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遺言
我依據自己的意志,以死抗議台灣執政者長期對「歷代軍人軍屬台籍老兵」之精神虐待如下:
1. 國不像國,政府不像政府;議會亂武,司法亂彈;自由民主脫線;愚兵愚兵一世人!
2. 現行「退輔」制度,不公不平,偏袒「老芋仔」、剝削「蕃薯囝」。應重新制定「台灣役男服兵役之義務及權利」,不要把台籍老兵當做「軍奴」或「乞食」。
3. 陳水扁、謝長廷執政八年,漠視「台灣歷代戰?#92;英靈」,不但未給予「歷史定位」,而且未曾舉辦國家級的追思或法會弔祭。漠視約4萬位台灣先靈已經在海外流浪60年,竟然還要讓渠等繼續再流落異域,情何以堪!?
4. 阿扁總統及行政院長聯署頒發給政治受難者的「回復名譽證書」,根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55號解釋:「武職人員之資格,不在回復之列‧‧‧」,足見政府是重文輕武,欺辱軍人,莫此為甚!
5. 本人甘願死守台灣唯一的「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直到催生國立「台灣歷代戰?#92;英靈紀念俾」為止。
2008年5月20日 台灣老兵 ?#92;昭榮 謹識
《原稿》↓
自由時報 2008年5月2日
■ ?#92;昭榮
民進黨以「台灣民主、獨立建國」為宗旨創黨,起步即踏上由不計其數「民主先賢」及「獨立先烈」以心身、血汗及其某囝的?#92;水混凝鋪成的「建國便道」,沿途吸收台灣意識志士,加上上蒼與英靈的庇佑,好不容易於二○○○年取得政權。
詎知,阿扁政團上台執政即得意忘形,傲慢自大,不但未以「台灣之子」代表台灣人民,「感謝天地、告慰先靈」,更未虛心照顧基層百姓,並且漠視「台灣歷代戰?#92;海外英靈」之悲情及其歷史定位,甚至僅僅八年,即把台灣民族推上絕滅的邊緣!
尤其不可原諒者,民進黨連續遭受慘敗失去政權,辜負六成半以上台灣人民的寄託與願望,不僅沒有面壁反省,反而責怪民心背離;目前還在爭奪「爛柿仔」─民進黨的「果蒂」。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依現在局勢觀察,除非民進黨自主黨員以「非常明智」的作為,聯合、共同尋求「台灣救星」臨危授命,否則無藥可救。
筆者倒要由衷奉勸追求台灣「民主自由、獨立建國」的學者志士及民進黨自主黨員,何不揮?#92;?#92;脫把台灣人弄成世界上最劣等民族之「民進黨」的陰影,趁人民痛定思痛之寶貴時刻,變更「民主進步黨」之名稱,革心重新再出發?新組織千萬不可拖泥帶水,更不可念舊!
周書曰:「皇天無親,唯德是依」民進黨既一再違悖「天佑台灣」之旨意,執政上又犯了「無能、無仁、無義、無德」等作風,連鬼神都敬而遠之,「民主進步黨」之名稱,復何可依!(本文作者為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會長)
自由時報 2007年1月6日
■ ?#92;昭榮
二次大戰結束已經六十一週年,國共內戰定局也將近一甲子,但台籍老兵的悲情,卻仍持續在海外延燒。
過年前,日本產經新聞引述越南河內(胡志明市)共同通信社報導:「二次大戰期間,在法領印度尼西亞擔任日本軍特務機關人員,戰後被遺棄在越南的台灣人吳連義,於 十二月十四日 死亡於越南北部林敏省(譯音)的住宅。享年八十三歲。他的辭世直到廿五日才被人發覺。」
報載:二戰期間被日軍徵召到越南而在當地迎接終戰的台灣人,推測約三百人,而吳連義被認為是戰後滯留越南台灣人當中最後一位生存者。
這篇報導篇幅不大,但足以提醒日本政府及台灣人,尤其是研究台灣近代史的學者:「台灣人的戰爭尚未結束」!
