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恒煒專欄》滿城盡帶中國甲
◎ 金恒煒
不是從奧運開幕而是從中國申奧成功開始,中共的北京奧運就與納粹的柏林奧運連在一起。張藝謀主導的開幕式演出就是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的中國版本;萊芬斯坦建構了「法西斯美學」的範本,張藝謀學步而已。
一九七四年蘇珊.桑塔格(Susah Sontag)在《紐約時報》發表〈迷人法西斯〉,批判納粹宣傳大將萊芬斯坦,特別提到一九三六年為柏林奧運拍的紀錄片「奧林匹亞」。桑塔格如是分疏:「裹在薄衫的身軀,一個接一個扭曲自己,尋找勝利的狂喜;觀眾席上排成一列列的群眾開心歡呼,在超級旁觀者希特勒注視下,運動競賽神聖化了。」再看萊芬斯坦的導演手法:「廣角鏡頭在佈滿的群眾和獨立個人聚焦之間變幻,展示個人完美的服從於整體」,從而形成「權力之前的暈眩」。張藝謀的「奧林匹亞」是不是似曾相識?相同的不止於此,萊芬斯坦的「奧林匹亞」是納粹宣傳的極致;要把國威與京奧融為一體,中共之於張藝謀何嘗不然?
有趣的是,萊芬斯坦的「奧林匹亞」得了四個大獎,到今天還值得分析討論,但張藝謀的卻是貶多於褒,像某位台灣藝術掮客評為八十八分,不是出於藝術認知水準,就是自我矮化成「如海群眾」的一人。藝術貴在創作,抄襲永遠是二流、三流,因為「得其形而不得其神」,難怪中國網友痛貶為「技術一流,表演二流,內容無流」,可見鐵幕中國還是有「不為人惑」的明眼人,至少比民主台灣的「青瞑」明白。
「奧林匹克」政治化,從納粹看中共,真是亦步亦趨。一九三四年到第三帝國生活和工作的美國記者威廉.席勒鄂(William Shirer)在《第三帝國興亡史》中所評論的納粹奧運,只要把「地主國」改一改,完全合轍。席勒鄂說,一九三六年八月在柏林舉行的奧林匹亞運動會,使納粹黨有了極好的機會,讓全世界改觀;「恕不招待猶太人」的牌子悄悄的從所有場所取下,對基督教會的迫害也暫時停止,全國上下裝出最規矩言行,有前所未有的運動會出色組織,有不惜工本的款待;這完全與中共的準備工作與要達到的目的一樣。布希可以到北京的教會去做禮拜,而且公園特闢「示威」場所,柏林與北京真是前後呼應。至於「招待」,在連戰、吳伯雄、宋楚瑜的身上已然全現。
納粹德國打開大門,歡迎外國人─即使反納粹─到處參觀,目的在獲得「肯定成就」。當年英相勞合.喬治稱美希特勒為「偉人」與今天法國總統薩科茲大讚中國是「世界巨人」,有何不同?當然,胡錦濤不是希特勒,希特勒至少是經過選舉取得權位,胡則是鄧小平隔代「欽定」的接班人,是共產黨集體利益的代表人。這就是為什麼胡錦濤與各國政要合影,卻露出沒有自信的惶惶然,反與「京奧」醞釀的「法西斯儀式」不稱。
歷史到底還是具有「教訓」意義。美國《華盛頓時報》評論文章,明確為京奧定調:北京奧運是一九三六年德國奧運以來最政治化的一次,文章中點出「中國利用奧運來操弄台灣」。從「中華台北」偷渡「中國台北」到NOC卡動手腳到「主場」到遣返「卡神」,正是國共聯手下的「京奧」戲碼。台灣人冷暖自知之餘,八三○可見真章。
(作者金恒煒為《當代》雜誌總編輯)
..................
.......................
..........................................
吳育昇批楊挑釁 綠委激憤 2008/08/11
【訊息】
楊蕙如遭到中國蠻橫的強制遣返,沒想到國民黨立委吳育昇卻反批楊蕙如行前開記者會對中國挑釁,是自取其辱,民進黨立委聽了群情激憤,痛批吳育昇胳臂往外彎,打自己的小孩給別人看。
楊蕙如原本要替中華隊加油的熱情,被中國用強制遣返澆熄,這時候國民黨立委吳育昇,不批中國的不是,反罵楊蕙如是自找的。
這是台灣人被中國欺負,吳育昇卻說自取其辱,民進黨立委這口氣哪嚥得下去,跳出來聲援楊蕙如,綠營立委真的是愈說愈氣,藍綠兩黨,誰和台灣站在一起,這時候一目了然。
...
..陳葦綾摘銅 央視稱「中國台北VS 進京遭拒 楊蕙如情緒複
-----------------------------------------------
進京遭拒 楊蕙如情緒複雜 2008/08/10
【訊息】
卡神楊蕙如,8月9日到北京為台灣奧運代表隊加油,卻被中國海關無理遣返,回到台灣後楊蕙如驚魂未定,她萬萬沒想到,只是單純想為台灣隊加油,竟是如此困難!
