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王千源事件:剝奪言論權是愛國?





2008年4月25日


今天的對比新聞,我們要對比介紹的是中外媒體對一個來自青島的留學美國的女學生王千源的不同報導和截然不同的評價。








王千源
王千源
王千源,1988年生,今年剛滿20歲,來自中國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是家中的獨生女,典型的80後青年。

*80後一代中之另類*


對中國的80後的青年一代,很多觀察人士和獨立知識分子頗有微詞。有的把他們歸類于“互聯網一代”,說他們每天沉溺網路。


有的人說他們是“喝狼奶長大的一代”,意思是說這批年輕人從小在共產黨的宣傳中長大,沒有經過歷次大規模路線鬥爭和階級鬥爭的衝擊,對官方宣傳人云亦云,缺乏獨立見解。


有的觀察人士說80後青年是“垮掉的一代”,對這批青年表示失望,認為他們只問“錢途”,不問道德,人格缺失,對政治冷漠,對國家前途漠不關心,歷代中國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傲骨風骨的傳統在80後一代青年知識分子身上已經蕩然無存。


而王千源幾乎在一夜之間,讓人對中國80後的一些人有了新的認識,令人耳目一新。


*成為太平洋兩岸風雲人物*


中國奧運聖火抵達舊金山之際,美國很多城市和大學校園,都有支援西藏自由和反對踐踏西藏人權的各種團體和人士舉行集會遊行。另外,支援奧運,反對藏獨的親華社團也舉行示威遊行。


在美國這樣一個民主國家,在這樣一個信奉“我不贊成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表達觀點權利”的國家,對立觀點的社團或者民眾舉行集會和遊行,表達自己的聲音,是再自然不過了。


然而,在美國杜克大學的涉及奧運火炬傳遞以及藏人權益的集會,卻成了美國和中國媒體的頭條新聞。


這是因為20歲的杜克大學一年級學生,來自中國的王千源在一夜之間成為大洋兩岸的新聞人物。


根據王千源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的文章,她在杜克大學留學期間,逢年過節或者放假,美國同學都回去了,而校園裏只留下外國留學生。為了省錢,王千源有一次和幾個藏族女學生合租了一套公寓,從而了解到流亡藏人的心聲,那是和官方的宣傳相差甚遠的。


*希望促成對話 反被同胞斥罵*


這次支援西藏民主人權和反對藏獨的兩派學生舉行示威遊行,王千源試圖以她在語言方面的天分在兩派之間斡旋,讓雙方對話,設法了解對方的訴求和觀點。


一位中國女留學生,在關於西藏的遊行示威中,沒有站在中國學生社團一邊,她立刻就被有些同胞罵做叛徒、漢奸。


遊行結束後,她的所有個人資料都在互聯網上出現,甚至包括她父母在青島的工作單位、住址、身份證等個人資料。


法新社的照片顯示王千源在青島的家門外走廊墻上被人用紅色染料涂寫了“殺全家,殺賣國賊”等字樣。


美國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報導說,王千源在青島的家還被中國的反藏獨、反西方媒體的人潑了大糞。


王千源在杜克大學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說,她目前已經受到美國警察的保護,她的父母也躲避了起來,不過她對她目前的處境並不害怕。媒體還引述王千源的話說,她不支援西藏獨立。


*變態的愛國方式*


她對美國之音記者說:“我覺得西藏絕對是中國的一部分,正因為它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對待它就要像是對待自己的同胞兄弟,是自己的親人,就要更加理性,要注意情感上的交流。”


她接著說:“他們可以這樣對我,也可以這樣對別人。我只是他們的一個靶子。中國人現在這種很奇怪的‘憤青’狀態是心理不平衡的一種表現,是一種變態的所謂愛國方式,但實際上絕對不是在愛國。他們標榜自己,攻擊別人。”


她還說:“我覺得中國現在就是需要讓大家聽到不同的政見、不同的聲音。我希望一個國家有更強大的人民,而不是一個強大的政府逼迫人民連話都不敢說。”


*不要成為沒有獨立思想的木石和猿鹿*


在文化革命初期被打成三家村的大黑幫的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前北京副市長吳(日+含)曾經在國共內戰期間,寫文章批評國民黨不實行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他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目的是支援共產黨向當時的國民政府爭取自由,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文章中提到的觀點至今仍有借鑒價值。