據報導,吳連義乃一九四三年畢業於嘉義農林學校(現在的嘉義大學之前身)。翌年(一九四四)以「台灣拓殖社員」之名義被徵召到越南北部日軍進駐地域的農業試驗場工作。戰爭末期被調到特務機關服務。
終戰後,他投入胡志明所領導的「越南獨立同盟」參加越南獨立運動。
一九五四及五九年,他曾經兩度透過紅十字會向日本駐越機關要求隨同日本軍民撤回日本,但因出身「台灣人」而被排斥,繼續滯留北越,並且與越南女性林悌培(譯音)結婚,營農為主。
一九九二年,吳連義向日本駐河內大使館申訴,要求日本政府「負起責任,把他送回台灣」,但仍被拒絕;一九九四年,在台戶籍確認後,他曾經返台一次。
遺?#92;林氏悌培流著眼?#92;向採訪她的記者透露:「他常說,不願意死在此地」!
日本產經新聞以「殘留越南最後一位台灣人吳連義逝世」為標題轉載這則訊息,不知日、台朝野人士,讀後作何感想?
(作者為「台灣兵戰後史」工作者)
作者 ?#92;昭榮╱全國台籍老兵協會理事長兼紀念碑籌建會召集人
自由時報 2003年1月19日
位於高雄市旗津區北汕段(旗津二路和三路的交界處)海岸公園預定地
中華民國原國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創立已邁入第九個年度,每年召開大小會議四、五次,每次開會時,全體肅立,為「國共內戰殉難戰友暨無名英靈」默哀一分鐘。
前幾天,國民黨主席連戰假黃復興黨部宴請三十三位前國軍退役上將。從電視螢幕上,祇看到國民黨威權時代及執政末期的國軍將領齊聚一堂,歡笑談天,甚至有人有氣無力地說,恨不得揍李登輝一頓。雖然將星滿堂,卻未見發出溫馨閃亮的光,令人遺憾!
與會將領當中,不乏親歷「國共內戰」的洗禮,擔任過國軍部隊之指揮官、高級幕僚或黨政首長。按軍中倫理、按做人的道理,這場盛宴要開動之前,應該會想起「國共內戰」期間為黨國犧牲,橫屍沙場的軍民,而給予由衷的默禱,聊表哀痛和?#92;疚。可惜,電視螢幕上,沒有呈現這幕場面。
回憶國民黨政府內戰挫敗,棄車保帥逃離來台,從一個流亡政權,躍居富甲天下的政黨,那些當年棄卒逃難來台的國軍將領以及黨政高官,在台享受威權和榮華富貴,何曾想到為黨國殉難的百萬忠貞軍民,包括台灣「光復」初期(民國三十四年底至三十七年間)被國軍部隊拐騙脅虜押往大陸東北、華北,投入「剿匪」前線作戰殞命的一萬多名台灣子弟兵!