民進黨主席痛批中國,將楊蕙如比照暴力犯一樣的遣返,非常不恰當。
前往北京為台灣隊加油,卻遭到拒絕入境、原機遣返,隔了1天,楊蕙如的心情還是無法平復。出發前精神抖擻,辯才無礙的楊蕙如,回到台灣後卻是百感交集,持有效證件進京,卻受了委屈,陸委會派出副主委張良任,出面強調遺憾之意,但卻當場被楊蕙如的友人嗆聲。
體委會則是發佈新聞稿表示,楊蕙如持有效入境證件前往北京為台灣隊加油,中國當局沒有理由拒絕入境,只是再多的遺憾,都無法改變楊蕙如被遺返的事實,民進黨上上下下,都看不下去。
國民黨高層在奧運場館內開心鼓掌叫好,但楊蕙如和同行的李昆霖卻連入關都不行,兩岸的政治現實,平民百姓最清楚。(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
陳葦綾摘銅 央視稱「中國台北」 2008/08/10
【訊息】
台灣女子舉重選手陳葦綾,在奧運第1天的賽程,就拿下銅牌,台灣民眾莫不歡欣鼓舞,只是中國官方媒體中央電視台,卻用中國台北介紹陳葦綾,刻意給台灣穿小鞋。
民進黨痛批,這根本是矮化台灣,馬政府不應該再向中國傾斜。
中國又用中國台北打壓台灣!台灣奧運代表隊的女子舉重選手陳葦綾,勇奪銅牌的第一時間,中國官方媒體,中央電視台破壞先前的承諾,不用中華台北,而以中國台北來介紹陳葦綾。
其實,這樣的矮化動作已經不止1次了,早在8月3日,央視專訪台灣奧運跆拳英雄朱木炎,也出現中國台北的稱呼。中國一再以「中國台北」,矮化台灣代表隊,民進黨實在看不下去,中國官方媒體搞小動作,給台灣穿小鞋,民進黨要馬政府別再向中國傾斜。
........................
................................
....................
馬政府對後奧運的中國發展太一廂情願了!
馬政府執政後施政無能,民怨沸騰,就職不及百日,本月便有三場龐大的街頭抗議活動陸續上演,對馬政府以鬆綁與西進為主軸的中國政策發出怒吼。但從北京奧運會上國共兩黨所營造的和樂融融景象,視北京為主場的態度看來,台灣人民生活的痛苦,主權的淪喪,以及國家安全所面臨的威脅,都未受到馬政府重視,顯然仍未在失控的中國政策上踩煞車,這一條西進、鬆綁的錯誤道路,馬政府仍執意繼續走下去。
坦言之,馬政府所推出的西進、鬆綁政策,經過二個多月的檢驗,已經證明徹底失敗。儘管如此,馬政府為何不願懸崖勒馬,及時回頭?從開放中國觀光客在人數與商機上,出現幾近十五倍以上的落差,但馬先生竟以中國舉辦奧運減少出國為由,辯稱奧運後中國觀光客就可逐漸增加,可見即使西進、鬆綁政策失敗的事實已擺在眼前,馬政府對中國的寄望仍未死心,仍把一切西進、鬆綁政策之發揮效果,寄託在奧運之後。吾人不得不指出,馬政府對奧運後中國發展的極度樂觀期待,與多數國際專家普遍認為京奧後中國經濟將走下坡,政治社會矛盾亦無法再掩蓋,必將爆發,造成社會動盪不安的觀察,顯然南轅北轍。馬政府若不調整對中國一廂情願的期待與幻覺,台灣的處境將愈來愈險峻,岌岌可危。
馬政府上台後推出的多項西進鬆綁政策,主要在直航包機、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開放台商回台上市、中資來台投資股市、公共工程,以及十二吋晶圓的登陸等。這些政策有些甫推出即遭逢嚴重挫敗,如直航包機與中國觀光客來台,有些則尚未實施但已可論斷必然失敗,如十二吋晶圓、台商回台上市與中資來台上市等。直航包機與中國觀光客來台,是馬先生在國人眼前演出的一齣鬧劇。當初馬先生不論在競選時或當選後,一再對包機直航與中國觀光客來台畫大餅,特別是每天開放三千人次中國觀光客來台,可帶來六百億元商機,更證明只是胡亂吹噓的牛皮。據統計,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滿月,平均每天只有一百八十三位中國觀光客來台,而直航包機大都是台商在搭乘,這意味包機直航不僅未擴大台灣內需市場,帶來龐大商機,還提供便捷的交通往來,讓更多台灣人到中國消費。更嚴重的是,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已影響日本人來台觀光意願,使日客來台下降,台灣觀光業未蒙中國觀光客開放之利,反而蒙受排擠日本觀光客之弊,可謂得不償失。