這位當年曾經幫助過共產黨,後來在文革中慘遭迫害致死的中國知識分子在文章中說:


“一個國家的前途,發展或停滯,向前或落後,繁榮或衰落,最好的監測器是這一個國家的報紙能不能、敢不敢代表輿論。就報紙而論,國內外消息由一個機構發出,凡是對以某一方面感覺不快或者不方便的,永遠不會讓人民知道。‘有計劃的桎梏,這國度內的人民將會重返自然,成為木石,成為猿鹿’。”


吳(日+含)用木頭和石頭,比喻沒有思想;用猿猴和梅花鹿,比喻人和禽獸之間的區別在於人有靈和思想。有的觀察人士認為,今日那些舉著紅旗搖旗吶喊的憤青,正是當今黨和政府有選擇性宣傳下的木石和猿鹿。


一位自稱已經到了風燭殘年的讀者喬峰感慨地說:


“我讀到年紀小小的王千源的文字,聽到她的正直、真誠、勇敢、理性的聲音,我對中國又有了信心。王千源小同學是鳳毛麟角,但是正如她所說:其實中國有一大批的人是不說話,是沉默的群眾。他們有觀察和思考的能力,現在正在觀察思考的有深度的人,目前還沒有發出一句話來,而浮在表面上的那層一直比較激動地在說一些話。這是實情。因此我想起了魯迅的名言“石在,火種是不會熄的”。


*抵制家樂福需要斥罵同胞嗎?*


和妖魔化王千源的行動同時進行的是席捲全國的抵制家樂福的活動和抗議CNN等西方媒體報導不公的活動。


據雲南資訊報報導,昆明部分市民抵制家樂福的現場抗議行動進入第3天。200多人在昆明南屏街家樂福店門口抗議,他們用巨幅的五星紅旗堵住家樂福僅有的兩個入口,並對每一個出入大門的市民表示鄙視。


帶領眾人高呼“抵制家樂福”口號的宋先生說,自己在這裡宣傳,看到依然有人去家樂福購買東西,非常氣憤,心都是涼的。所以才用五星紅旗來堵住大門。


3天的現場抗議活動中,基本都是和平的。但也發生過小衝突,4月16日,一位姓朱的市民發表不同意見說,“家樂福裏面賣的多半是中國商品”、“抵制家樂福不理性”。


他的聲音馬上被壓制下去。“賣國賊!你說什麼!”叫罵聲甚囂塵上,局面幾乎失控,一些人將礦泉水瓶扔向他,一些人甚至開始動手去推朱先生。孤立無援的朱先生被憤怒的人群逼到了端仕街對面。人群散去後還有人在罵他。


*民族主義狂熱是雙刃劍*


不過,在狂熱之後,中國領導層已經意識到民族主義是一柄雙刃劍,弄得不好也會惹火燒身。路透社北京4月22日的電訊報導說,4月22號星期二,中國政府終於介入家樂福事件。讚揚該連鎖超市經營中國業務的方式,也為它支援北京奧運表示感謝。在該超市巨頭連續數周面臨抗議和抵制,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出面直接發表評論。


家樂福在中國有4萬多僱員,其中99%是中國籍員工,95%的商品都產于中國。


路透社援引CCTV引述商務部一位匿名官員的話說,“部分公司,包括家樂福,已經表示反對藏獨,支援北京奧運。我們歡迎這些言論”。


家樂福總裁何塞-路易.杜朗Jose-Luis Duran否認該公司支援達賴喇嘛的說法。


路透社在報導中還說,中國政府開始反思日益高漲的反西方怒潮將破壞中國在奧運到來之際的國際形像。


一度愛國狂潮滾滾的中國互聯網上也逐漸出現冷靜的聲音。


*愛國憤青敢反新華社嗎?*


中國政治分析家冉雲飛在分析23歲的清華畢業生創辦反CNN網站的時候撰文指出,他支援對CNN報導中的失實部分進行相應的更正和反駁,因為這是要求真相的第一步。但是,“相比CNN來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機構造了幾十年的謊,其公然造謠與撒謊不知凡幾!但似乎沒有誰去建一個反人民日報、反新華社、反中央電視臺的網站”。