國府自從戰敗撤出中國大陸、掌握台灣的資源及生殺大權、被逐出聯合國,以至交出政權,凡五十三年。在此半世紀的期間,竟然未舉國遙祭戰亡於大陸的國軍戰士,又未擇地在台灣西部面對台灣海峽與中國大陸建立一座表徵哀悼為黨國犧牲忠貞軍民之紀念塔或紀念碑,以慰他們的怨靈及鎮魂。
眼看二○○四年的台灣總統大選逐漸迫近,咸信國人對連戰以及蔣家宿將遺臣,摩拳擦掌,希冀奪回政權之心情非常了解。但,人在做,天在看。人算不如天算。國民黨如果原性不改,不知虛心檢討反省,不思清償歷史上的血?#92;罪孽,天地不容,還談什麼復辟?。
再說,國共內戰,陣亡國軍將士之屍骨,大多數仍被遺棄在東北戰役、魯西戰役及徐蚌會戰等遺址周圍之亂葬崗及荒野,任其被風吹、日曬、雨打、雪凍,沒有人收埋探望,更沒有人為他們引魂超渡,簡直不如一隻狗,怎能教他們瞑目?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人民的眼中,認為他們死得活該,誰教他們為國民黨政府賣命。他們的屍骨,中共不可能妥善安葬,更不可能為他們「建碑慰靈」。除非台灣這邊的政府或民間善士能為他們善後,否則,他們永遠無法超生。那麼,蔣家王朝的宿將遺臣將來回歸中國大陸時,如何面對數以百萬計英靈的糾纏?。
本會創立時把「建碑慰靈」列為志業,經過四年不斷的努力奮鬥,於八十七年八月,為「國共內戰殞身無名戰士」向高雄市政府爭取到位於高雄市旗津區北汕段(旗津二路和三路的交界處)海岸公園預定地約 一公頃 ,並已獲得國有財產局同意興建「紀念碑」在案。
孰知,政黨輪替後,新政府以財政困難為理由,迴避「建碑」之責任。國民黨雖然有錢,但因下台而縮手不管。國防部則以「國共內戰陣亡將士已入祀忠烈祠」搪塞,而寧可為陷於大陸未撤退來台之前國軍官兵保留六十億台灣人民的血汗錢作為「戰士授田憑據補償金」而拒絕補助「建碑經費」;至於本會,成員大多老殘而且貧苦;呈送立法院審查的「台灣光復初期投效國軍赴大陸作戰台籍老兵補償條例草案」中的「精神補償」│建碑基金之來源,又被朱鳳芝、王天競等軍系立委封殺。所以,一直無法動工興建,任其荒蕪至今,已經四年!
為「國共內戰陣亡國軍無名戰士」建碑慰靈,應屬於國家的大事,尤其是中華民國政府及國民黨中央黨部應負的職責。然而,新政府和國民黨當局也?#92;認為他們戰死彼岸已逾五十年,不像「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白色恐怖」時期之受難者,有遺族和社會輿論等之壓力。所以,不必為「無形」的英靈花費這筆錢。
最近,聽說市府考慮把該筆土地收回移作他用。本會認為該筆土地是動員全國年逾六十五歲的台籍老兵及遺族,與?#92;多熱心的社會人士聲援下,冒著七月天的炎陽,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大門口的廣場,接力絕食靜坐一週抗議所得來的成果,豈能隨便放棄!
為了突破「建碑」基金上之瓶頸,本會準備將原先研擬的「國共內戰殞身無名戰士紀念碑」籌建計畫,修改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暨國共內戰殞身台灣子弟紀念碑」興建計畫,進而發動全國台籍老兵(包括前日本軍人軍屬台籍人員)以鄉鎮、縣市接力之方式展開全國巡迴募捐運動,一方面,配合日本政府及民間的贊助,以期完成歷史性的壯舉與使命。
自由時報 2002年10月25日
⊙?#92;昭榮
五十餘年來,每年 十月二十五日 ,當專橫不義的國民黨政權帶領朝野既得利益族群、天真爛漫的兒童、癡人說夢的「老芋仔」、一知半解的學子,以及卑躬屈膝的奴才,像炒作糗飯似的演著愚兵愚民的把戲,歡慶所謂「台灣光復節」時,在台灣這塊土地的地下、在中國大陸「國共內戰」的主戰場:東北錦西、塔山,華北魯西、羊山,江北徐蚌、陳官庄等古戰場周圍,不知有多少台灣人背著「台灣光復」的十字架,在悲嘆、在咒罵「台灣光復」!
回顧這五十年間,多少忠直硬氣、刻苦勤勞、安分守己、善良認命的「舊台灣人」,無論閩、客或原住民,都被籠?#92;在冠冕堂皇的「台灣光復、回歸祖國」的巨蛋下,遭受剝削、打壓、欺辱、投獄乃至犧牲生命!