至於台商若想回台上市,多是因為中、港股市重挫,籌資困難,才轉而想回到台灣上市。但台商回台上市,對台灣而言絕非利多,一則彼等在台籌資後,大抵匯往中國擴大投資,成為台資西流的另一個管道,再則,台商在中國的經營狀況,台灣主管單位無法查核,一旦財務作假,蓄意詐欺,勢必套牢散戶,掏空台灣,稍有不慎,便有引發金融風暴的可能。而中資來台投資股市,以當前中國股市慘跌情況而論,一般中國投資人已自身難保,如何再有餘錢投入台股。若是具有特定意圖的主權基金改頭換面進入台股,必然有所圖謀,一旦對台灣重要產業、企業進行惡意購併,使之掌控在中國手中,則台灣恐將淪為中國的經濟殖民地。至於十二吋晶圓開放登陸,一旦實現,以一座廠建造成本在千億元台幣之上,台灣資金必然枯竭,加上十二吋晶圓登陸後,台灣完整的半導體產業聚落,以及最具競爭優勢與核心價值的晶圓代工業,等於直接奉送給敵國,面臨自我瓦解的命運。
執政至今,馬政府的兩岸政策幾已全面崩盤,然則危機中亦潛伏轉機,幸運的是,馬先生才執政不久,若是有心要改,仍來得及修正此一致命的路線,挽救台灣於危亡之際。但令人憂心的是,馬先生似乎對奧運後中國的發展仍存有憧憬,認為奧運後中國會更好,而台灣受惠於此,也會馬上漸漸好。一旦如此思考,馬先生便可能愈陷愈深,為了交換中國開放更多觀光客來台,對台灣的主權、國格與權益會作何讓步,令人思之不寒而慄。因此,馬政府若具有道德勇氣,便是承認西進、鬆綁政策的失敗,向人民道歉,不再寄希望於中國觀光客、中資,並改善投資環境,讓產業回流,並在台灣生根、深耕,才是台灣真正的救贖之道。
..........................
.........................................
....................
...........
曹長青專欄》奧運開幕式「大砸鍋」--從中國網民痛罵說起
![]() |
中國政府傾全國之力辦的奧運開幕式,以「大場面、大煙火、大色彩、大群體、大手筆」展現給世人;結果卻是「大砸鍋」,遭到中國網民一片痛罵,被認為是「北韓大型團體操的升級版:場面宏大,內容空洞;人海戰術,沒有人性!」用現代的色彩和燈光,鍍亮的是「浮華時代的輓歌」;用揮金如土的昂貴,堆出的是「史上最俗艷的奧運會」。
縱觀整場開幕式,這麼巨大規模的群體表演,總導演張藝謀可以說是精心策劃、下足功夫,每個細節都頗具苦心,其敬業精神無可厚非。但為什麼會惡評如潮?關鍵在於張藝謀沒有明白什麼是奧運精神。
九六年的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其主題歌曲是「夢想的力量」,主題交響樂是「召喚英雄」,典型地表達了什麼是奧運精神:自由的精神,實現個人夢想、成為個人英雄的精神。
張藝謀不理解奧運精神,卻吃透了胡錦濤政府的精神。他通過展現像口香糖一樣被中國人嚼過無數遍的四大發明、絲綢之路等歷史,最後用人群方陣幾次排出「和」這個字,巧妙而清晰地傳遞了主席台上胡錦濤的「和諧社會」、「和平崛起」的說法;與官方的意識形態默契、和諧。
正因為張藝謀的主導思想是宣傳國家和民族自豪感,而不是奧林匹克精神,所以他無論調動多少人力、燈光、色彩和數碼科技手段,操演出多少像機器人一樣動作整齊的方陣和吶喊,都沒法使這場開幕式有靈魂─人的自由的精神。
且不說他精心策劃、極想表達的中國文化歷史,連中國人都很難看懂,就別說外國人了;就算所有觀眾都清晰明瞭,但由於整個作品沒有靈魂,所以,無論在技術層面他怎麼下功夫,人們就只剩下看熱鬧了。但這個熱鬧也實在不「熱鬧」、不好看,因為沒有抑揚頓挫。全程一個慢悠悠的調子下來,除了用煙火充當標點符號以外,沒有任何一點激動人心的場面。
在人群聚集的這種特殊場合、面對電視畫面的一閃即過,人們要的不是哲學家的沉思和歷史學家的研究,而是通過音樂和表演引起人們心靈的共鳴、產生共振的效果。亞特蘭大奧運的「召喚英雄」和「夢想的力量」,讓人聽完激動得恨不得跳進運動場參加比賽,而北京奧運的主題音樂和歌曲,讓人聽完連睡覺的力氣都沒有了。
北京宣傳說,這次奧運的主題口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且不說這是一個典型的假大空口號(這個夢想是什麼?古往今來,人類只有一個共同的夢,那就是最被中國政府剝奪的─自由),即使這個口號成立,這個開幕式也沒有一絲一毫地表現這個主題:既沒有夢,更沒有世界。整個一個中國為世界中心的自我陶醉。一個迄今仍貧窮落後的獨裁國家,好像自古以來都是天人合一的樂園,這真是很中國。
(作者曹長青為獨立評論員,更多評論見http://caochangqing.com)
..........
.................
.........................
...........
..
.....
...
....
奧運開幕式上出現五星旗倒置 新唐人電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