冉雲飛分析說,網站創辦者、23歲的清華畢業生當然知道自己只有創辦反CNN網站的自由,這是一個風險最小的“事業”。而像反人民日報、反新華社、反中央電視臺,不僅可能吃不了兜著走,而且還會因此惹出人生安全的麻煩。


大洋時報4月17月報導了海外華人社團舉行反對藏獨,支援奧運的大遊行。報導說,“一聲令下,遊行隊伍開始出發!隊伍由警方的馬隊開道,由警車壓尾,遊行隊伍秩序井然, 一律靠左進行,以和平、文明的方式,表達對 ‘藏獨’暴行的嚴厲譴責和抗議,並對部分西方媒體的歪曲和報導表示極大的憤慨”。


*敢奢望中國政府保護示威自由嗎?*


觀察人士阿森對中國海外留學生的遊行示威權利得到西方國家政府的認可和尊重,警方並以馬隊開道,警車壓尾的方式來保護中國人表達對西方政府的極端不滿表示不可思議。他說:


“如果把這段新聞裏面的詞全部對換一下,變成在中國,得到中國政府的認可,中國警察以馬隊開道,警車壓尾的方式來保護西方人表達對中國政府的極端不滿。親愛的全球的華人們,你敢做這樣夢?你敢對今天的中國政府有這種奢望嗎”?


關於中國民眾用紅漆塗抹留學生王千源家長的家,在人家的家門口潑糞,用國旗堵住家樂福的門口,用礦泉水瓶子砸顧客,甚至推搡前往家樂福購物的顧客等等行為,這些能算是愛國行動嗎?


*“愛國”就是敢罵敢打同胞嗎?*


一位網友表示,把正規超市的收銀臺砸了,把氣球扯了,這類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中國的法制雖然不健全,但也不是一紙空文。這位網友還對愛國抗議者只敢打自己人,不敢動洋人一個指頭表示不屑。


他在文章中說:“外面法國人不少,家樂福管理層也有法國人,這些大學生不敢,他們不敢去教訓洋大人,只好把氣全發在咱們可憐的同胞身上。他們只知道,搞中國人,代價最小,基本不會有人追究什麼,但是,如果真的搞了哪怕只有一個法國人,恐怕會引起很多麻煩,付出的代價可能很大。選擇之下,拿同胞出氣是最穩妥的方案”。


這位網友還說,現在的愛國青年,絕對不是頭腦簡單,整個計劃都經過了週密的計算,找到了最簡單,最不容易受到牽連的方式,去進行一場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愛國運動”。在“抵制法國”的一場運動中,沒有一個法國人,沒有幾件法國商品,有的,只是中國商品和中國同胞。


這位網友接著說,1919年的五四青年敢燒北洋政府大員的房子,南韓人敢自殺,敢剁自己的手指頭,而現在的中國憤怒青年,居然只敢找自己同胞麻煩,卻連一個洋大人都不敢碰。把自己同胞修理了一頓後揚長而去,接著就認為自己成為愛國青年了。欺負自己同胞的“愛國青年”,違反自己國家法律的“愛國青年”,好“愛國”啊!


這位網友的這段文字,也可以用來界定杜克大學的一些中國留學生們欺負一位20歲的和他們觀點不同的女留學生王千源的“愛國行徑”。


(附錄:節目主持人致謝:


今天是我和陸陽最後一次為大家主持對比新聞節目。從下星期開始,對比新聞節目,將由中文部記者李肅主持,時間也將從現在的15分鐘縮短到每集5分鐘。我們衷心感謝多年來聽眾朋友選擇對比新聞作為了解真相的途徑。了解西方媒體對同一新聞事件的不同報導角度,不是為了同意對方的觀點,而是通過對新聞另一面的了解達到兼聽則明。


同時,我們也感謝聽眾朋友3年來通過信件、傳真、電郵,對這個節目提出的鼓勵和支援,以及聽眾朋友對我們節目提出的不同意見。


我們還要感謝互聯網用戶朋友通過美國之音的互聯網站,點擊對比新聞,從而使這個欄目一度成為點擊率最高的欄目之一。)


關鍵詞:對比新聞,中國,王千源,80後,流亡藏人,西藏,民主,人權,藏獨,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家樂福,CNN,民族主義,愛國,憤青,遊行,示威,奧運,杜克大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mway541541 的頭像
    amway541541

    農民時報--招您來刊登

    amway5415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