傳記文學「民國大事日誌」第二冊,關於日本戰敗投降後,國府派軍來台接收時的台灣民情,有下列幾段記載: 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 ,台灣省民收聽無線電台廣播,獲知日皇下詔宣布:「日本已戰敗,依照開羅及波茨坦宣言,將台灣歸還中國(筆者註:其實,日皇下詔並無提及台灣、朝鮮、滿洲之歸屬問題)。台灣同胞聞之,無不額手稱慶。
同年 十月十日 ,台灣全省盛大慶祝國慶紀念日;演戲、放炮、提燈遊行,盛況空前,人心振奮。
同月十五日,台灣各地民眾聞國軍將在基隆登陸,紛紛趕到基隆歡迎。但因國軍延期來台,歡迎民眾頗感失望。
同月十七日上午,台灣警備總司令部、駐防部隊第七十軍及公署官員,分乘四十餘艘美國運輸艦安抵基隆後,陸續進港靠岸。歡迎民眾群立岸上搖旗歡呼,震動全市。
同日上午十一時?#92;,國軍進入台北市,三十萬市民夾道歡呼,舉市若狂。
由以上幾段記述,足見戰後台灣人民對「祖國」的愛慕和對國軍的期?#92;,是多麼真摯。那種真情,簡直像被父母賣給人家做奴婢長達五十年的子女,渴望到有朝一日,父母事業成?#92;,把子女贖回懷抱那般的激情。
可是,蔣介石卻錯估台灣人的心境和期望,竟派遣穿著襤褸、軍紀敗壞的第七十軍和六十二軍來台。陳儀等貪官污吏,助長部隊官兵在台橫行霸道,搶奪、姦殺、勒索、侵占、借物不還,殺戮無辜,開口「媽的可比」,動輒「槍斃你」,根本沒有把台灣人當做「同胞」或「子女」看待,簡直比日本人還要兇暴可惡!如果,蔣介石英明一點,以贖回骨肉子女的親情和愛心,調派訓練有素,教育水準較高,軍律良好的正規部隊如「青年軍」來台接收,則咸信不會發生「二二八事件」,也沒有今日的「省籍情結」問題。
當年(一八九五)把台灣連地帶人割讓給日本的是「祖國」(中國、清廷、漢人),而不是台灣人叛離、背祖。
史載:台灣島民聞知割讓事,莫不驚惶失措。即時鳴鑼罷市,向地方官乃至台灣巡撫唐景崧哭訴,請求調兵固守台灣,更以血書陳情堅決反對割讓。血書寫道:「萬民誓死不從倭,割也死,拒也死,寧死於亂民刀下,也不願死於倭人手中!」在朝為官的台籍官吏、進士、舉人也聯名向清廷奏道:「台灣屬倭、萬姓不服,而事難挽回、如赤子之失父母,悲慘曷極」。並說:「願捐銀贖回台灣」。但清廷不聞不問。由此可見,所謂「祖國」,對吾先人何等殘忍,而吾「台灣人」何其悲哀!
中國抗戰勝利後,在蔣介石 及來台接收的所有文武官員和士兵的心目中,根本沒有台灣「同胞」的存在!他們視台灣為「八年抗戰的戰利品」。眼中只有台灣的富裕、金錢和資源,以及日軍剩餘的軍需物品;心內充滿著接收、占有台灣所有資源之欲望而已。他們把「祖國」、「同胞」掛在嘴皮上,施行比日人更殘暴和野蠻的統治,而且自誇「光復」台灣,「拯救」台灣同胞,騎在台灣人民的頭上恣意欺壓,長達五十年!他們還大言不慚,在教科書上制定:「經過八年抗戰,拯救台灣同胞於水深火熱中」之教條,製造假象「恩德」愚弄台灣子弟,甚至教育台灣青少年「報效祖國」。
蔣家王朝及其遺臣宿將,如果有良知良能,自中國大陸撤退來台後,應該主動調整對台灣人民的心態,於感悟「反攻無望」;或在蔣經國死亡;至少在李登輝執政期間,應把教科書上的「教條」修正為:經過八年抗戰,贏得最後勝利,才把台灣和六百萬同胞由日本人手中贖回祖國的懷抱。五十年來,使台灣同胞生活在日本軍閥之鐵蹄下,身為「祖國」、為「父兄」者,深感慚?#92;。從今以後,保證骨肉不再分離,保證加倍愛惜台灣,照顧台灣同胞,致力建設台灣為中國之模範省,以回饋五十年的苦難歲月。
然而,由於國府長期「一黨專制」,加上「死不認錯」,終於隨著廿世紀舞台劇的結束,再次被人民唾棄垮台。
二○○○年,政黨輪替,「台灣之子」陳水扁執政已經兩年多了。遺憾的是,依然「蕭規曹隨」!
