山。雖然這批登山客年齡層偏大,但登山活動在歐洲相當普遍,他會特別注意這些登山客的身體狀況,但相信不會有問題。


郭裕家表示,第一團成行前,曾經多次試邀歐美旅遊業者來台灣登山,國外業者第一反應往往是「驚豔」,形容台灣的山真的好漂亮,四季如春,國家公園基礎設施也相當完善。


這些外國旅遊業者表示,歐洲人如果想組團到亞洲登山,第一個印象是富士山,不會想到台灣,玉山如果知名度打開,以後會有更多人前來。


羅明瑞說,台灣的高山三千公尺以上可見茂密林相,歐洲三千公尺以上高山,不是林相單調便是白雪覆蓋,對歐洲觀光客來說,玉山相當值得一看。


觀光局長賴瑟珍表示,歐洲客來台灣旅遊人數並不多,觀光局近二年來全力打通歐洲通路,這次奧地利團前來,代表歐洲通路逐漸打通,而且高價團特色之一,就是業者不會削價競爭,可以提升台灣整體旅遊品質,雖然量不多,但觀光局對這類旅行團深表歡迎。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