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頁

文.攝影/謝恩得


許多人對阿里山的第一印象不外是神木、森林火車、日出,以及最近熱門的櫻花季和阿里山茶;不過,阿里山的重要性當然不僅止於這些漂亮壯麗的風景,還有人們所津津樂道的阿里山人文和歷史,而要談到「阿里山人」,首先要談的當然非阿里山的原住民鄒族莫屬了。


山巒谿谷間,處處好風情


阿里山鄒族大都聚居在台十八號公路南北兩旁的山巒谿谷間,包括來吉、樂野、達邦、特富野、里佳、山美、新美及茶山等八個部落。


鎮山之寶原名「拉拉吉」的來吉村,就位在「鄒族神山」塔山之下與美麗的阿里山溪畔,早年即是水源、動物豐裕的獵場,此外更有著名的斯比斯山大斜壁等奇景;對於每年夏季常見的颱風豪雨,村民們並不畏懼,他們早已習於和大自然和諧相處,樂觀開朗的天性也不時在生活和創作中顯現出來。來吉村的地標「鎮山之寶」是一高聳的陽具型樹幹木雕,根據古老傳說,是用來趕走喜歡在山上掃地、引發土石流的女神之用。近年來,許多村民投入鄒族傳統工藝復興,不少家園和民宿都展現了創意十足的建築特色;近日甫發行專輯的鄒族才女創作歌手白紫,就是以家鄉來吉的山林為創作泉源。

偏遠的里佳村少有文明汙染,夜空特別清明,又稱「藍色部落」,里佳有層次豐富的山景、原始的樹林和生態,幾乎處處都可賞鳥,烏奇哈溪 (曾文溪上游)還可賞蛙、賞魚,冬日行走在環村步道上,更有綺麗的楓紅景色。當地有一平坦的裸露溪床「大石板」,經過幾次颱風豪雨後,大石板「愈長愈大」,長達八百公尺,沿途密佈原始樹林、天然石洞和數十個造型各異的壺穴等地質景觀,大石板盡頭還可眺望知名的達娜依谷,絕美風光教人深深眷戀。


 



原住民部落


位在阿里山公路五十公里處附近的樂野部落,由當地七家民宿業者結為策略聯盟,每家皆表現出不同的藝術天份,「華納因厝」(業者故意取為台語諧音「番仔的家」),外牆上數千顆石頭是花了一年時間慢慢堆砌而成,「阿將的家」更花費八年時間興建。

縣長與櫻花大使合影鄒族兩大社之一的特富野,有鄒族重要的集會場所「庫巴」,以及迷人的村落小徑和天主教、基督教堂。新近整修從達邦到特富野的大眾化步道,群山幽谷和林間鳥類等生態都相當豐富,由於才發展觀光不久,整個村落十分安靜和淳樸;特富野還有項名產「香水百合」,目前在市場上非常搶手。


自原生原味提煉當代智慧


阿里山上鄒族人口最多的達邦村,楓香紅林是當地冬季最知名的景致之一,整片山坡鋪滿了楓紅、新綠等變化萬般的豐饒色彩,有人形容達邦的楓林美景猶勝歐美的風景明信片!當地山林更是賞鳥人士眼中的天堂,常有環保團體前往拍攝野鳥;此外還有愛玉子、山葵、茶葉、石蓮花等特產,去年,全國第一所原住民小學達邦國小更歡慶了他們創校一百年紀念。


山美村聞名的達娜伊谷,是曾文溪上游支流「沙米箕」溪的一部份,村內還有野溪步道、鄒族傳統住屋及狩獵屋、工藝師工作室、部落花園等。此外,阿里山鄉農會輔導山美村新開闢了「原生植物文化教育區」,栽種與鄒族傳統生活相關的八十多種植物,可說是鄒族祖先累積的智慧,不僅應用於各種傳統祭典,更是野外求生的重要知識。


大花園距山美不遠的新美村,目前觀光業還在發展中,當地的新美國小則是科學展覽的常勝軍,去年以「原住民的傳統毒魚術」為主題,參加全縣科展榮獲第一名,研究過程使學生們重新認識祖先們不隨便毒魚,兼顧文化、保育和分享等意義。靠近大埔鄉的茶山村則是一個由鄒族、布農族及漢族共同建造的新興部落,整個村落有如一座大公園,家家戶戶都造有涼亭,每年十一月舉辦涼亭節,吸引大批人潮前往流連。

目前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積極推展的重點之一─鄒族美食,自鄉公所連續兩年舉辦的創意美食大賽脫穎而出!美食比賽讓評審們大為驚艷,他們都驚嘆鄒族美食無論就創意、衛生和美味方面,都有如五星級大飯店的料理,木雕、石雕或竹子等特製食器也讓人感受到各社區豐沛的創作力,未來可望成為鄒族部落套裝行程的新賣點。


鄒族少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way541541 的頭像
    amway541541

    農民時報--招您來刊登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