面對今年的 十月二十五日 ,我們應該平心靜氣,虛心檢討「慶祝光復節」的目的和意義。檢驗「光復」五十餘年來,究竟帶給台灣人民什麼幸福?什麼希望?以及什麼不幸? (作者?#92;昭榮╱台籍老兵協會創會會長)
大紀元2004/10/28 7:49:40 AM
【大紀元10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以十七年時間為戰死或失蹤的國軍台籍老兵奔走,爭取設置台灣英靈紀念碑的?#92;昭榮,昨天在「戰時體制下的台灣」研討會中,立志要在下月10日把台灣第一座無名戰俘紀念碑豎立起來。
身兼全國原國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創會理事長,以及台灣英靈紀念碑暨文物館籌建會召集人,?#92;昭榮昨日應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舉辦的「戰時體制下的台灣」學術研討會之邀,為身兼台籍日本兵、國軍台籍老兵的悲情現身說法,一提起這群滯留中國或戰死沙場的同袍,?#92;昭榮泣不成聲,現場有多人也跟著紅了眼眶。
?#92;昭榮表示,這些有「兩種兵」身分的老兵,大多是光復後從南洋送返台灣途中,被艦艇直接送到中國;或是被國民黨政府在台灣以不同的理由送去中國工作,而他則是因二二八事件後的「清鄉運動」中遭提報為清鄉份子,被「清」到中國當兵,參加國共戰爭。
他說,所有到中國的老兵,全部是被騙去的,而非自願前往,但有數千人戰死沙場,也有成了共產黨的俘虜加入共軍,流落他鄉,甚至有人被中國派去打韓戰,這種複雜身分,可說絕無僅有。
國防部回覆監察院的報告中,強調隨國軍赴中國作戰的台灣兵總數是一千七百零四人,?#92;昭榮憤怒的表示,國防部的資料根本是錯誤的,因為十七年來的追蹤推算,被送到中國的近萬人,有八千多人至今生死不明,他們一生任人宰割,如同失根的蘭花,但卻連一座紀念碑都沒有。
(http://www.dajiyuan.com)
自由時報 2004年11月1日
記者黃秀枝╱專題報導
半個多世紀前,國共內戰方酣,同樣是入秋,高雄港海風蕭蕭,成千上萬的台灣兵,在荷槍警備的肅殺氣氛下,一批批被押送前線剿匪「報效祖國」,砲火中,近萬台灣兵橫屍沙場,無名無姓,孤魂飄泊異鄉數十載。
戰火中倖存的台灣兵?#92;昭榮,多年來心繫戰死異域的袍澤,奔波海內外,幾年前,透過靜坐抗議激烈手段,在高雄旗津海岸邊掙得一塊地,明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六十週年前夕,他往來籌措立下全國首座「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大理石碑隔著台灣海峽,遙望著對岸當年的戰場,海風呼嘯聲中,牽引飄盪異鄉的魂魄,重回故鄉。
「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設在旗津海岸風車公園旁,與四年前所立的「魂鎮故土」地標相鄰,目前已經完成石碑底座,用台灣兵血?#92;和生命換來的碑文,正在刻製中,近日完成, 十一月十日 上午十點揭幕。
看著「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即將落成,已經七十六高齡的?#92;昭榮,髮蒼蒼,為了昔日袍澤努力了一輩子,心中有無限的感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即將滿六十週年,日本已從戰敗的廢墟中,一躍成為經濟大國,台灣也建立民主政權,對於一群「原日本軍、前國軍」的台灣老兵而言,過往的六十年卻是一段痛苦、不堪回首的歲月。
?#92;昭榮泛著?#92;,道出這群台灣老兵走過的悲愴,大戰結束,?#92;多參加中日戰爭或東亞戰爭而身亡的台灣兵,被奉祀在日本靖國神社,部分砲火餘生的台灣兵,不但沒有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反而被強制編為「國軍」,參加國共內戰,以原日本軍人和國府軍士兵的雙重身分捲入中國內戰,成千上萬橫屍沙場,劫後餘生返回台灣的,竟被來台的國軍視為「敵人」,百般歧視,有的憤而投入「二二八事件」,被捕慘遭虐殺。
民國十七年出生的?#92;昭榮,以生命見證時代的悲劇。日據時代曾經受過日本海軍術科訓練,?#92;昭榮當時被扣上「二二八暴動」罪嫌,遣往上海、青島等地,從事戰後接收日本卅四艘賠償艦修復工作,槍林彈雨中,目睹戰爭的可怕與無情。
?#92;昭榮透過史料估計,陸續有一萬五千名台灣子弟兵被國民政府連拐帶騙,以機關槍押送,強制遣往中國剿匪,其中至少有一萬人被押往東北錦州、塔山、華北魚台、濟寧及徐蚌會戰等戰役,死無對證,成了「無名戰士」。
?#92;昭榮指出,被遣往中國的台灣兵,年紀輕輕,很多連廿歲都不到,人生地不熟,面對中共人海戰術,十之八九成了砲灰,千餘人被俘投共或滯留中國,民國卅八年,隨國民政府平安撤退返台的只有四百多人,其中大多數是海軍人員,橫屍戰場的台灣兵幾乎全是陸軍,至少有八千多人。
?#92;昭榮不平的指出,今年三月,國防部查復監察院的報告中,仍然強調「台灣光復初期,隨國軍赴大陸作戰台灣兵」總數只有一千七百零四人,其中包括三百八十一位隨國民政府撤退回台的,六百廿六位被俘滯留中國,解嚴後返台的,還有近七百位滯留中國病故的,不願承認「無名戰士」用血?#92;和生命交織而成的史實。
?#92;昭榮一生坎坷,國共內戰倖免於難,?#92;昭榮劫後餘生重回故鄉,災難並沒有結束,之後又因傳?#92;台獨書刊,被捕送往綠島服刑十年,期間遭逢妻子改嫁,出獄後,?#92;昭榮輾轉開發台灣草蝦外銷市場,參加南加州台灣人社團聲援施明德「獄中絕食」,訴求政府「釋放政治犯」遊行示威,一夕之間淪為政治難民,流亡海外。
多年來,?#92;昭榮始終心繫當年國共內戰捐軀的袍澤,十六年前,他持難民護照重返當時的戰場,找尋昔日戰友的屍骨,在北京發起「滯留大陸台籍老兵要回家」連署訴願活動,將戰後散落在中國各地的台籍老兵串連起來,?#92;多回不了家的台籍老兵,戰後歷經文革批鬥,生不如死,有的受不了折磨,自殺結束生命,點點滴滴全是血?#92;斑斑。
最令?#92;昭榮悲痛的是,走訪徐蚌會戰遺跡,目睹土丘連綿的「亂葬崗」,每個土塚下埋葬的,全是橫屍戰場的國軍將士遺體,而這些「無名戰士」墳塚,多年來任由風吹雨打,無人聞問憑弔。
為了撫慰橫屍異鄉的「無名戰士」英靈,?#92;昭榮在一九九四年創設全國原國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六年前,在高雄發動全國台籍老兵及遺族靜坐絕食抗議,獲得當時高雄市同意,在旗津海岸公園預定地,撥出一塊 一公頃 大的土地,做為「台灣老兵祈願世界和平紀念公園」,提供「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及「台灣兵文物紀念館」建設之用。
雖然地有了,卻因為沒有經費,幾年來,旗津海岸邊除了四年前豎立的一座「魂鎮故土」地標, 一公頃 大的土地上,荒涼空無一物,海風中顯得格外蕭瑟,台灣老兵犧牲寶貴的生命,不但日本,連中華民國都未正式表彰,連一座紀念碑都沒有,令?#92;昭榮感到格外的痛心。
?#92;昭榮感嘆,二二八及白色恐怖受難者及被羈押者,都已經獲得平反,得到精神及撫恤金補償,全國各地設置的二二八紀念碑不計其數,唯獨為國捐軀的「台灣兵」,在血?#92;歷史中,找不到容身之處。
明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六十週年,?#92;昭榮自籌經費,捐出積蓄,在「魂鎮故土」地標旁,設置「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牽引無名戰士的英靈重回故鄉,也為一甲子前發生的悲壯歷史做見證。
碑文背面寫上前總統李登輝所題的「靈安故鄉」,及?#92;昭榮題的「魂鎮故土」。?#92;昭榮說,原本「魂鎮故土」四字邀請總統陳水扁落筆,不過被婉拒,?#92;昭榮搖頭說,「阿扁沒有福份」。
總統府回函婉拒題字,連 十一月十日 紀念碑揭幕儀式,也沒有出席的意願,高雄市長謝長廷也以當日要北上參加行政院會為由,派秘書出席,?#92;昭榮看在眼裡心痛不已,悲痛半個多世紀前橫屍沙場數以千計的「無名戰士」台灣兵,半個多世紀來被漠視,魂魄飄盪荒野數十載,不知何時才能重回故鄉。
大紀元 2005/8/15 3:30:59 PM
【大紀元 8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十五日電)時代背景的不同,造成不少台灣台籍老兵成了戰爭的犧牲者,台藉老兵徐騰光等人盼政府還給他們應有的公道和正義,儘速建立「台灣英烈祠」,平撫四、五萬名台籍老兵的委屈。
今天是太平洋戰爭終戰六十週年紀念日,台灣高雄市政府文獻委員會配合出版「台灣老兵話滄桑」,邀請兩名口述歷史的台籍老兵?#92;昭榮、徐騰光現身道出他們一生的經歷。
?#92;昭榮,七十七歲,台灣屏東人,於日治時期曾任海軍志願兵,台灣光復後,被徵召進入中國海軍,奉派赴美接艦期間,因為接觸「台灣獨立運動十週年」一書,被送往綠島管訓十年。出獄後遭國民政府的跟監,?#92;昭榮從此流亡海外;目前擔任「中華民國原國軍老兵及遺族協會理事長」。
因為不幸的遭遇,他積極探訪、連繫所有的台籍老兵,奔走於海峽兩岸,希望透過口述歷史的方式,還原台灣光復後到三十七年之間,國民政府如何「誘騙」台籍青年投入國共戰爭,甚至客死他鄉的實景。
徐騰光七十五歲,操著中國蘇州腔口音,不過,他是花蓮客家莊人,於台灣光復初期加入國軍七十軍師,擔任二七八團第三排排長,實際參與「國共內戰」,歷經徐州戰役,於內戰期間彈盡糧絕,成了戰俘。
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他卻滯留中國四十三年,直到八十五年巧遇台灣觀光團,接受他們的協助,才得以回歸故里。上午,他感傷地表示,心繫故里,只想舉家返台,豈料數十年的委屈未能得到昭雪、平反和合理的照料;徐騰光回到台灣的日子過得很慘澹,竟然靠拾荒過日子。
他感慨國民政府沒有給他合理的照顧及退役證明,也沒有比照退伍軍人的福利,他渴望回歸故里的心情,卻成了家人的負擔和生活的適應不良。
終戰六十年後的今天,徐騰光和?#92;昭榮兩人還牽繫千名滯留中國大陸的台籍老兵及戰死他鄉的英靈,兩人一致希望政府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